【旅遊業救亡 ‧ 四】「讓利」發展旅遊 避免「不歡而散」
無可否認,「讓利」是促成社區參與旅遊發展的直接誘因,亦是重塑旅遊產業鏈的關鍵所在。如果不考慮景點附近的社區承載力,人流過多自然會影響當地市民的日常生活,最終只會令業界和社區「不歡而散」,導致文化、深度遊所依賴的旅遊資源和景點無法持續運行。
社區:須考慮環境承載力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張展鴻指出,要將文化、歷史資源發展成旅遊景點,除了完善交通、公共設施配套外,亦需要保障不同社區參與人士的權利,這正需要政府為不同的旅遊資源設立管理委員會,讓不同的持份者能夠通過委員會表達他們的意見,當有問題發生時能有渠道表達訴求和不滿,「以前,屏山文物徑曾發生關閉文物徑的事件;近日,東澳古道太多人,沙螺灣村亦有類似的封村事件發生,所以要發展特色旅遊,相關持份者至少要有渠道發聲,這是必須要有的管理模式。」
旅遊業要從以往的「食、玩、買」升級至更為深度的體驗式旅遊,社區參與是必不可缺的部份,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酒店及旅遊系首席講師黃家榮指出,「要令一個地方的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社區支持是其一。但要令旅客有更深度的體驗,最高層次的做法是讓遊客與當地人一同參與旅遊活動。就像台灣的民宿文化,房東通常會做飯給遊客吃,帶他們去玩,去體驗當地文化。這其實就是香港人經常掛在嘴邊的旅遊體驗,其影響力可以輻射得更遠。」
其次,旅遊業要向綠色旅遊、生態旅遊等體驗式升級,平衡旅遊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比如,近年興起掘蜆活動,每逢假日,大嶼山水口灣總會有大批遊人「摸蜆」,吸引不少旅行社以生態旅遊的名義舉辦親子掘蜆團,卻未有考慮生態承載力,導致過度捕撈。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彭莉恩早前表示,未經訓練的掘蜆活動會造成生態破壞,過度「摸蜆」會令蜆的數量和體積銳減,水質變得渾濁,繼而破壞整個水口的生態。
上述的旅行團根本沒有清晰理解生態旅遊的真實含義。根據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提出的定義,「生態旅遊」以大自然為基礎,在遊覽過程中避免造成環境破壞,讓遊客體驗和了解自然生態,從而推動更多人關注環境保育議題;另一方面,借助自然生態促進該地區的社區發展,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內地早已提出發展休閒漁業的概念,即利用漁村設備、空間、生產的場地和周遭的自然環境及人文資源,經過規劃設計,發展出生態觀光、漁業體驗、運動休閒、漁鄉美食、教育文化五大類旅遊模式。
比如位於遼寧省東港市北井子鎮西南部的獐島村(又名小鹿島),憑藉其豐富的海陸天然資源發展,將漁村、漁家、漁民所代表的漁業文化與旅遊產業相結合,並創辦集體經營的旅遊客運公司,逐步壯大休閒旅遊的業務。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地方積極以捕撈業、養殖業為發展重心,供旅客體驗掘蜆等「趕海」活動,同時確保生態可持續發展。據《遼寧日報》報道,村集體經濟的每年收入達2,000萬元人民幣。
這都是香港發展生態旅遊等體驗式旅遊和促成新興旅遊產品產業化可以借鑑的成功例子,生態旅遊並非「無利可圖」,只是業界缺少資源,而政府缺少創新思維,不懂得平衡旅遊發展和生態保育,亦缺乏適當的規範設限,以至生態環境未能夠發揮其旅遊潛力之前,就已被遊人破壞。
張展鴻認為,香港的旅遊業要發展綠色、生態旅遊景區,最需要尋找合適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比如米埔自然護理區的導賞做得很好。遊客進去前已經有導遊跟你說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今天要看什麼、看完可學到什麼。整個規劃都非常清晰,並配合適當的管理和人流限制。成立之初,護理區與當地農民、學界保持良好關係,不是單純的旅遊發展,亦配合科研計劃。」
上述例子都說明,過往以旅行社、航空、住宿、主題公園、零售等行業為主導的產業鏈,未有將社區和其他行業包括其中,這種缺乏創新、思維僵化、只懂得沿襲「食、玩、買」的旅遊模式日益式微。因此,當業界看到體驗式旅遊背後的潛在商機,以及社區參與對旅遊發展的重要性,旅遊業升級所涉及的利益再分配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深度旅遊亦不再是「無利可圖」的「雞肋」。
出路:發展無法抄襲景點
事實上,商經局早在2017年發布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下稱《藍圖》)中明確訂下四大策略,包括大力培育及拓展具本港及國際特色的旅遊項目,具體地將綠色旅遊、文化遊、古蹟遊及創意遊等深度遊項目納入未來五年的目標中。旅遊業要向深度的體驗式旅遊模式轉型升級,推動旅遊項目多元化無可厚非,但前提必須具備「本港特色」。
「正如大嶼山很好看,香港的『後花園』很好看,但有多少人會專門來香港行山?」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教授麥磊明指出,旅遊目的地會被刻板印象(stereotype)所認定,而香港已經被認定為「都市旅遊」(urban tourism)。「就像(推廣)去東京不去晴空塔、食日本料理,而去行公園一樣。其實就是一種刻板印象,因此,很難做宣傳推廣。」他認為,「旅遊是指去不同的地方、看不一樣的景點,就像香港人喜歡去東京賞雪。香港很多旅遊資源都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狀況,始終是中西文化交流之地,很多中式旅遊景點內地人不感興趣。除非你能夠提供一些新穎的景點來吸引遊客,否則來過的人也許不會再來。」
因此,香港要與新興的旅遊目的地競爭,必須找出本港的「獨特性」,而不是胡亂開放旅遊景點,或增建大型旅遊設施和主題公園。黃家榮認為,「深水埗、中上環、九龍城、灣仔,都有獨特的城市景觀和歷史背景。這些『在地文化』,更能吸引旅客前來體驗。」
「如果一個景點可以讓人抄襲,其實有很大危機。」麥磊明形容,「好像迪士尼、環球影城會不斷被取締,別的城市會建更大的園區,久而久之,就失去競爭力,好像內地十個主題公園九個蝕錢一樣。」
「疫情後旅客量不會回到疫前水平,未來社區承載力將不再是問題。政府應該發掘更多有特色的旅遊地區,一方面能夠分散客流;另一方面,這才是香港獨有的特色景點,是別人抄襲不了的。」黃家榮續稱,「但形式上必須要做深度的旅行團,普通的『食、玩、買』並不需要報團,遊客自己就能來。將來報團要夠專門,規模要小,如果要走入社區,你不可能四五十人走進去,需要拆散成小分隊,這樣一環接着一環,就需要更高的收費和更好的服務,這樣旅行社才能賺錢。」
上文節錄於第249期《香港01》周報(2021年1月18日)《抓住旅客需求拐點 伺機拓展深度旅遊》。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