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技保護制】台灣賽事設「地戰時限」 談武術「刻板印象」利弊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近日,有台灣團體推廣「龍中之王異種格鬥大賽」,招募不同武術流派選手同台較量。賽事允許各種打擊、摔撻、纏鬥技法,且允許地面攻擊10秒。賽事希望能讓各種不同流派的武術,在一個平衡的規則平台上,施展自己所學的武術與各門各派進行較量。
小編W也是從立技武術轉到MMA,所以他想分享一下他對「立技選手」投入MMA的看法。

▍限制地戰時間賽制 日本、外國、香港皆有先例

在上世紀80年代發展自極真空手道的「大道塾空道」中,便有名為「北斗旗」的比賽方式。北斗旗是一項非常獨特的綜合格鬥賽事,除了拳、腿、摔、頭擊、肘擊、捉衣打擊的技法,它還允許地面絞技和關節技。大道塾致力於發展能同時在真實情況和無限制格鬥比賽中運用的技術。跟綜合格鬥技不同的是,對於躺下的對手,打擊僅能「點到即止」。而且允許每回合作出不多於兩次,每次最長30秒的地面技術。

香港MMA 賽事「IMPI」也曾於2017年推出過「10+30秒地戰」規例。當時賽會方的說法是:希望保持比賽節奏,及避免觀眾因不懂地戰技術而感到沉悶。當時修例引起香港MMA界廣泛討論,選手及教練紛紛表示「修例」對擅長擒抱地面戰的選手不利。

在2018年時,外國出現一種全接觸空手道比賽「Karate Combat」,邀請全球頂尖空手道運動員進行全接觸搏擊。比賽沒有肘擊膝擊,拳方面可以有直拳、勾拳、背拳、錘拳,甚至可以有「背刀打ち」(即以手掌拇指那邊的掌沿打擊),但是沒有上勾拳。在踢技方面限制相對較少,甚至允許踢擊小腿,但不可以踢別人大腿(即膝部至髖部的範圍)。會允許攻擊小腿,大概是想保留一些空手道中足掃的摔技。比賽允許摔技,如足掃、腰技、抱摔、單腿摔等,但不可以用雙手刈。當一方倒地時,站立一方有5秒可以作出攻擊,但只可以用手攻擊倒地者。若雙方選手同時倒地,裁判將暫停比賽,讓雙方選手重新站起作賽。

延伸閱讀:

大道塾空道與北斗旗:從空手道、柔道至柔術衍生的武術和比賽

【Karate Combat】職業的全接觸競技空手道聯賽

▍賽事定位:保護立技選手的MMA入門賽事?

賽事主辦方指出「異種格鬥」跟「綜合格鬥(MMA)」不同:「異種格鬥即使不融合其他武術,保有本門招法特色的前提下,也能勝出」。另外,他認為「但如果要一個單項選手不融合其他武術就去打MMA,那是與自殺無異」,所以決定以「限制地面攻擊」去作出平衡。

話雖如此,但「10秒地面攻擊」的賽制不禁使對「立技武術」傾側。

+3

誠然,當專項搏擊運動員跳出本身的搏擊規例時,他們無可避免地必須重新調整自己擅長慣用的技術。例如拳擊選手不擅踢擊,WT跆拳道選手不擅拳擊頭部,巴西柔術選手不擅長打擊技,泰拳選手不擅長降服技等。而在大多數立技搏擊中,不約而同都存在一個技術盲點,就是摔撻技及地面技術。即使有「防摔」技術,亦只限於應對部份情況而已。

假如把一個完全不曾接觸過其他武術的WT跆拳道選手直接投入MMA 比賽,他很可能因為不習慣頭部拳擊、摔技、寢技而被擊敗。原因十分簡單,因為他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便進入到陌生賽制下作賽。因此,為鼓勵專項選手「跳出來」,在規例上作出調整是可以理解的。

但問題在於「10秒」的界限是否如主辦方所言:「在一個平衡的規則下與平台上,施展自己所學的武術與各門各派進行戰鬥」呢?

▍「10秒」實在容易挨過

對於立技武術選手來說,相對於MMA規則,「10秒限制」固然是百利而無一害,一方面能夠能夠盡情發揮自己的立技技術之餘,又可以減少被摔後的後果,變相減少練習摔技寢技的時間。但對於摔寢技武術選手而言,摔技本身是一個非常消耗體力的動作,又要面對防摔打擊的威脅,「10秒」規例卻大大減少了摔技成功後打出傷害的機會,最後令摔技的「付出回報比」大減。假如賽制上沒有相應增加「摔倒」得分的話,變相不鼓勵選手使出摔技。

而角力/柔道/巴柔選手等纏鬥抱摔型選手,雖然只有十秒的地面攻擊時間,但如果成功的摔倒對方後,一輪十秒的壓制捶打,仍然能夠削掉對方不少血。只要成功的摔倒>>壓制>>捶打三次以上,對於不適應地面戰鬥的對手,至少半條血都扣完了。
賽事主辦者

根據編輯W從立技轉到MMA 的經驗,一般立技選手只需要掌握基本防摔技術,加上時刻留意打擊距離,便已經足以應對很多非摔寢專項選手的威脅。假如加上「倒地時限」的話,立技選手更可專心防守「10秒」的地面打擊。因為對於立技MMA選手而言,最懼怕的並不是被摔寢技選手摔倒後馬上被打擊或降服,而是怕如Khabib對付Edson Barboza般倒地後長期被壓制在地上,令自己擅長的技術無法施展。

「10秒限制」可能會使立技選手受到「過保護」,無法跳出立技武術的「舒適圈」,令比賽變成一般的立技搏技比賽。但無論如何,以上都只是個人推斷,實際運作會產生什麼化學作用,就真的要到實際舉辦才會知道。然後屆時再視乎情況,再去改良「10秒限制」,或者是「30秒」,甚至是「1分鐘」吧。

延伸閱讀:

開宗立派,所為何事?

