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看不見的病毒:貧窮與不公(下)

撰文:曾柏川
出版:更新:

7月上旬,剛卸任聯合國赤貧和人權問題特別專員的阿爾斯通(Philip Alston)發表有關貧困現象的研究報告。儘管文中批評世界銀行等國際管治組織,在過往滅貧政策的「成效」只是用上錯誤指標,而得出脫離現實的結果,但他同時亦在後疫情的陣痛期,為各國開出一劑社會工程的藥方,望能切合社會改革所需。阿爾斯通提出的通則搬字過紙,全球通用,特區政府亦可視為原則性的建議,修繕陳舊的管治哲學。

承接上文:【新冠肺炎】看不見的病毒:貧窮與不公(上)

改革社保制度的通則

過去一年多,世界各地示威、騷亂此起彼落,由香港至智利、黎巴嫩到法國、伊拉克至美國,不論社會貧富,皆可見民眾對政府不信任程度有增無減,完全將社會長年累積的種族、性別、宗教、階級等差異化成憤怨,並在街頭的怒火中呈現。

圖為6月25日,醫護人員在巴黎抗議,促請當局加強支持。(資料圖片/美聯社)

正如聯合國的報告指出,「如果社會保障的底線早已建立,那數以億計得不到醫療、食物、住房及基本安全保障的人,就可以避免承受最壞的後果」。雖然阿爾斯通的判斷和建議,已無法撫平目前各場社會運動的傷口,但是港府亦可視之為社會改革的原則,未雨綢繆。

如同阿爾斯通所言,這種重量不重質的滅貧標準和眼光,理應被普遍的社會保障取代。首先,滅貧政策須有其必要的規範基礎,意即與保障社會人權聯繫起來,成為政府施政的不變責任,而非可變的政策選項;其次,本港長年依新自由主義的藥方,來構建經濟和資源分配的無形經濟秩序,惟社會的財富增長,大多都流向最富有的階層,其本質就是經濟叢林法則,根本不符合社會保障政策強調扶助弱勢的優先次序。

滅貧政策須有其必要的規範基礎,意即與保障社會人權聯繫起來,成為政府施政的不變責任,而非可變的政策選項。(資料圖片)

社保是政制穩定基石

對比一世紀前,我們現在身處的時代物質水平雖然已有飛躍進步,而大規模饑荒亦成為歷史,但如上文提及,隨着社會的物質和精神進步,民眾對「基本生活」的理解,早已不是上世紀以蕃薯充飢、家住茅屋的生活水準,而是要有適足住屋面積、可負擔的醫療保健等,才能滿足適切的生活水平,故社會保障的範圍和深度,亦不能落後於時代一成不變,否則從政者只會錯判社會當下的需求,錯過解決社會矛盾的時機。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在1933年推出新政,其主軸之一—救濟窮人與失業人士,不但首次確立組織工會和工人勞動的權利、也催生社會安全保障基金等沿用至今的社會保障體制;另一次則是1945年,西歐多國相繼搖身一變成為福利國家,推行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為全體民眾提供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失業等社會安全網。這兩大社會工程雖然同是緩解民眾物質匱乏的問題,但其改革動力卻是源自社會動盪。一如1919年國家社會主義者(納粹黨)誕生於威瑪共和國在一戰後搖搖欲墜的經濟結構,群眾的極端政治思潮,乃經濟危機共生之物。這才迫使決策者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及1939至1945年的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刀闊斧改造社會保障體系。

上文節錄自第222期《香港01》周報(2020年7月13日)《看不見的病毒:貧窮與不公推動社保新政 提升扶貧成效》。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222期《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第三波疫情非突如其來 防疫豈能有漏網之魚

【深度解讀】返深留港兩徬徨 跨境學童被遺忘

【其他精彩內容】

如何理解公務員「宣誓效忠」?

解封後人潮洶湧 英國酒吧文化:放縱背後的憂鬱

獨家專訪電影導演楊凡:追憶繼園臺的逝水年華

突破AI運算瓶頸 晶片研發競賽展開

推動社保新政 提升扶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