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二】上海全渠道配合電影節 盛事變城市名片
上海國際電影節如今代替曾經的四大電影節,全渠道配合電影節的開展,或成為中國內地城市電影節的代表。真正值得關注的,當數每年6月中舉行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十多年來,筆者多次參與及作為戲迷觀影,可看到它的進步及野心。成績上,它奠定了作為中國內地最重要、在亞洲頗有名堂的國際級別電影節地位(在世界上當然還只屬三、四線影展,如果香港國際電影節已是二線,釜山國際電影節是坐二線望一線的話)。
說它成功,重要的指標是一種策劃及執行系統上的全盤配合,明顯和整個市政府文化部門及行政部門取得默契,用極大行政力量去推進,而這種大力度,亦只能是此類行政主導單向度式政府才能做到的事。
那具體是什麼呢?就是一種全渠道的配合:上海全城有47家電影院放映電影節的選片,基本每一區都被覆蓋(上海也是全中國戲院密度最高的城市)。電影節售票形式完全切合當今中國人民日常的手機上網消費習慣,從搜羅影片到訂座買票,全部在手機完成(現中國是全球網購電影票最普及的國家,超過八成電影票是通過網上購買)。
這裏有必要解釋一下現在中國通用的戲院購票消費習慣。起碼有三家較著名的App在提供票務服務,包括貓眼、格瓦拉和淘票票。這些App的方便性在於點開應用後,可從各種不同維度搜尋看片的選擇(當然這些App還有其他消費及社區功能,但今次只集中講電影票方面),也就是說,你可按戲院位置、名稱或戲名、時間距離等去選片,選好後立刻進入場次揀位,付款後(通常是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獲得二維碼,到戲院後用二維碼在機器上掃描打印實體票。
其實以便捷性而言,這系統甚至比香港的系統更方便:香港電影節網上訂票的問題是,看過網站的電影介紹後,不能在其中直接買票,轉到其他渠道用信用卡購票亦較慢。實在應該開發一套更便捷的支付及取票方式。
而上海的做法,當然是典型的獨斷式做法:為了高效,跟阿里巴巴旗下的票務App淘票票進行伙伴合作,條件是只在淘票票App上獨家銷賣電影節票,令觀眾強迫性地下載App運用,促成對此App的下載引流。這種和單一公司合作的做法,在注重開放競爭的社會可能引來爭議,但內地似乎不需有這考慮。
結果是,系統的操作極為方便,但因門票開賣時同時間有太多人進入,會引至「擠提」。實際上,不少熱門放映場次也滿足不了需求。同時,由於好些經典作品場次一票難求(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票6月8日開賣,半小時內賣了20萬張票,熱門場次幾分鐘賣光),即時又出現二手票在其他平台的網上推賣,部份戲票行情,例如侯孝賢的《海上花》標價達2,000元人民幣。但不能不提的觀影經驗是,不少提早就爆滿的場次,到現場看時卻是大把空位,原因是作為官方大盛事,單位及嘉賓贈票往往預先留了一大批位置。
上海花那麼多資源推廣自己的電影節,當然有現在最流行的「打造城市名片」的野心,用盛事來包裝上海的形象及活力。一方面它了解內地沒有城市可和它競爭,率先建立穩定的中國第一電影節名片當仁不讓。尤其是星光熠熠,各種牌子需要明星名利場,明星名人亦需要紅地氈來添光,即使去不了康城,自己弄一條紅色大道也是需要的。
如果影迷不管這些風光,但求有好戲看的話,也不會失望。因為從選片水平看來,上海電影節是內地可大規模在銀幕上看到新舊優質外國電影的唯一機會。以今年而言,大師作品回顧有安哲羅普洛斯、山田洋次、布烈遜,中國新片開幕用《穿越時空的呼喚》和《八佰》,如香港電影節般的趕場影迷,確是能在上海找到同類。
現實是,因為國情所限,外國電影正式放映受到的是難以自由輸入及放映的困境:若放在正常電影院公映,它受到中國每年進口片配額的嚴苛規限,一般片商選片必須讓路給荷里活大片級別的票房猛片(美國片每年進口約34部),這惡果是導致戲院選的進口片類型極大比例上都以超級英雄片掛帥(今年較罕有的非英雄片為《綠簿旅友》和《波希米亞狂想曲》),嚴重限制了觀眾的選擇。
然而,電影節作為文化項目,卻不受每年進口配額所限。這種以文化交流形式避過配額的方法,也是各地小型電影節的折中路線。譬如,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就常通過舉辦國家或地區影展來處理這些問題。
上海還有一個野心,是重奪中國電影中心的地位,因為諷刺地,上海雖曾為中國電影重地,現在中國電影製作的資本及資源(電影公司、演藝圈及製作團隊)中心都不在上海(周邊倒是有個車墩影視基地),這看來就配合到讓資本及人才「走進來」的剛性發展取態。所以各種融資、洽談、論壇,反正能聚到國際電影人的背景平台,都是缺一不可。
起碼這十年來,筆者見到的外國影展策劃人及買家賣家愈來愈多,儘管選片水平不怎麼樣(不是不好,而是缺定位特色)。當然,這也是上海電影節看似繁華背後的擔心,它一方面要面向國際,但選片和放映的中國製作,並沒能相應定位在國際關注的中國新銳電影或成功片單之列,這和中國既有的落後審查制度及整體電影作品水平有關。
就是說,在運作及行政上,上海電影節可算全世界一等一的策劃規模,可惜作品的前瞻性、創意及影響力追不上,但無疑也是這個時代的中國特色。
上文節錄自第16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17日)《中國城市需要怎樣的電影節?》,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李照興的文章:【網紅城市】審醜衍生低美感社會 互聯網造城或面臨危機【網紅城市】千年古都變潮人據點 內地城市重塑自身形象【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禁片導演婁燁新作 妥協還是對抗?【藝術造城】上海西岸變身巴黎左岸 幾年打造美術館部落群【流浪地球】從中美貿易戰看國產科幻片 背後訊息應如何解讀?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