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三】現實沒有永恆英雄 化干戈為玉帛為上策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年前,美國漢密爾頓學院和明尼蘇達大學兩位學者Rachel E White和Catherine Schaefer針對180名四至六歲兒童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小朋友模仿所崇拜的漫畫英雄人物時,可以表現得更優秀,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我疏離」(self-distancing),普遍社會則稱之為「蝙蝠俠效應」。撰文︰曹民偉

承接上文︰【英雄人物.二】回歸平淡人生 盼英雄貼近生活

若然在執行一項工作時,提示小朋友投入模仿其理想英雄人物,如扮演蝙蝠俠或閃電俠,四至六歲的小朋友在代入超級英雄身份以後,不會沉迷於電子遊戲的短暫滿足中,而是希望實現較為長遠的目標,同時也不容易受到甜品美食引誘。

因為小朋友深信自己崇拜的超級英雄擁有強大力量,感覺他們是典範,同時會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他們的行為。有着這種強大信念支撐的孩子,不會貪戀即時的滿足感,踏出社會以後表現也較出色,較少誤入歧途,身心成長比較健康。

有研究指出發現小朋友模仿所崇拜的漫畫英雄人物時,可以表現得更優秀。﹙資料圖片﹚

當然,也有理論持相反意見,另一項由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做的研究顯示,近年的超級英雄電影愈來愈多,像2015至2016年就有多部受歡迎的類型電影,如《自殺特攻:超能暴隊》、《忍者龜:魅影突擊》、《變種特攻:天啟滅世戰》、《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死侍》、《蟻俠》、《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等。該研究團隊發現,片中好人和壞人同樣使用十分頻密的暴力,好人總共使用了2,191次暴力,壞蛋則是1,724次。如果好人角色在戲中喝酒、吸煙及使用槍械,人們容易合理化其行為,也容易使青少年及兒童有樣學樣。有社會學家就將美國近年的校園槍擊案歸咎於年輕人崇拜暴力英雄。

近年的超級英雄電影愈來愈多。(《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劇照)

其實,早於六十年代已有研究指出,暴力行為可從觀察中學習。那麼人們在什麼情況下會將電影電視上的暴力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模仿出來呢?其中可考慮以下因素:第一,銀幕上描繪的處境與真實情況愈接近,模仿該暴力行為的機會便愈大。第二,假如觀察到的暴力行為沒有被處罰或制裁,反而被美化為正義、有膽識等,觀眾模仿暴力行為的可能性亦相應提高。第三,施暴的主角若備受尊重及歡迎,其暴力行為亦較易被模仿。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為何有人會以為暴力可解決問題,到底是一種生活壓力的發洩?抑或是模仿心目中打不死的英雄人物?《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的鋼鐵俠死了,美國隊長也老了,超級英雄何嘗沒有逝去的一天。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的鋼鐵俠也不是打不死的英雄人物。(《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劇照)

今日世界並不一定黑白正邪分明,所謂壞人並不是完全要毀滅世界。例如《復仇者聯盟》的宇宙大壞蛋魁隆(Thanos)認為人口過盛令宇宙世界不勝負荷,要令全宇宙一半人口消失,這跟今天社會上普遍認為世界人口爆炸的想法同樣「政治正確」,只是他執行的方法太極端太偏激罷了。最終這位深愛兩個女兒的父親,只是想在小木屋中獨個兒看黃昏日落,跟超級英雄人物想擁有平淡愛情及平凡終老的夢想,其實殊途同歸!

英雄人物都擁有平凡終老的夢想。(《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劇照)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我們從小就愛扮演超人、神奇女俠,想要拯救世界,但長大以後,面對複雜的現實社會,我們卻未必再有這種勇氣。正如《蜘蛛俠》的名言:「能力愈大,責任愈大!」最終可以不使用巨大的暴力,化干戈為玉帛,才是真正彰顯英雄最難得的超凡能力!

相關文章︰【英雄人物.一】細數兒時漫畫角色 重拾童年英雄夢【英雄人物.二】回歸平淡人生 盼英雄貼近生活

上文節錄自第171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15日)原標題為《我們都是模仿英雄長大的……》,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曹民偉的文章:建校百年 獨特精神代表現代建築走向聞着咖啡香打書釘 新型書店成千禧世代新蒲點洋溢舊情懷 10本刻畫舊時代記憶的書(上)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