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如何讓居民明白發聲不是沒用的?
參選灣仔樂活選區的楊子雋,約一年前開始落區,城市規劃學系出身的他當時在灣仔區議員楊雪盈的辦事處當助理,除了接個案、協助辦社區活動外,一直關注區內規劃議題。他指樂活區居民的社區連繫感不高,「因為沒有一個空間讓他們聚起來,比如有一個地標,可讓街坊交流、聊天。這區因為地理環境問題,較少公園、地鐵站等聚腳點。他們多是一落樓就開車、坐小巴,對社區環境不會有很高的要求,他們日常的活動根本不是在這個社區。」
楊子雋分析,樂活區屬高尚住宅區,社區較安靜且人流較少,居民屬高收入群組,約一半家庭月入逾十萬元。他們多是專業人士,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甚少留在區內活動。他認為,社區跟人的影響是雙向的,「很多時地方會定義了我們的生活,因為很多斜路,沒有聚腳點,沒有公共空間,就沒有社區了。其實居民能否組織起來,重新定義環境呢?比如可以改造公園設施,變為寵物友善的空間,那放狗的時候有個聚腳點,就可以營造社區。」
擔當中介人 凝聚居民意見
他留意到,區內甚少環境衞生問題,居民最關注的是交通問題。此外,居民解決問題的能力較高,不需要議員幫忙。他們只是對一些需要居民聯手的議題有微言,比如加路連山道的重建工程。但目前似乎未有人可以組織居民,區內欠缺中介人把居民凝聚起來,他希望自己可以擔當這角色。
「我會定位自己是一個促進者(facilitator)或是組織者(organizer),跟一般人對區議員的想像有所不同。很多區議員會標榜他們成功爭取,但背後的假設是居民不懂自己爭取,要區議員為民請命。但在這區,他們是很有思考的,我可以提供一些思考方向或是外國的例子,讓他們去想更好的解決方案,再收集更多的居民想法,去跟政府倡議。」楊子雋說。
規劃議題較為硬性,楊子雋也會用軟性的方法,希望讓更多居民關注。早前,他聯同渣甸山選區候選人張朝敦舉辦掃桿埔導賞團,希望讓更多居民重新認識社區的歷史,讓他們更喜歡自己的社區,再去關注重要的規劃議題。掃桿埔不在楊子雋的選區範圍內,但他了解到很多居民會在周末到附近散步、放狗。張朝敦解釋,上世紀三十年代,港島維港一帶的人口已非常密集,掃桿埔有很大範圍是政府及康文用地,英國殖民政府認為須在區內保留一處土地以作「Lung of the City」(城市之肺),故沒有發展成住宅。現時掃桿埔一帶仍如灣仔人的後花園,導賞團讓居民認識到區內的發展歷史,以帶出殖民政府背後的發展思維,引起居民反思重建加路連山道帶來的問題。
不會預設立場 着重尋找共識
「我在3、4月派發居民問卷及發起關注組,現時也有組織聯署。我們反對商業發展,很大程度是關乎歷史原因。為何一百年前英政府可以高瞻遠矚,現時政府卻賣地賺錢為上?我們可以如何平衡,讓居民有優質生活環境的城市規劃?我們也希望居民繼續支持我們反對重建的行動。」楊子雋說。
即使未入議會,居民未必知道他是誰、可為居民做什麼,但楊子雋在落區的過程中仍同步推動一些倡議,嘗試用各種方法加入公民參與的元素。他說,「比如香港大球場,政府1月時上過區議會,想把大球場改建為普通運動場,諮詢居民想重建還是保留。我希望把居民組織起來討論,甚至和區外居民取得共識,讓大家可以共用一個地方,而不是我設定立場去爭取,然後再說我成功爭取。我希望在初步階段已經可以與居民取得共識。」
楊子雋曾設公投板,讓居民相信自己對社區的影響力。「在公投板上可能只是貼張貼紙,表示贊成或反對重建。雖然看起來可能微不足道,但也是一個渠道讓公眾表態,可以讓大家反思。」他憶述當時公眾反應不錯,相信他們認可公民參與的模式。「但一開始可能仍要時間習慣,他們會好奇,『咦,為何無故在街上有人搞投票?』他們可能習慣了區議員是為民請命的角色,區議員有錯就罵。」
從公眾對公投板的反應,也可觀察到居民對議題的關注度。楊子雋提到,有些居民發現原來他們也可以選擇贊成反對,便會跟他討論重建的好處和壞處。可見這些居民本來已有一套想法,只是沒有平台分享意見。有些居民本來不知道要重建,過來了解一下,之後覺得要再思考,對重建與否也只是五十五十。有些居民認為做這些投票沒用,說「無用㗎啦」。
如何扭轉居民認為自己或區議員發聲也沒用的想法?「這是相當困難的,我會說服他們,先填了問卷,我們會去信政府,愈多人參與公投,力量會愈大。很多時社區議題的民意愈大,政府聆聽的機會便愈大。」他又表示,「雖然區議會的法律效力不大,甚至區議會一致反對,政府也可以繼續做。如果我們可以反映出不只是投票的區議員反對,如果不聽民意會讓所有居民憤怒,那麼政府就會卻步。」
楊子雋表示,「現時想大家提出倡議,因為區內很多專業人士,比如就加路連山道重建,關注組有十多位居民,他們自行報名,有建築師、則師、律師,開會時我甚至不用主動發起行動,他們可以自行想出應對政府的方案。我只是提供一個平台,去讓他們充權。」
除了受訪者外, 本屆灣仔區樂活其他候選人還有謝偉俊(獨立)。
相關文章:
上文節錄自第18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4日)《連結議會與社區 從何開始?》專題中的《建互動空間—讓居民明白發聲不是沒用的》。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