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肉救地球? 關於人造肉的問題仍然待解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想要真味,還是好味?眾生甘於營營役役,無非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為了解決人類對食的無盡需求,目前,科學家更努力嘗試用最新的人工智能和基因改造科技,務求從大數據中找出最新和最受人類喜愛的美味,甚至從實驗室中製造出人造肉類,企圖顛覆畜牧業,從而挽救廣受破壞的環境。科技或許可以製造出極至美味和解決糧食危機,但又是否真的能取代用心烹煮,水準會起伏的溫暖「人味」?
在植物或動物細胞製成的人造肉能普及之前,對傳統業者或消費者的一大問題是:到底它們算不算是「肉類」?
相關文章:
人造肉研究目的之一,是希望減低畜牧業對環保做成的破壞。然而,人造肉成本高昂,且尚有不少技術難關,包括質感及原料問題,因此多年皆是只聞樓梯響而未有真正普及。
相關文章: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去年曾希望以一個分析了數百計意大利薄餅的AI,創造新的食譜。但他們最終沒有直接採納AI所建議的,在薄餅上加入意大利香腸、果醬和蝦,而是找來一名廚師對這些配搭作最後的味道調校和把關。因為人類的專業知識,特別是人類感官的部份,永遠都無法被任何程式取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