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行運秘笈】年初一忌吃粥食鹹湯圓? 農曆新年禁忌仲有乜?

撰文:尹嘉蔚
出版:更新:

中國人過新年,傳統上民間有不少習俗忌諱,代代相傳。雖則繁文辱節,「阿媽教落」都會遵守做妥,飲食宜忌上多討意頭取寓意,祈求新年事事稱心如意。
包羅各處民間飲食宜忌,你認識又跟着做的有多少?

春節諸多習俗與禁忌,反映了中國傳統社會對家庭和農業的重視,形成了民族獨特的過節風俗,從年廿三開始,至正月十五;從「送灶、開炸、撈起、辭年、新歲、開年、赤口、迎灶、送窮、人日、子婿如意至元宵」。時日變遷,我們對春節的禮儀、禁忌及習俗也差不多忘記,現在「光復」一下。

年廿三:
新年習俗由農曆年廿三說起,相傳掌管廚房與飲食的灶君,每到歲末會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每家每戶的人間善惡,古時民間在農曆年廿三會「送灶」,但沒有特別儀式。

年廿四,謝灶,湯圓及麥芽糖必備,用來封住灶君的嘴,免祂向玉帝告狀。另外,會「開炸」,油炸各類油器堆等食物。(資料圖片)

年廿四:
有謝灶的禮儀,供品包括生果、燒肉及齋菜,湯圓及麥芽糖是必備。據說這些甜品用來封住灶君的嘴,免祂到天庭向玉帝亂告狀。另外,民間會「開炸」,油炸各類油器,如油角、芋蝦、煎堆等。

年廿五蒸出各式鹹甜糕點,待灶君暫離之際,因不宜開火,用來充飢。(資料圖片)

年廿五:
蒸各式鹹甜糕點。由於灶君回到天庭期間,民間不宜入廚開火,這些油器及糕點成為暫作充飢的食物。而且油器炸好後呈金黃色,有吃黃金的意思,每家每戶炸油器時需一大鍋油,亦有「撈油水」的寓意,期望人人在新一年「撈起」,撈得風生水起。

臘月三十,即年三十晚,俗稱歲除、除夕、過年。意即舊歲至此晚而除,明日將換新歲,燈火不滅將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預示來年萬事如意。習俗上,大家忙於各種應節年貨辭舊迎新,家家充滿了喜慶氣氛。在除夕夜守歲,闔家團圓平安對華人來說已紮根心底,非常重要。

按圖了解除夕十大宜忌:

年三十下午,會備牲禮祀神祭祖,稱為「辭年」。除夕夜則全家齊聚吃團圓飯,而且吃得愈晚愈好。(VCG)
+5

按圖了解年初一的十大宜忌:

年初一的飲食宜忌有甚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