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天熊|創實用太極體系「吳派鄭式太極拳」 50年代擂台一戰成名
究竟太極拳能搏擊否?這個問題從民國開始,就已經被武術界提問無數次。正如【武備志】多次強調,想搏擊強就要練搏擊,跟拳術本身的設定無直接關係。與其問太極拳能實戰否,倒不如問是否有太極拳師練習過搏擊,甚至真正投入到搏擊比賽。在上世紀50年代,便曾有一位太極大師在擂台賽上取得佳績,他就是吳式鄭派太極拳的鄭天熊。
鄭天熊(1930—2005),又名雅文,出生於廣東中山縣。他幼時曾習洪拳,對武術抱有濃厚興趣。來港謀生後,他便追隨叔父鄭榮光學習太極拳。鄭榮光乃吳式太極拳第二代掌門吳鑑泉的入室弟子,鄭天熊從他身上學到了吳式太極拳劍。不過,慢練、鬆柔的風格,讓鄭天熊對太極拳的搏擊能力始終抱持懷疑態度。
直至1946年,楊家太極王蘭亭一脈的第三代傳人——齊敏軒南下香港。為了讓鄭天熊確切了解到太極拳的搏擊功效,鄭榮光將他引廌到齊敏軒門下繼續學習。齊敏軒精通太極拳的散手及摔撻技法,這些都對搏擊訓練大有幫助。盡得兩位大師真傳後,鄭天熊創出了一套簡單實用的太極體系,是為「吳派鄭式太極拳」,又名「實用太極」,以突顯太極拳的搏用功能。
據鄭天熊徒弟徐喚光師父描述,他們練習散手時會在地蓆上翻跟斗,藉以煉氣及跌撲技術,也減少受傷,跟柔道的受身相類似。在擊打技方面,吳派鄭式強調出手時必須放鬆,盡量以腰發勁,絕不能緊張用上掘力。他們會沙包檢驗徒弟的擊打力度,師徒之間亦會進行各類抗打及搏擊練習。
這種重視搏擊的態度,讓吳派鄭式太極在上世紀的擂台賽事發光發熱。1957年,台灣舉辦國術擂台賽,鄭天熊擊敗了少林拳余文通,名動港澳一帶。從1969年開始,鄭天熊率領門生參與多項國術擂台賽,包括在1974年的台灣擂台賽中取得八戰七勝,以及在1980年的馬來西亞擂台賽贏得超重量及中量級冠軍。如此彪炳成績,讓鄭天熊獲北京體育部部長李夢華邀請赴京訪問,以嘉許其對國術的貢獻。
1972年,鄭天熊創立「香港太極學會」,後發展成「香港太極總會」。期後,鄭天熊與香港教育司署康樂體育事務部合作,開辦清晨太極班,由鄭天熊培訓教員,再由市政總署及區域市政總署統籌(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於全港各區廣辦清晨太極班,開太極拳在基層社會普及先河。而在香港以外,鄭天熊亦多次前往歐洲、澳洲、日本等地講學,門生遍佈全球。
改革開放後,鄭天熊回鄉定居,建立「太極山莊」,進行各類慈善活動,並興建了「張三丰紀念館」(楊式及吳式太極拳,皆奉張三丰為祖師)、太極廣場、太極健身房等,繼續為太極拳開枝散葉。
2005年,鄭天熊逝世,終年75歲。時至今日,鄭天熊的門生依然在全球各地宣揚太極拳,而他的著作如《太極拳述要》、《太極刀、劍、槍》、《太極拳功三百問》等,亦被不斷再版。徐煥光老師也曾撰寫過一部《鄭天熊武功錄》,讓世人繼續認識到太極拳的搏擊功能。
八種太極發勁方式,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