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殳《手臂錄》:槍術、刀術的經典武術著作
《手臂錄》,乃明末清初的經典武術著作。作者吳殳(1611—1695)年輕時精研兵法,並跟隨過多位名家學習武術,一心打算投軍報國。可惜在李自成軍團攻入北京後,明室宣告覆亡,吳殳從此無心仕途,過著隱居生活。
往下四十年間,吳殳先後寫下多部著作,內容橫跨軍事、文學、史學、武術等。由於他對軍旅武術及兵器搏擊素有研究,故在槍術方面著作最多,包括《無隱錄》和《手臂錄》等,其中尤以《手臂錄》流傳最廣。
跟其他武術著作不同,《手臂錄》並不以門派自居。恰恰相反,打從第一章開始,吳殳就將各家槍法的優缺點羅列出來。例如在《六家槍法說》中,吳殳便提到當時盛行的沙楊兩家槍法,雖然力量大但變化少,只適合於戰陣而難在格鬥中用上。至於備受坊間稱頌的少林槍法,則直接將棍法的訣竅移到槍法,跟槍法大相庭徑。他認為真正上乘的槍法,是武術家程真如傳下來的《峨嵋槍法》。問題是《峨嵋槍法》練習需時,不利民間普及。
透過整合及對比各家槍法,吳殳編輯了一套槍術的用法準則,由槍桿的長度、材質、重量,到槍術中的練法、打法及戰術等,書內均有詳論。秉乘著《手臂錄》的基調,吳殳在多項評論中都有引經據典。例如在《槍法微言》一篇中,便先後引用過少林洪轉、程真如、戚繼光、程宗猷等人的言論,以此達到多方求證的效果。吳殳亦將沙家、楊家、少林、峨嵋、夢綠堂槍法等派的槍譜重新註譯好,完整放到《手臂錄》的附錄,讓這批槍法的理論得以留世。
槍術以外,《手臂錄》亦在刀術方面著墨不少,卷三便是專門論及單刀刀法,並有一套吳殳親自編撰的《單刀法十八勢》。按他描述,這套刀法只有八式,即斫、撩、朝天、斜斗等八種用力方式,其餘的都不過是花招。正如前文所述,吳殳對軍旅武術研究至深,故此軍隊刀式亦是《手臂錄》一大主題。在第四卷中,便特別提到了藤牌腰刀、雙刀等傳統戰場刀式。同卷亦介紹了大棒、叉、筅槍等戰場常用兵器的用法,足見吳殳涉獵之廣。
海納百川加上實證態度,讓《手臂錄》成為了中國武術的里程碑。時至今日,依然大批史學家研究《手臂錄》,希望從中了解到明清武術傳承狀況,以及古流武術跟現代武術的異同。有部份武術家甚至依照《手臂錄》仿制大槍,並實踐驗證其中的理論:
(台灣武壇八極拳老師葉啟立,便根據吳殳《手臂錄》研制大槍供學生練習)
大家若然想認識中國兵器的使用方法,《手臂錄》絕對是必讀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