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塑造一個古中國 圖像與文字間之流動
內地的70後,如我,是先從影像上認識金庸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內地尚沒有出版社正規出版金庸的著作,還記得第一次接觸金庸的時刻,那時候家家戶戶還是黑白電視機,窄小的熒幕上,閃現出了一個彎弓射鵰的影子,那是1983年無綫版《射鵰英雄傳》,翁美玲、黃日華、苗僑偉和楊盼盼從此深入人心,「依稀往夢似曾見」的音樂響起,人人着迷。還記得那時候每周三、周六各播出兩集,結果到了周三晚上,街道上幾乎看不到什麼人。撰文:王愷
這並不是大家第一次看香港連續劇,最早的《霍元甲》、《陳真》已紅了一段時間,但《射鵰英雄傳》是如此不同,除了故事的誘惑力外,更多是普通觀眾通過電視劇對中國歷史有了似是而非的了解,對武俠有了莫名其妙的感動,對香港明星有了更貼心的認知。記得那時候,有一種叫不乾膠的小玩意兒,其實就是照片貼紙,上面全是射鵰全明星陣容,按現在的說法,全部佔了C位(網絡用語,指中心位置),幾乎沒有其他香港明星的存身空間。
跳過文本認識金庸
我們就是這樣知道了金庸,知道了什麼叫武俠。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多數都和我一樣,先看了電視劇,再回頭看金庸的小說,也知道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的典故出自何方,一本本找來看。這扇武俠大門大約於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在中國緩慢打開,我們是先認識了金庸,才知道了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等等,至於黃易,那是後面的事情了。這也很對—金庸類似於武俠小說中的正典,經過了他的系統性培訓,你才知道了內功、輕功、套路,才明白了宋代飲食,以及明清風俗和古典文學關於君子、小人、俠客、妄人等的分類標準,他不僅給我們打開了武俠的大門,也給廣大民眾打開了一扇中國古典文化的大門。
武俠小說的普及性極高,正因為有了全民閱讀的基礎,之後的金庸武俠劇在內地流行也是勢所必然。記得之後引起全民狂歡式觀看的,還有劉德華和陳玉蓮的《神鵰俠侶》,梁朝偉版本的《鹿鼎記》,黃日華領銜的《天龍八部》,而且三五年翻拍一次,收割新的粉絲,比如很多80後就喜歡1995年無綫版《神鵰俠侶》——李若彤成為經典小龍女,古天樂的「盛事美顏」到現在還經常被拿出來談論。
武俠電視劇之後漸漸被香港武俠電影取代,這是另一種觀看體驗,培養的不再是全民愛好者,而是專業的電影狂熱信徒—我說的不是早期的邵氏武俠片,而是後來徐克參與的《笑傲江湖》系列。內地的文藝青年不僅將之看作商業大片,更多的將之視為文藝經典,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不僅在香港紅了,在內地更紅,甚至有不少學術論文研究《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設定裏面的微妙之處。
九十年代跟風拍攝的金庸武俠電影,塑造了內地觀眾的新觀看趣味。儘管當時很多電影不過是粗製濫造的商業片,但無論是李連杰的《倚天屠龍記》,元彪的《碧血劍》,還是鞏俐、林青霞的《天龍八部》,都因為其奇特的cult味,雖然未成經典,但也俘虜了若干觀眾,不少文藝青年回憶起林青霞和鞏俐的造型,都說是第一次受到「蕾絲邊」的教育。還有更多觀眾沙裏淘金,剪輯出不少鏡頭,在網路上頻頻出現,比如張敏扮演的趙敏回眸一笑、周星馳扮演的韋小寶和劉松仁扮演的陳近南互虐,隨便一翻,都能勾起大眾記憶。金庸電影在武俠世界和古典世界之外,也添加了許多新時代的機鋒,這其實也是香港電影創作者汲取當時社會環境的產物,與其說是金庸原著的思想,不如說是當時香港人的精神,比如人需要厚黑,小人物一路往上爬的掙扎並不容易,包括職場精神一定要遵循,都是當時香港人的普遍思維,進一步影響了內地。
華人幻想世界基石
電影之外,金庸原著的電視劇製作也逐漸轉向內地。內地製片人張紀中在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金庸最初是讚許他的引進的,第一部《笑傲江湖》的版權費只收了象徵性的一元,儘管拍成後金庸不夠滿意,但還是陸續給了他很多部著作的版權,大批明星也因為張紀中的武俠劇,成為了現在仍然活躍的一線演員,比如黃曉明、劉亦菲、劉濤、楊冪等。
內地的武俠電視劇在香港的電視劇製作上增加了實景拍攝一招,讓金庸小說裏的大漠、江南活了起來。無論是塞外風光還是戈壁沙漠都不再虛假,一群群的年輕人開始直接從電視劇裏熟悉了金庸。80後和90後可能沒有看過金庸的小說,但一樣熟悉郭靖和黃蓉、楊過和小龍女、段譽和喬峰,也一樣熟悉輕功和內功、九陰白骨爪和九陽神功。他們並不僅僅從金庸進入這個武俠世界,因為這時候的整個武俠世界已更豐富了,有穿越,有玄幻,也有修仙,但金庸的武俠世界還是這個世界裏最穩定的一塊基石,缺了這個基礎,整個華人的幻想世界無疑會崩塌。可能真是金庸提供了很多「元概念」,才讓人們在這些概念之上開始了新的征程,沒有《神鵰俠侶》,可能就沒有《仙劍奇俠傳》,大批玄幻小說與其說是模仿《蜀山劍俠傳》等更早期的武俠小說,不如說還是在模仿金庸。
內地電視劇之後的新產品,是一個又一個的遊戲,從網遊到手遊,離不開《天龍八部》、《碧血劍》,還有《射鵰英雄傳》等小說原本,玩遊戲的新一代看到的不再是演員扮演的英雄和俠女,而是各種CG製作出來、有着誇張身形和神勇動作的形象,人們沉浸其中,就像當年我們沉浸在黑白電視劇裏翁美玲和黃日華的動作之中。
這就是金庸的小說最有趣的地方了,通過金庸的半生寫作,中國歷史裏的傳說、典故、真相混雜於一體,中國傳統的儒道釋各種觀念瀰漫其中,善惡是非、俠義心腸這樣的倫理道德貫穿其上,詩意化的生活始終橫行,服飾、飲食、詩歌、武器的種種想像散落一地。金庸鑽進了各個時代,但始終沒有衰亡,從盜版書、盜版錄影帶,到MP3,再到各路寫金庸出名的公眾號寫手、付費閱讀的金庸賞析,他始終像一個最強大的靈魂,完全沒有退場,他創造了一個江湖,但是又超越了江湖,每個人身上都閃爍着不一樣的光芒—獨屬於中國人的光芒,這是金庸在一代代人之中有真正影響力的根本原因。
王愷作家,著有《文藝犯》、《浪食記》等散文集曾任《三聯生活周刊》資深主筆現為「活字文化」新媒體總監。
上文刊載於第136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1月5日)《圖像與文字的流動之間 金庸塑造一個古中國》。
相關文章:【金庸逝世】2018年──大師時代的終結【金庸逝世】筆下女主角總有女神身影 曾為她寫劇本、開專欄【金庸逝世】每個人心底裏都藏着一個大俠【金庸逝世】訪尋經典金迷論壇「金庸茶館」 茶館裡的戀愛與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