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幸福老年的秘密】哈佛「格蘭特研究」揭秘如何安度晚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在書店的當眼處,擺放不少哈佛大學畢業的華人學子、才女的讀書心得,以及來自政界、商界與高等教育界領袖或業界翹楚的睿見之類的書籍,彷彿看過後就會得到幸福的鑰匙,卻甚少作者以人生的後半段─老年的視角追問:「既然幸福老年是這樣,我們人生的前、中,甚至後半段應如何安排,才達致幸福?」
撰文:程兆成
研究幸福老年的哈佛大學旗下「格蘭特研究」(The Grant Study)的跟蹤及研究結果無疑更有說服力。它以實證為基礎,藉着長時間追蹤的個人訪問、問卷調查,去記錄一班人的整段人生,透過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從而總結出影響幸福的要素。而且,在重要的長期追蹤研究中,唯有格蘭特研究發表了統計數據與涵蓋一生歷程的記錄、七十多年來不斷有基金贊助研究經費、與研究對象有密切聯繫、樣本流失率低、連研究對象的三代親友都被安排作訪談,並做到成人發展研究的關鍵:持續搜集關於社會心理與生物醫學健康的客觀數據。
《幸福老年的秘密,哈佛大學格蘭特終生研究》(Triumphs 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一書就是一個有力的答案。作者喬治威朗特(George E Vaillant)是一位醫學博士,是成人發展研究的先驅,任教於哈佛大學,指導哈佛成人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三十五年。
他並不是首次撰寫同類著作,例如由台灣遠見天下文化出版的《哈佛教你幸福一輩子》(Aging Well,又譯《美好的晚年》),同樣是探索老年生活的論著。作者在長達七十五年的研究生涯中,貢獻了四十六年的心力,而本書則集合七十五年來一眾研究者的心血,是針對研究本身所做的研究。本研究的正式名稱是「哈佛成人研究」。不過,研究對象和研究人員都以「格蘭特研究」作稱呼。
幸福與否跟經濟地位無關
本研究的其中一個特色是268位研究對象,他們開始被研究時都是哈佛大學的大二學生,當中甚至包括美國已故總統甘迺迪,然後由研究者持續研究。同時研究者亦有權採用貧民區男性與特曼研究(Terman Study,史丹福大學針對資優兒童進行的研究)中的女性資料,將三組樣本─哈佛男生、社經環境與智力發展迥異的男性,以及天資更聰穎但家境普通的女性作相互對照,以增加可靠程度。
研究發現,先天因素及社會經濟地位與幸福老年的相關性甚微。首先是先天因素。一個人先天是否運動型(肌肉發達)、擁有男性化體格(窄臀、寬肩)與活力的晚年相關性甚少;家族遺傳方面,家庭有沒有人有酗酒、憂鬱病史與祖先是否長壽,在80歲的研究對象身上也看不出差別;外向、愛交際的個性亦與美好成功的晚年無關。
其次是社會經濟地位,即是收入與社會聲望的高低與一個人老年是否幸福無顯著關係。值得不少汲汲於追求名利、物質的港人留意。
對家庭教育亦有啟示:「後天的教養比天性更重要」,而「教養最重要的一點是親近的關係和溫暖的氛圍」。原來培養親密關係的能力,能預測研究對象每一個面向的生活是否美滿(即幸福老年)。本書指出:「成長環境的好壞,只有一個鍾愛孩子的媽媽或爸爸或其他方面還算溫暖的家庭就夠了。」相信對傳統遺子千金不如遺子一經、重視教育的香港人,甚至變成預留買樓「首期」給子女的香港人來說,似乎給子女一個美好的童年更有意義。
換言之,慘淡童年與成年適應不良息息相關,不過,「最關鍵的是『缺乏疼愛』對小孩的『被愛能力』以及『愛人的能力』所造成的影響」,「有些孩子會想辦法培養『被愛』與『愛人的能力』,另外有些沒學會『愛』與『被愛』的人會一輩子鬱鬱寡歡。」
所以,如果沒學會以上的能力,你可以選擇閱讀香港突破出版社出版或台灣以諮詢師名義撰寫關於婚姻、戀愛等與人際關係有關的輔導書籍,又或到社區中心修讀社工主理的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課程。當你掌握到「愛」與「被愛」的能力後,就會在老年獲得幸福。
書中特別提到:「人真的會改變,也會成長」、「童年不見得是命運或宿命」、「中年飽嘗辛酸,老年一樣可以過得開心」。
酗酒往往是問題的根源
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你和其他人的關係。」與手足關係良好的研究對象在年輕時的平均年薪勝過關係不佳或沒有兄弟姊妹的研究對象;家庭凝聚力強的研究對象的平均年薪較高,而家庭氣氛緊張的人賺得較少;有慈愛母親的研究對象的年收入高達87,000 美元,比缺乏母親照顧的賺得多。
