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劍|手執劍刃化劍為短矛︰刺勾擒摔奪兵 剋制中世紀板甲的劍技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武備志早前跟大家介紹過「化劍為錘」的中世紀劍技「殺擊」(Mordhau)。今次則介紹跟殺擊並用、「化劍為短矛」的「半劍」(Half-Sword),其歷史與鎧甲的發展有很大關係,不過此技術同樣適用於未穿著鎧甲的對手。

▍半劍的意思

+6

【點擊圖片觀看,中世紀武術手稿中的半劍技術應用】

「半劍」(Half-Sword)是因應14世紀起鎧甲的發展而衍生的劍技,是一種右手握持劍柄、左手握持劍刃的戰鬥方法。

握持劍刃不但可以降低劍刃的彈性,有助擋下敵人攻擊,更可以用劍尖攻擊準確地攻擊鎧甲接縫。而除了刺擊外,半劍更能夠勾住對方身體,又或者利用劍身作槓桿使用,甚至可以制住對方的武器,繼而使出摔技。

另外,半劍對於未有穿著鎧甲的對手時,雖然攻擊的距離縮短,不過相對能在較近距離的近身戰發揮威力。

延伸閱讀︰

殺擊Mordhau|中世紀破甲劍技︰手握劍刃倒劍為錘 不會割傷手?

【中世紀騎士】淺談15世紀歐洲板甲的性能和弱點

▍板甲發展促進半劍技術出現

+2

至於半劍與鎧甲之間的關係實在是密不可分,板甲便是半劍產生的一大原因。在14世紀以前,中世紀戰場上主要使用以連接金屬環製成的「鎖子甲」,不過自14世紀起,將金屬板以鉚釘固定於帆布的「板甲衣」出現後,漸多以金屬板製成的鎧甲,至15世紀開始,以鋼鐵板材製成的板甲備受重用,可以防禦一定傷害。

雖然板甲具有優異的防護性能,能夠令騎士的作戰能力凌駕於同期大部份士兵,但它絕非完全「無敵」。

首先,鎧甲自身的重量對騎士造成非常高的體能負擔。一旦騎士需要下馬作戰,即使體能上佳的戰士亦難以長期全力作戰,一般單次的作戰時限只能在數分鐘之內。加上全身包裹的裝甲難以通風,使熱氣積聚於鎧甲內部難以消除,加速騎士體能消耗,甚至導致中暑。

紅圈部位為板甲的弱點。(圖片擷取自:thortrains.net)

此外,為了令板甲保有合理的活動能力,設計上無可避免地在板甲間留有一定空間,而這些空隙底下只有鎖子甲防護,所以便成為板甲的主要弱點。對手可以半劍或刺擊瞄準眼部縫隙、腋下、手肘內側、胯下、腕甲邊緣、膝蓋及大腿後方等部位,讓板甲騎士受傷。不只如此,假若板甲騎士受到刺傷,他必須解除鎖子甲在內的裝甲,才可以進行治療。那意味著,他又要花上數分鐘才能止血。

拔劍雙持之際,能使長劍愈強、刺擊脫胎換骨。
16世紀日耳曼劍術大師Johannes Liechtenauer

因此自從板甲出現後,長柄大斧、釘頭錘等打擊類的兵器應運而生,而另一方面,武器的使用方式亦有所改變,衍生出針對板甲的不同劍技——半劍和殺擊。

延伸閱讀︰

戰錘Warhammer|在板甲面前取代長劍 中世紀騎士的破甲兵器

【鞭鐧】古代中國破甲專用 傳說中姜子牙和狄仁杰的隨身武器

▍半劍的多元化技術︰刺擊、勾勒、擒拿、摔撻、奪兵

半劍針對鎧甲的方式,則是攻擊鎧甲的連接處。雖然鎧甲增加了一定的防禦力,不過為了保留活動能力,所以鎧甲之間仍會有連接處,而使用半劍主要是為了瞄準刺擊這些縫隙和關節部位的內側,亦即是顏面(尤其是眼部縫隙)、腋下、手肘內側、胯下、腕甲邊緣、膝後方等,可以突破鎧甲的防禦。

另外半劍亦可以用類似棍的使用方式,使用摔技、關節技等,甚至奪兵或使對手長劍脫手,避免用劍正面攻擊鎧甲。

▍半劍如何握住劍刃

Skallagrim 赤手執劍使出半劍術,事後手掌絲毫無損。(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s://youtu.be/vwuQPfvSSlo)

至於近代亦有人研究這些劍技的使用方式,驗證半劍的使用方法及針對鎧甲的效果。使用半劍的時候,需要確保握穩劍刃,只要不讓劍刃滑動則不會對手部造成傷害,又或者可以用手指和手掌用力夾住劍身中間位置,避免觸及劍刃,以下片段更顯示出使用半劍可以成功刺入車胎之中,足見其威力。

殺擊對穿着鎧甲的敵人特別奏效,能夠以長劍做出錘擊般的效果,跟另外一種攻破鎧甲技法半劍術搭配起來相當理想。(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qKwPFS)

另外,應對身穿鎧甲的對手時,合適運用殺擊與半劍亦很重要,以上片段展示了殺擊與半劍配合使用的情況,即使對手已經穿戴了完全仿照中世紀製法的鎧甲,但是仍很可能為長劍所傷。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

你一定好奇的「印度八大兵器」,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