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營養學】菇與豆腐以外 走肉餐單如何可以食出健康?

撰文:01撐場
出版:更新:

植物食材有蛋白質,但實際生活上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就能足夠吸收;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想透過植物來吸收足夠蛋白質就這麼難呢?我們首先要理解什麼是蛋白質密度,亦即是每一進食份量含多少蛋白質。
撰文:藉著GreenTaste說愛您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作者提供圖片)

就以坊間最普遍的素漢堡——大啡菇漢堡為例,它們以大啡菇代替肉扒,加入醬汁和蔬菜製成一個外型好像漢堡;表面上,這類漢堡的份量與肉漢堡無異,但因為菇類蛋白質含量低,一塊4安士真肉漢堡可提供20克蛋白質,如要提供相同含量蛋白質,便需要約20塊大啡菇才行。(一塊約50克重的新鮮大啡菇只有約1克蛋白質)

問題來了,看看圖中的大啡菇漢堡夾了5塊大啡菇才得到5克蛋白質,試問有多少人可以一餐吃20塊大啡菇所製成的漢堡呢?

除了漢堡,坊間許多所謂素食都不外乎「以菇代肉」或「以豆腐代肉」;因此,傳統素食無論做得怎好味、精美,給人的印象都是「雜菇豆腐無限輪迴」;而可能因為菇類價錢平、儲存烹調都較容易,加上有一種與肉類相似的鮮味和口感,所以菇類極常出現在素食,特別在西式素食更為常見;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所以坊間大部份素食都給人「唔夠飽」的感覺!

總括來講,現時坊間普遍的素食絕大部份都只是「走肉」膳食,完全沒有考慮怎樣填補失去的蛋白質;或者,這根本不是食肆會考慮的事情!當然,一個平時大魚大肉的人偶爾吃這類素食當然是健康之選啦!

(視覺中國)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相信這個與過去的素食歷史進程有關。

以香港為例,印象最早的素食文化都幾乎是源於宗教的推動,以「不殺牲」為大前題的素食;所以當時幾乎所有素食店都是俗稱「齋舖」的食店;後來以動保或健康為主因的素食運動興起,開始在一些商業區或遊客區出現一些西式素食店;但不論是哪一類素食店,菜式都好像以「素食者食得」為大前題;「走」了素食者「不能吃」的東西,便是素食了!

表面上,這些走了肉只剩菜的菜式,表面上都十分健康;但為什麼我說只是「表面上」呢?

因為對於一個經常大魚大肉的人來講,只吃蔬菜當然是十分健康,好多肉食朋友久不久吃素的原因都是「清腸胃」;但是,如果閣下是素食者,就不可能餐餐都「清腸胃」了!

所以,要素食吃得真正健康,首先就是要脫離一個肉食者看待素食的思維!

一般來說,正常成年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公式為「每公斤體重×1公克蛋白質」;換句話說,如果閣下體重是50kg,那麼每日最基本便要吸收50g蛋白質;假如一日3餐,早餐吸收10g蛋白質,午餐和晚餐便要每餐吸收約20g蛋白質了!

其實如果是一般人,每餐吸收20g很容易達標,因為100g肉(牛、豬、羊)已經有接近20g蛋白質;所以就算餐廳設計餐單時不考慮營養,都不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的問題,因為很多菜式中肉類份量本身都是約定俗成了。

加上要配合社會運作需要,現代人都奉行「一日三餐」這種「不自然」的飲食方式,我們每一餐需要的營養密度便要更高。舉例來說,一公斤未煮熟西蘭花也有28克蛋白質,不過應該沒多少人可以一餐吃一公斤西蘭花,就算吃到,也不能再吃其他食物了!