在溫暖的人際關係上獲最高分的58名研究對象中,名列《美國名人錄》的機率是其他人的三倍,在55至60歲間的最高平均收入與人際關係最差的31名研究對象差異極大,前者的最高收入為243,000美元,後者僅102,000美元;因應策略,即心理學上的防衛機制(The mature defenses:幽默、利他─推己及人、預期─對日後痛苦有心理準備、昇華─找到教人滿意的辦法、壓抑─抑制心中不快)。最成熟的12人年收入達369,000美元,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每年只賺159,000美元─「成熟防衛始終是愉快人際關係的必要條件」。
作者亦提過「愛是推動美好人生的最大力量」,而快樂的兩大柱石是愛和找到不致背離愛的方式活下去─「成人的快樂與成就,最重要的原因是愛(理論術語為依附)」。「格蘭特研究」持續長達七十五年、耗費2,000萬美元的結論,就是如此簡潔有力:「幸福就是愛,沒別的了。」
但要注意:酗酒往往變成問題的根源,很可能終生維持,是壽命變短最重要因素、亦是研究對象們離婚的主因,有不論體魄或成就都符合本研究的最高理想者因此成為本研究誤入歧途最遠的羔羊。
「格蘭特研究」是一項長期追蹤式研究(Longitudinal Study),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人力。即使哈佛大學現時是全球校產最多的大學,但作者認為使本研究四十年的資金不致中斷是一大挑戰,可以想像一般大學面對經費的問題更大。社會向大學捐款的風氣愈濃,有意義的研究才可以免於被埋沒,正如本研究之所以叫「格蘭特研究」,就是源於1937年11月1日來自經營多家連鎖商店的百貨公司巨擘威廉˙格蘭特的一張60,000美元支票(依2009年幣值計,約900,000美元)。
而本書一個個研究對象的人生簡史同樣精彩、生動,閱讀起來亦比書中的圖表和統計數字更吸引。從不同個案的主人翁中得知,即使畢業於哈佛,亦不一定感到幸福;同一所大學畢業,幸福與否的差異仍可以很大。在短時間閱覽這些經化名的真實人物的經歷,既能助你了解人生之路的曲折,亦有助對人生的不快釋懷:遺傳到酗酒基因可能會讓本來前途閃亮的金童一蹶不振,相反,罹患惡疾的年輕研究對象也有機會從孤單無助的生活中獲解救出來。
感恩和寬恕令人老得好
書中有頗多圖表,以分別哪一種因素是真正重要,間中涉及「依變數」、「有相關性不代表是起因」等研究概念,亦有「非結構性訪談」的字眼,可能對沒有社會科學知識的朋友有點障礙,而部份字眼如「依附理論」、「皮亞傑」(Jean Piaget)與「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等重要名詞,需要修讀過輔導、社工、教育等的朋友才理解。
本書的寫作風格有些散亂,不適合想盡快找出幸福老年要訣的朋友,而較針對對研究有興趣和有認知的讀者,單看書名會令讀者誤會了本書的重點在前者。而且表達較為沉悶,文字亦多沙石,句子偶欠通順。若無意了解研究本身,會覺得鋪陳冗長。
本書有三篇推薦序文,勾勒全書重點和價值,行文風格吸引,比起《哈佛教你幸福一輩子》只有一篇單薄乏味的推薦文更能起到導讀的功能。但《哈佛教你幸福一輩子》有譯註補充、有附錄詳細說明心理學上的防禦機制是什麼等,解釋較本著作詳細。
該書亦提到六個發現,可與本書互相補充:曾遭遇不幸,不代表一輩子都會不幸福;不把自己當病人,生病也可以享受生活;50歲的婚姻和人際關係,可以預測80歲的生活滿意度;退休後交新朋友、學新東西的快樂勝過退休金;50歲開始還來得及!只要培養良好生活習慣,便能老得健康有活力;「老得好」的重點是感恩、寬恕與喜悅。
讀者如能將二書一併閱讀,自能相得益彰。
《幸福老年的秘密》
副題:哈佛大學格蘭特終生研究
(Triumphs 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
作者:喬治.威朗特(George E.Vaillant)
譯者:王敏雯
出版:張老師文化(台北)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更多《香港01》周報書評:
【書評.伊斯蘭式幸福】日本女作家筆下伊斯蘭 陰影下的幸福日常
上文刊登於第21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6月1日)《《幸福老年的秘密》哈佛「格蘭特研究」為你解答》,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