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對中國傳統武術的批判 103年前的問題至今仍纏繞不散?
今日適逢五四運動103年紀念日,五四運動伴隨著對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和衝擊,涉及層面廣泛,傳統國術的性質亦一度受到質疑,筆者也就五四以來傳武現代化及給我們反思之處。
傳統武術的民間發展
中西武術源流,本來都源自貴族尚武體系,在上古時代,貴族為肉食者,享有榮華富貴,但一遇戰事必須最先出戰殺敵。可是,中國貴族社會在春秋戰國瓦解後,令「士」化官僚發展和大一統王朝出現。
首先,除了少數胡族政權外,中國大部份時代都是尚文輕武(尤其宋代以來),武術在「俠以武犯禁」(《韓非子》)的情況下,被視為民間挑戰大一統王朝的勢力,所以歷朝推出很多禁兵禁武政策。結果傳武發展,要不想在上層社會流行,便要依附儒道佛等理論文化,成為身心合一、修心養性之養生學;否則在傳統軍旅一系,比較具實戰於戰場殺敵的發展,在士大夫官僚污名化和體制的矮化下,成為邊緣的一群。
在中國文化體系中,涉及理論文化和內家論述的傳武文獻較易普及,而涉及技擊實戰的一系則相對壓抑中迂迴發展,民間不容許有大型具規模的武術培育和競技發展(少數例外如已具娛樂功能的摔跤發展),否則一律以民拳會黨之名遭禁。
而中國傳統武術,在古代社會也有相對的社會結構,承載著其發展。例如習武之人可以開館受徒、投身鏢師、從戎當兵、出任鄉勇,甚至加入地方秘密會社。然而,現代化以來,這種社會結構也在瓦解。開館授徒背後所承載的師徒之道不在、軍隊重心以鎗炮取代拳腳兵器,習武之人為了維生,不得投身其他不同行業,電影《一代宗師》,一線天這一角色,放棄傳統政權體系內擔任特務角色,甘於來到香港當一個理髮員,也在訴說這個當代江湖變遷的軌蹟。
延伸閱讀
魯迅逝世85周年|與精武四傑展開罵戰 批判新武術的主要原因是?
回到五四 傳統武術現代化
就算未到抗日時期,早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以政治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相結合,鼓吹「科學」和「民主」,已經開始對傳武作出反思。雖然大力批判傳統中國文化,尤其孔文化,但其反響亦引來一批熱心國學的學人整理國故。近年中國重新興趣儒家新文化和重倡孔學,令五四的評價開始又有新的走向。
回顧五四當時,對傳武的評價出現了不同的聲音,當中極端者如魯迅,全面否定傳武的文化價值和實用,而主張放棄國術;另一邊廂,主流的聲音都是主張改良傳武國術,摒棄當中迷信或難以科學解釋的部份,主張尚兵張尚武,鼓勵中華民族全民尚武,由強身健體之學轉為軍事實戰之學。這段其間,傳武的參與者陣容可謂是近代國術史的黃金陣容,這一代人亦開始傳武賦與現代新意義:
1. 傳武成為中華民族國族認同的一部份。面對內憂外患,出現了「國術救國」的口號,精武體育會成立,主張國術不分南北,一致用來救國;另一方面,文壇亦出現了以國術打敗洋人的武俠小說或新聞花邊報道,當中如霍元甲戰勝西洋大力士,便是當中炒作事例;
2. 本來在明清時代已臻成熟發展,出現分門立派的武術體系,開始不分派系南北,務求實用,培育新民;
3. 武術初步走向競技化,1936年中國武術隊便赴柏林奧運會參加表演。
另一方面,一些自清代以來出現的保守價值繼續流傳。絕學傳男不傳女、不傳外人、地域圈山頭主義等等,未及批判。上述的發展,有互相抵觸之處,難以說哪方佔上風,但均影響傳武現代化。筆者要強調,民國這階段傳武現代化摸索期,是在動亂中在短短三十年間進行,當中對傳武價值整理,筆者認為未見成熟。
延伸閱讀
1949年到改革開放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大量武術拳師因政權更易而流徙到香港和台灣,加上建國頭三十年的連串政治運動和中共對民間武力的箝制,令當時在大陸的中國武術發展除了在政權認可的「套路」發展外,更趨空白。
而改革開放以後,西方格鬥比賽與技術亦漸次引入中國,1981年以後中國開始出現「散打」搏擊競技運動。傳武的現代化,正式走上一條競技化的道路,傳統武術文化內涵和有關身心合一,修心養性的論述相對古代和民國更進一步淡化,技術部份開始被單獨放大討論,形成了講究美感的「套路」和講究搏擊的「散打」,有論者指「被分解的武術」,才是現代武術最典型特徵。
小結
走筆至此,筆者想指出,傳武在古代社會數千年來,在長時期大一統和崇文抑武的背景下,主流以身心合一或民間表演的方式發展;近來以來,相對應的社會結構開始瓦解,但新的結構仍在成長中。當代中國,仍然走在現代化的急變進程中,若回到五四那一代人的考慮,我們在揚棄糟粕,讓傳武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例如現在的競技化),如何保留其歷史文化的價值,大概是我們這一代習武者其中一個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參考網頁: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八種太極發勁方式,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