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黃色豆乾是染出來? 醫生建議烹煮2步驟減肝癌肺炎風險
紅燒豆乾、滷味拼盤、客家小炒等,均可看到豆乾,台灣毒物科醫師點出豆乾具有外皮染色、防腐劑殘留等2大風險,建議民眾盡量在家中料理豆製品,烹煮前至少泡水30、40分鐘,用滾水烹煮至少10分鐘,以確保食用安全。
使用毒染料染豆乾 醫示:長期食用有致癌危機
主原料為黃豆的豆乾,原色應是偏白色,但是市售豆乾卻多呈現黃色、棕褐色,台灣食藥署表示,為了讓豆乾色澤好看,台灣業者可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告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定,選擇製造豆乾時允許使用符合規範的著色劑,例如,焦糖色素、食用黃色4號或食用黃色5號。
相關文章:食物安全|發霉切掉可吃跌落地5秒內撿食冇問題?專家解4食安迷思👇👇👇
為了降低成本,曾有不肖業者違法使用皂黃、二甲基黃或二乙基黃等工業染料為豆乾進行染色,而這些染料屬於第4類毒性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有極大的危害,禁止添加於食品中。
「豆乾(豆干)外皮染色為食安一大隱憂」台灣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原本黃色豆乾的「黃」是滷煮後自然產生,不肖業者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選用工業用色素「皂黃」、致癌物「二甲基黃」。從外觀來看,「皂黃」與合法的食用色素黃色四號、黃色五號,外觀差異不大,讓消費者難以辨別,然而長期食用會傷害肝細胞,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
相關文章:豆腐食譜|雙鮮芙蓉毛豆仁增免疫力減新冠後遺症 謹記1步豆鬆軟👇👇👇
吃豆乾多配水 有助身體代謝有毒物
「二甲基黃」已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2B致癌物,這也是2014年引起全台譁然的「毒豆乾事件」的主角,台灣豆乾製品被香港驗出「二甲基黃」,台灣食藥署、各縣市衛生局擴大稽查,竟驗出多家業者違規添加此致癌物。顏宗海表示,「二甲基黃」被國際禁止使用作為食物染劑,台灣法規也是不得檢出。動物實驗發現,長期攝取會增加肝癌、肺炎等風險。
為此,台灣各縣市衛生局將非法著色劑視為稽查重點之一,台灣食藥署也訂定多種檢驗方法來識別這些有害物質,包含「食品中二甲基黃及二乙基黃之鑑別方法(TFDAA0028.00)」、「食品中著色劑之檢驗方法-多重分析方法(TFDAA0065.01)」及「食品中著色劑之檢驗方法-多重分析方法(二)(TFDAA0070.03)」等。再者,豆乾成分為蛋白質和水,但台灣潮濕高溫,製作時必須添加具有殺菌、漂白功能的「過氧化氫」,或具有防腐功能的「苯甲酸鹽」也是各級衛生單位常規檢驗。
相關文章:食物安全|熱食可否放雪櫃?食物又熱又凍易生菌 營養師1招減風險👇👇👇
過氧化氫屬合法添加物,但依規定最終產品不能有殘留,顏宗海表示,如果長期攝取「過氧化氫」,將引起頭痛、嘔吐和腸胃不適等症狀。
顏宗海指出,多喝水可將水溶性的過氧化氫、苯甲酸鹽和皂黃等水溶性毒物代謝排出體外,建議民眾在食用豆乾等加工食品後,多多補充水分。
台灣食藥署提醒,消費者選購豆乾製品時,應注意包裝完整性及是否有明確標示。購買散裝食品,應檢查外觀及氣味是否異常,同時注意販賣場所的衛生環境及業者個人衛生,才能確保購買的食品安全無虞。
延伸閱讀: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