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政策】綜合競爭力不及昔日對手 韓星台產業升級 香港呢?
香港、韓國、台灣和新加坡曾被譽為「亞洲四小龍」,全因上世紀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成功帶動經濟高速增長。不過,博鰲亞洲論壇上月底發布《亞洲競爭力2019年度報告》,香港的綜合競爭力已在四地中「包尾」。面對經濟轉型,星、韓、台三地的產業發展模式,值得香港參考。
創意文化近年風靡全球的韓國位居競爭力榜龍頭。這股強勁軟實力的「韓流」,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與韓國政府十多年前的產業政策有關。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韓國認清單一產業結構必然帶來經濟脆弱的事實,至金大中1998年就任總統後,遂提出以科技及文化產業為立國之本,正式確認「文化立國」戰略,翌年將文化部門預算增加四成,使其首次佔國家總預算的1%,把文化產業當作國家21世紀的經濟支柱產業來培育。
韓國痛定思痛推文化立國戰略
韓國政府並非只視文化產業為口號或願景,更制訂一系列策略及政策,為業界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制度上有《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為各項支援措施提供法制基礎;實行上有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進行政策研究、市場調查、支援創業等相關工作;資源投放上大手筆設立基金鼓勵個人創業。此外,政府亦提供完善貸款保障制度、稅收政策和保護知識產權等措施,鼓勵企業投資文化事業。
韓國的文創實力固然無容置疑,但論產業政策的成功,便不得不提新加坡。近年當地創科業發展蓬勃,被視為亞洲先驅。事實上,新加坡立國至今不時推出具前瞻性的發展策略,逐步擴闊及深化其經濟結構。早年新加坡形成勞動密集型工業結構時,時任總理李光耀已想到要着眼於提高經濟效益及高科技產品,不可「食老本」,遂制定「經濟發展十年計劃」,完善政策及基建,培育吸納相關人才,發展高科技、高產值精密工業。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新加坡全力推動知識型經濟的願景,包括推行五年一期的「國家科技計劃」,注重人才培育及基礎研究,輔導中小企業發展,吸引外資等。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發布「2018年數碼競爭力排名報告」顯示,新加坡在63個經濟體中位列第二(表),屬亞洲之首。
新加坡產業發展的最大特色,是因勢利導。2017年,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發表報告,提出該國的經濟發展策略,希望通過三大途徑、七大策略,確保未來十年,每年平均取得2%至3%的經濟增長。其中一大策略,是斥資45億新加坡元(約260億港元)推動產業轉型計劃,為23個產業提供轉型藍圖,以面對不同環境變遷的挑戰。
台灣大力改革谷底反彈
相比以上兩個國家,台灣的產業政策來得較遲。台灣一直靠富士康及台積電等半導體及精密組件產業撐起半邊天,惟當地的半導體製造新設備銷售金額自2016年起逐年下降。當地經濟近年增長緩慢,台灣人甚至自嘲為「悶經濟」,一直苦無突破。眼見昔日對手已成功轉型,執政的民進黨亦不敢怠慢,蔡英文就任總統後,隨即大刀闊進行經濟改革,將經濟結構的轉型視為最優先項目,推動「5+2產業創新計劃」,包括物聯網(亞洲.矽谷)、生物醫學、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等五個重點發展產業,以及新農業和循環經濟產業。
計劃的目標明確,期望加速台灣產業升級及結構轉型,從代工為主,轉為高附加價值、以服務與解決方案為導向的商業模式,鞏固台灣的競爭力。策略上以建構完善產業生態為主,具體政策包括大幅修訂被認為阻礙產業轉型的現行法規;建立研發與應用基地;為初創企業提供支援等。相關改革是否永續經濟之道,現階段言之尚早,但去年台灣GDP增長達2.6%,較預期好。蔡英文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政府扭轉經濟劣勢,全因發展方向明確,以及到位的整體經濟策略及執行政策。
「亞洲四小龍」這個名詞已是過去式,四個地方這些年來各自發展不同的故事。但當昔日的競爭對手都漸漸摸索到未來方向,戮力前行時,他們的經驗是否可堪借鏡,助香港找尋新出路?特區政府願作企業指路燈,或是甘願讓本港裹足不前,繼續留守「龍尾」?
上文節錄自第15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4月8日)《三小龍華麗轉身 韓星台產業齊升級》。
相關文章:【產業政策】創科生態友善政策均欠奉 在港談創科猶如痴人說夢?【產業政策】競爭優勢快將消失 為何港科技產業有欠理想?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