【武分周記】中國武術要變得進步 外界也不能一味謾罵和譏笑

日打千拳的武術浪漫 影響重複練習成效的要點|武編周記

▍武術大融爐下 專項招式「刻板印象」的情況

異種格鬥是讓各種不同流派的武術,能夠在一個平衡的規則下與平台上,施展自己所學的武術與各門各派進行戰鬥。...異種格鬥即使不融合其他武術,保有本門招法特色的前提下,也能勝出。
賽事主辦者

在主辦方的賽事理念中,不難發現他嘗試從專項選手角度出發,希望他們能夠保有「本門招法特色」的前提下勝出。

不同武術流派之所以有所不同,一定程度源於背後的武術方法論,當中包括發力方式、重心運用、技法取捨等。但人體結構不外乎「兩手兩腳加軀幹」,肢體動作基本相近,實難以看出背後發力方式的分別。

所以對於觀眾而言,除了從衣著等外觀分辨門派外,另一直接方法就是從「特定招法」去分辨。即是選手搏擊時最具「武術辨識度」的招式,換另一句話就是不同武術的「刻板印象」。

例如提到跆拳道會想起「迴旋踢」;提到柔道會想起「背負投」;提到八極拳會想起「鐵山靠」;提到詠春會想起「日字衝拳」等。這些招式印象未必跟實際搏擊效用相關,較大程度是源於傳播間最令人印象深刻而已。

「門派招式」固然有助觀眾認識不同武術門派,卻有時也成為專項選手的「緊箍咒」。不少專項選手投身其他搏擊運動後,會因應個人能力、對手能力、比賽情況去調整招式的用法,可能因而較少用上「門派招式」,或是改取其他更加適合的打法。

但觀眾卻會因為看不到「門派招式」,認為拳手不是(不能)在用門派技法來搏擊。勝了可以說是:「他是用門派心法去打,所以獲勝。」敗了則說:「他的姿勢不夠正宗,你看他的馬步不是怎樣怎樣的⋯⋯」當中暗藏「某門派拳手必須以該門派招式取勝,才能代表該門派有用」想法。先不論拳手打出的每一拳其實都是自己的一拳,無論成功與否都不必然地代表門派,假如拳手認為門派對自己有所幫助固然可以,假如真的完全不關事亦無可不可,賽場上只有人的勝負,根本沒有所謂門派的勝負。

不過在此我更加想指出的是,每種技術必然地有其適合的應用情況(相對而言,即是有所限制),在不同的距離、時機、情況下,都有其合適的打擊方法,其實並沒有哪一種打擊方法是「最正宗」或「最適合」,要求拳手只以「門派招式」去進行比賽是不切實際的要求。當然他們可以發掘招式在不同時機下的應用可能,但結果可能招式的「成功機率」終究不及其他招式,這是技術(動作)本身的侷限,跟拳手或門派無關。記得過去內地有一搏擊節目,參賽者必須以限定的「傳武技術」擊中對方才有分,所以每一招也有名有姓,但賽事不怎麼好看,也十分奇怪。

延伸閱讀:

【迷思合集】不練搏擊但有搏擊能力? 開宗立派又所為何事?

【黐手合集】如何控制距離為重要任務 作兵器訓練亦有可能?

▍單一專項技術難以應對所有情況

另一方面,當專項選手轉到其他搏擊比賽時,無可避免地會面對到以往技術未能應對的情況。很多時候,選手必須研習其他武術技術,以補足自身武術的不足,或是協助發揮自身技術的優勢。在這個情況下,其實已經很難單純地說某某武術表現得怎樣,更多的是某某選手如何發揮自身的不同技術。

在鼓勵專項選手進行「異種格鬥」的同時,卻又希望拳手能夠「保有本門招法特色」,其實這是一個「理想化」(過時)的想法。背後一定程度假設「單一門派招式能夠應付所有情況」,但在現實世界卻發現單靠單一武術的技術,其實很難應付大份情況。

另外,不同賽制都會影響技術發揮效果,繼而發展出特定的「有效」專門技術/打法。就如現時的踢拳比賽,大多拳手技術基本上一致,已經很少拳手會使出所謂的「門派式」。即使在規例相對較少的MMA比賽中,亦很少見到單一門派的技術招式,更多的是不同招式的混合使用,或是漸成一個打法類型,而不是單一武術流派技術。

在武術修為的角度出發,兼容不同武術的長處再互相補足才是理想的做法。但從武術承傳的角度而言,則應該不斷鑽研發掘門派技術的不同可能,改良技術而又不失門派方法論,切忌墨守成規地認為「現有技術已是最好」。

失敗並不可怕,因我們從中得到寶貴的經驗,令自己變得更強。始終武術從來都不是個人的事,招有跟別人交流才能驗證武術技術的效用。正如《一代宗師》的對白:「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有關如何推動專項搏擊運動員投入MMA的問題,則留待另一篇文章再作討論。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