(視覺中國)

這個年代,除了一些飢荒國家,大部份人都不需擔心蛋白質不足;在先進富裕的城市,問題反而是蛋白質過剩;而我們身處的香港,是全球人均肉食消耗最高的城市,蛋白質過剩就更明顯了。

筆者成為素食者後,就會開始擔心怎樣吸收足夠蛋白質;所以許多素食組織、團體或群組都會製作一些「植物都有蛋白質」的組圖,告訴素食者不用擔心;幾年前自己剛成為素食者的時候,看到這類圖片都會覺得很安心,很踏實。

直至3年前接了一個項目,要製作一本營養均衡的素食食譜,裡面每道菜式都要符合營養師訂下的要求;由於每份食譜都要計算營養成份,才發現在現實生活中透過植物吸收足夠蛋白質原來沒想像中容易;令我驚覺那些「植物都有蛋白質」的組圖彷彿只是「信者得救」的安慰劑。

(視覺中國)

當然,有些植物性食物本身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例如亞洲人熟識的豆腐。每100g就有將近8-9g蛋白質,但是一餐裡面吃200g豆腐卻不是人人做到,更何況是每餐呢!再者,豆腐在餐飲中業是屬於較難處理的食材,既不容易調味,又不容易儲存;不過幸好豆腐在亞洲都非常普及和流行,出外用餐都不難吃到,但菜式變化卻不多,對主流大眾來說甚至有點乏味。

另一種高蛋白質的植物性食材就是豆類,但是大家有沒有留意,外出進餐一般較難吃到豆類;除了是處理工序繁複外,飲食文化和口味亦影響了豆類食材的普及性。當然,如果常常在家煮食或自己帶餐盒,豆類都不失為一個天然的高蛋白質食材。

相反,肉類食材主導了人類食物系統的蛋白質供應多年,整個食物系統發展上都給予肉類蛋白質有較高優勢;這些優勢包括儲存設備、烹調技術、物流系統、食物生產流程和分銷系統等等;這就是經濟學上著名的「路徑倚賴」(Path Dependence)現象了。另外,現代城市化的生活模式亦講求方便和效率;一個用豆製成的漢堡扒可能都可以達到肉扒的蛋白質份量;但製作時間、複雜程度和儲存上的效率便不及用100g肉提供20g蛋白質了!同樣地,用豆腐、香草、薑黃粉煮成的炒蛋當然亦遠不及用雞蛋那麼方便和省時啦!

因此,要透過改變飲食,解決現時消耗大量肉類而衍生的環境問題、糧食危機,首先便要找到可以兼容(Compatible)現存食物系統的高蛋白質食材;整個食物系統便不需重新配置、重新訓練烹調人才;同時,這類新食材還要兼容舊有的食譜、飲食文化和習慣;更重要的就是主流消費者的口味。

只有這樣,食物系統中的蛋白質分配才能有效率地被重新配置;只要有更多的肉類蛋白質被植物蛋白質取代,就能更有效地解決現在因為肉食而導致環境和資源問題。

未來漢堡 Beyond Burger(HK01)

因此,近年來世界出現了許多「植物肉」、「植物蛋」和「植物奶」公司,以食物科技研發出一些更低碳、耗用更少資源、不用剝削動物的「新」蛋白質產品;這些產品的營養,甚至比它模仿的食材(肉類本身)或產品更優越。

例如在美國,只推出一年半左右便賣了1,100萬塊的未來漢堡(Beyond Burger),其蛋白質便和牛肉相若,但卻沒有膽固醇、抗生素和激素,而鐵質甚至比真牛肉高出一倍。另外剛推出的亞洲風味「新‧豬肉」(Omnipork),除了可廣泛應用於我們熟悉的亞洲菜式,如煎肉餅蒸肉餅餃子點心、餡料和炒肉碎外,更提供人體所需的優質氨基酸。更重要是它不含膽固醇、抗生素、激素、殘忍;而與真正豬肉相比,其飽和脂肪遠低71%,熱量低62%,卻能同時提供更多膳食纖維(甚至比一個橙的纖維更多)、233%鈣質和53%鐵質。

更重要的是這類產品幾乎完全兼容我們的食物系統,因此可以很快便普及起來,在不同的餐廳和超市相繼出現,進入食物供應鏈中,令更多人更容易吃到或買到。

所以,這類以食物科技研發出來的新食物,並不再是成為素食者的過渡性產品;因為選擇在飲食中增加植物蛋白質比例,並不代表將來要成為素食者;而是一種人人都應該參與的低碳、健康和可持續的飲食方式。

*營養資料提供:營養師劉子欣

【編按:文章題目由編輯所擬,原題為「虛幻的植物蛋白質」。】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