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自得】黑色文學悼亡詞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悼詞不易寫,尤其是令人傷痛的逝世。發現「天使粒子」的華裔物理學天才張首晟本月初之死,教人心疼。他任教的史丹福大學發表悼文,引用了他最喜歡的一首詩:「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是永恆。」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布萊克(William Blake)寫的一首長詩,上述四句來自徐志摩的翻譯版。張教授醉心科學之美,而這首二百年前的詩,恰好把科學之美和詩詞之美結合成一,讓偉大科學家融入詩境。撰文:楊志剛

張首晟。(視覺中國)

徐志摩的翻譯為求工整,犧牲了原詩的部分意義。我不求工整,但求意思的忠實,把原詩這四句翻譯如下:「從一粒細沙看到世界,在一朵野花得窺天堂。手心輕握無限,剎那原是永恆。」張首晟發現天使粒子,是物理學大突破,讓量子計算成為可能。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及科學界均認為張首晟獲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發現天使粒子的人,當然可以從一粒細沙中看到世界,在一朵野花看見天堂。據媒體報道,55歲的張首晟是因抑鬱症而跳樓身亡。發現天使粒子的,現與天使同在花間裏的天堂。這讓我想起十四年前作曲家顧嘉煇在黃霑先生追思會的悼詞所說:「天堂需要他的笑聲。」好的悼詞毋須刻意銘記,自不能忘。令人難忘的人物,自應有難忘的悼詞。悼詞忘掉了,對人物的記憶也變得模糊。

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與甘迺迪。(視覺中國)

好的悼詞,不在乎文辭的秀麗,而在乎意思的雋遠,中外如是。我教英文寫作時,有學生錯誤地以為深奧就等同優秀,而不曉得寫作最高境界,是用最淺白的文字,帶出最寬宏的意義。1963年,美國年輕總統甘迺迪遇刺身亡,副總統詹森當天便走馬上任,他是甘迺迪之死的「最大受益人」,故此,他致悼詞時難度甚高,因為口頭上要表示極度難過,但大家心知他心中興奮。他致悼詞的第一句是:「All I have I would have given gladly not to be standing here today.」這是言簡意賅的頂級之作。小學生也懂得運用的14個英文字放在一起,變成神來之筆:我樂意放棄一切不做總統,以換取毋須站在這裏致悼詞。深切哀悼逝者之餘,亦含蓄帶出自己人格的高貴。詹森寫不出這樣的名句,悼詞是甘迺迪文膽兼智囊Ted Sorensen所寫。甘迺迪生前遇到任何難題都會請教這位他推心置腹的親信。「我談話時可以在句子中間突然停頓,然後他可以馬上接下來完成我想說的,而且比我說得更好。」這是甘迺迪對他的評價。甘迺迪發表過多篇著名演說,全是出自這位文膽。悼詞是他借詹森總統之口對英年早逝總統的最高致敬。

戴安娜與查理斯。(Getty Images)

另一篇範文,是戴安娜王妃葬禮上她胞弟的悼詞:「我今天站在你們面前,是一個悲慟家庭的代表,在一個全民哀悼的國家,面對深感震驚的世界。」短短三句開場白,點題了戴妃之死的三重含義。今年香港不少名人逝世,悼詞有不少官樣文章,餘者雖見真摯,卻稱不上為值得傳頌之作。要找恆遠難忘的悼詞,還需回到舊時。「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九百多年前蘇東坡為亡妻寫的悼亡詞,堪稱文學史上最感人的悼亡作品,傳頌千古。

上文刊登於第14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1月26日)《【揚言自得】黑色文學悼亡詞》。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楊志剛的文章:

一支禿筆 千幀視像禁書,叫人蠢蠢欲動這世代,出不了大文豪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