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夫婦孟加拉貧民區營運社企:扶貧不是施捨
平日的下午,一群小孩光着上身,露出朱古力色的肌膚,赤腳在街上跑來跑去。瘦骨嶙峋的他們,肋骨被薄薄的皮包裹着,挺着微脹的肚子,在路邊把玩着垃圾。另一邊廂,從鄉村來的孩子在富人的房子裏洗衫、煮飯、打掃,一旦出錯便會被打,甚至沒有飯吃。「小孩的童年不應該是這樣的啊。」約十多年前,在孟加拉首都達卡的貧民區,這看得見的貧窮震撼了子健和家欣心靈,並在兩人心中埋下了想幫助當地人的種子。正是這份惦掛,讓這對夫婦先後遠赴當地幫助窮人改善生活,現在更以社企形式推動貧民區婦女自力更生,助其孩子有不一樣的生活。
2003年,黃子健第一次到孟加拉這個伊斯蘭教國家做義工,當時仍是中學生的他,對伊斯蘭教的認識局限在美國「911事件」,腦裏浮現的是恐襲、阿爾蓋達組織。來到貧民區後卻深深感受到當地的匱乏,想來幫助他們。
非主流選擇 只想人生有貢獻
在香港,主流價值觀往往着眼於前途和收入, 子健曾有所掙扎:「我有想過自己的前途會是怎樣,但想跳出框框。我覺得人的生存不只是為了穩定,也要有貢獻。後來透過朋友認識當地非政府機構,一來便做了十年。」胡家欣第一次到孟加拉做義工是十一年前,那時她仍在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大學前身)讀書。讀教育學系的她看到當地的小孩時不禁問︰為何這邊的小孩會沒穿衣服和鞋子在街上流連?他們不用上學嗎?回香港後,她一直記掛着那邊的人,為了讓人生最後一個暑假過得更有意義,她再訪孟加拉,留下三個月,除走訪達卡外,還有其他鄉村地方,後來在一次義工計劃中認識了子健,並成為情侶。
家欣當時問自己︰香港其實有那麼多老師,是不是真的很需要我?但畢業之後,她還是在香港執起教鞭。四年後,她和子健結婚,又過了一年,她終下定決心回應內心想法,到孟加拉扶貧。「當時學校的人很驚訝,老師在很多人眼中是份好工作,但我毅然辭職就過來了。香港的教育制度很好、很健全,起碼人人有書讀,這邊連基本的教育也沒有,我在想,會不會用得着我呢?我不是要做很偉大的事,來這邊是想看可不可以作出一點貢獻。」
近年,香港的中學和大專院校舉辦了很多到訪貧窮國家的義工服務團,讓參加者有很大感觸,但少有人會選擇到當地持續扶貧。子健初到孟加拉時,做的義工類型林林總總,有探訪貧民區,有向赤腳小孩派發洗傷口藥物,也試過跟隨非政府組織探訪露宿者和痲瘋病人。家欣則主要在非政府組織於貧民區租下的一個小單位內,教小孩讀書寫字和簡單的英文。「當時政府仍未有免費教育,所以當地文盲率很高,我會與他們的父母接觸,去做家訪。」
遇上求存者 觸發留下來助人
在孟加拉做義工,不時會碰上觸動內心的事,讓子健繼續留下。當地人面對的不單是生活問題,還是生存問題。有次,子健探訪一名在火車站露宿的男人,那男人有吸毒的習慣,太太是妓女,兩人育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小孩因為營養不良,發育得不太好,看上去只有三、四歲,腳更腫到像幾卷廁紙疊在一起。
「當時,我們覺得情況危急,知道他們沒錢看醫生,於是帶他們去醫院。後來再去醫院時卻看不到他們,原來他們回到露宿的地方。又過了一陣子,聽別人說孩子的腳曾經好轉,但因為男人要利用兒子去『乞食』,故意把兒子的腳弄到很腫,甚至打他的腳,這樣才可以生存,甚至買毒品。最後,那孩子死去了,因為不妥善照顧而遭虐待致死。這世界原來有這種事情發生。」子健說。
「其實,沒有一件很特別的事令我想持續留下,反而是很多小事加起來,讓我看到這國家那麼有需要。」家欣說,在那邊,大部分有錢或受過教育的人都會選擇在外國留學,但留學過後很少人會想回國發展;香港也有想去外國發展的人,但不少人最後會返回香港,因為香港才是他們的根。
「有很多原因令他們不想回來,包括政府、貧窮、資源短缺等。我看到社會上有很多這樣的事,會有很多問號,很想去幫忙。雖然幫不了多少,但沒有人走出來,教他們應有的基本知識、處事態度和生活技能,這國家便永遠不會進步。我們覺得應該要站出來,不該留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不可以視而不見。」她說。
「派」(物資)好像很高高在上,有很多施捨不完全是錯,但我們想給當地人一份尊重,讓他們知道我們愛他們、想跟他們做朋友。
不派發物資 令當地人感尊重
子健笑言,他知道單憑兩人的力量做不了很多事情,但內心就是想作出貢獻。然而,這種貢獻不是施捨,他們不想用俯視的角度去看當地人,故選擇住在貧民區附近,很注重提供的服務會為當地人帶來什麼影響。「我們較少會派發物資,因為不想令他們變得太福利主義,以為外國人來到就會派很多東西、送錢。」家欣說,見過很多非政府組織會帶着一疊美元和大堆禮物送給小孩。「這樣解決不了問題,我們希望教他們一些知識或技能,令他們自力更生,那來得更有用。」
現時有義工隊會在暑假前往當地,和兩人所屬的組織合作。義工隊會問他們要不要準備點什麼派給當地人,子健覺得,做義工或探訪家庭時不應有一種「派」的觀念,以見面禮的形式較為可取。他說:「『派』(物資)好像很高高在上,有很多施捨不完全是錯,但我們想給當地人一份尊重,讓他們知道我們愛他們、想跟他們做朋友。派東西的話,可能每人只分得一條毛巾、一把傘。」
「(有需要的人)太多了,要派的話,派不了給整個國家。」家欣續說。過往派發東西時,也發生過一些不愉快的事。子健說:「以前會派糖給小孩,但他們會因此打架,有些小孩會取完又取。不只小孩,他們的母親也會來質問我們:為何別的小孩有,她的小孩沒有。派東西把人性不太好的一面引發出來,探訪他們、跟他們聊天就很不同。」
據世界銀行的資料,以每人每日1.9美元的國際貧窮線為標準,孟加拉的貧窮率從1991年的44.2%下降至2016年的14.8%。在2010年,全國約三分之一為貧窮人口,到2016年已跌至少於四分之一。
在這十多年間,子健和家欣見到當地人的生活得到改善,農村人從四方八面前往達卡尋找工作機會。「他們覺得能到大公司的工廠車衣便好,可是,人真的太多了,沒有那麼多工作機會。」家欣說。
看到那邊的情況,最後家欣和子健選擇了成立刺繡中心協助婦女自力更生。在孟加拉營運社企有什麼困難?二人在那邊的生活又是怎樣的?請繼續閱讀︰孟加拉生活不易 港人助婦女自力更生小改變是動力
上文節錄自第14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17日)《到孟加拉貧民區營運社企 港人夫婦:扶貧不是施捨》。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