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談STEAM發展 將加強國際聯繫 培育創科人才

撰文:郭曉晴
出版:更新:

STEAM教育近年備受學界關注,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今(27日)在專欄撰文,談及早前聯同多位教育界人士到上海交流,探討數學和科學教育發展。他表示,教育局將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和國家專業機構的聯繫,讓教師以更宏觀的角度了解國際發展趨勢。他又指,STEAM教育不能單靠教育局和學校推動,需要多方支持。

施俊輝在6月中與課程發展議會主席潘偉賢教授,聯同40位學者專家、校長、教師等前往上海進行交流,了解當地在數學和科學教育的發展,以及國家推動創科教育的經驗。交流團到訪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與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以及上海兩所中小學的專家交流。

他指出,內地中小學課程着重發展核心素養,強調綜合性和關聯性,並且緊貼創科和數字教育的發展,與香港中小學STEAM課程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教育局將近年將STEAM教育融入課程,包括去年公布的小學科學科框架、小學及初中加入人工智能和編程的學習單元,以及在小學數學科開展數學建模先導計劃等。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和交流團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中心的座談會。(教育局圖片)

施俊輝提到,內地專家與交流團代表均認為STEAM教育普及化和精英化是相輔相成,提升整體學生能力的同時,亦要加強發展拔尖。他認為香港在中小學階段推動STEAM和創科教育已取得不錯的成效,政府去年向資優教育基金額外注資六億元,加強與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協作,安排學生參加培訓和比賽,並推動學校建立校本學生人才庫。

另一方面,施俊輝亦表示認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主任張民選教授在座談會中提出創科教育「可遷移、跨學科、需過程」的理念,他指出新時代的數理科技教育要透過協同效應,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跨範疇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施俊輝表示,教育局將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和國家專業機構的聯繫,並探討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合作,讓教師從更宏觀的角度了解數理科技教育的國際發展趨勢。他又指,教育局聯同香港浸會大學開發的STEAM學習單元「創新科技」在第四十九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的「教學法及教材範疇」獲得銀獎,可見香港的STEAM教育具自身優勢。

他指出,STEAM教育不能單靠教育局和學校推動,亦需要專上院校、專業團體、創科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教育局將持續以「普及化、趣味化、多元化」方式推展STEAM教育,營造鼓勵探究和創新的學與教氛圍,培養創新思維,培育更多創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