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廚貼士|第一步先洗乾貨加工食品?學識食材處理順序避交叉污染
![入廚貼士|第一步先洗乾貨加工食品?學識食材處理順序避交叉污染 入廚貼士|第一步先洗乾貨加工食品?學識食材處理順序避交叉污染](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3021234/org/5fc7ea308cfc45ee1af0856a9df08768.jpg/C2cTO5kpW718vCyV9WWWRqnHmMjc3ffIPyjfdT8o33U?v=w1920r16_9)
撰文: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出版:更新:
食材處理順序,是廚師的必考題,在許多專業美食影集中,我們可以發現標準廚房中會備有不同顏色的砧板及刀具,將生、熟食分開外來,也可詳細區分不同類食材的處理流程,避免食材的病原菌導致交叉感染,造成食物中毒。
▼家庭廚房食材處理順序(點選下圖看清!👇👇👇)
![家庭廚房食材處理順序(01製圖) 家庭廚房食材處理順序(01製圖)](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01205/411946356253396992021759.jpeg/zhrnLTzTBGeskRLD7T9HtTllUdYvzcmpw6yZXsOsmV4?v=w1920)
![家庭廚房食材處理順序(01製圖) 家庭廚房食材處理順序(01製圖)](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01205/411946358245822464370629.jpeg/UdzirVV2DKoa92Eh2pA-FjK90YXySaC86saQsOrGkLA?v=w1920)
+3
食材分種類,依據順序處理更能保障食安
一般家庭中的廚房,並沒有這麼大的空間將每種食材分割槽處理,為了避免交叉污染,在同一個作業區處理不同食材時,應採分割槽、分時或分段原則。洗滌順序依次為乾貨、加工類食品、接續是蔬果類、最後才是畜肉(牛、羊、豬)、禽肉(雞、鴨等)以及內臟、蛋與魚貝類。每清洗一種食材,都應該將水槽漏水並徹底清潔乾淨後,更換新水再洗滌下一種食材。最後,洗切完的食材,要分類放在盛物盤或容器內備用,並加以覆蓋。
這樣的步驟是為了避免各自食材交叉污染問題,例如蔬果上殘留的農藥會流到豆乾上(加工類食品),而生肉上的病原菌附着到生食水果上,或者是生菜伴隨着魚貝類的腸炎弧菌一同上桌,這些都可能造成食物中毒。台灣今年一宗嚴重感染案例就是家長在處理生鮮肉品後,未確實洗淨雙手就沖奶粉,導致新生兒感染沙門氏菌而引發敗血症。細菌感染造成的食物中毒不容忽視,尤其是家中有孕婦、孩童及長者的情況下,更要注意食材的處理順序。
一頓美味的佳餚,大家希望吃得健康又盡興,千萬別因食材處理順序的疏忽,而導致後續不適症狀,熟記這個並非廚師專屬的概念,一輩子可以受用不盡!
相關文章:【入廚貼士】急凍蝦烹調5大貼士 爽滑鮮甜口感味道媲美鮮蝦!👇👇👇
+20
相關文章:入廚貼士|雞肉牛肉豬肉如何挑選儲存?營養師教你肉類處理全攻略
+8
入廚貼士|10分鐘解凍快速切菜免睇火煎雞翼 日本主婦下廚5秘技醋用途|解膩除腥5好處3類食物忌加醋 留營養助吸收最佳下醋時機煲魚湯貼士|大廚教煲魚湯6招 錯1步不奶白!去腥提鮮只需1樣材料【日本生吐司】SAKImoto bakery嵜本尖沙嘴插旗 5款必試手工果醬食油冷知識|橄欖油助保護心血管?4大油脂選對烹調油令你更健康入廚貼士|雞肉牛肉豬肉如何挑選儲存?營養師教你肉類處理全攻略切南瓜貼士|3分鐘輕鬆切南瓜!儲存南瓜3方法凹凸紋明顯會較甜?
【本文獲「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授權轉載,原文:食材處理順序為什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