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鯨魚|政府反應慢累死布氏鯨? 謝展寰須回應的4個疑問
香港水域罕有出現布氏鯨,吸引大批市民出海觀鯨。今日(31日)卻證實鯨魚已死亡。有專家議員均認為今次的悲劇,因政府反應遲緩所致。但政府內部不認同反應慢的批評,強調警方、海事處、漁農自然護理署做了很多工作。
誠然,警方和海事處不斷巡邏,但他們只是協助,漁護署才是「主力」,作為漁護署直屬決策局的環境及生態局及局長謝展寰,不是責無旁貸嗎?究竟政府在發現鯨踪後有否研究協助牠離開本港水域的方案?否決設禁船區後,有否研究其他保護方案?放眼未來又會如何處理同類事件?還望作為問責官員的謝展寰能公開交代。
《香港01》獲船家提供相片及影片,顯示一條鯨魚疑似側身翻肚,漂浮在海上不動,懷疑其身體出現問題。警方後來證實,今(31日)晨10時46分接報在西貢牛尾洲南面發現一條鯨屍。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批評,政府介入太慢太遲,發現鯨蹤後的第二星期才派水警驅趕或勸走圍觀船隻,後期才討論是否應設禁區或減速區,亦無成立專家小組討論如何救助,認為今次事件值得政府檢討:「再發現同類事件如果都係咁慢,只能眼白白咁(睇住佢死)……一係就等佢自己走得返出去。」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也指政府的角色應是「看門人(Gatekeeper)」,需要及早介入市民觀鯨的情況,有責任加強巡邏,禁止市民出海觀鯨,「唔能夠企得太後」。
要追究政府是否反應緩慢,先回顧一下鯨魚由出現在本港水域至死亡的時序,期間政府又做了甚麼?
布氏鯨出現本港的消息在7月13日傳出,隨即有不少市民出海觀鯨,水警及海事處翌日也派人出海巡邏。至7月15日,漁護署巡視糧船灣海一帶,未有發現鯨魚。當時有保育專家一度估計鯨魚或已離開香港水域。
▼7月23日 西貢鯨魚再「浦頭」覓食▼
不過,鯨魚「消失」大約一周後,7月21日至23日期間,有出海市民在西貢海域發現鯨魚再出現。
7月25日,有市民發現網上平台小紅書流傳西貢鯨魚被多艘船圍觀片段。
同日,海洋公園表示有市民提供照片顯示鯨魚背部有螺旋槳造成的傷痕,安全狀況令人擔憂。有保育人士呼籲在鯨魚出沒之處劃定禁船區,或至少應限制船隻速度。
而《香港01》在發現鯨魚受傷後,先後向環境及生態局和漁護署查詢,將會如何保護鯨魚,確保牠的安全。
發現鯨魚受傷後 政務司司長下令加強巡邏
及至當時作為署理特首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翌日(26日)傍晚在社交網站發文,指已要求警方、漁護署和海事處加強宣傳等工作,包括派出水警船在附近海域巡邏,一旦發現有觀光船靠近鯨魚出沒一帶,會勸喻他們離開,及在西貢碼頭等地勸喻市民及載客船隻負責人不要出海「追鯨」。至於如何協助鯨魚方面,漁護署會繼續徵詢專家意見。
之後,漁農自然護理署於晚上七時半,首次透過政府新聞處發稿強烈勸喻市民不要追蹤鯨魚,指署方已在鯨魚出沒的海域派員加強巡邏,並在西貢碼頭等地方作出不要出海觀鯨的勸喻,及提醒市民在水上發現鯨魚出沒時,必須保持距離,並減慢船速。發言人稱,所有鯨豚動物均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違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一年及罰款十萬元。
翌日(27日)漁護署再發稿稱,知悉有意見提出訂立禁船區以保護鯨魚,但由於鯨魚出沒的地點及時間並不固定,範圍廣闊,需要特別管理的水域亦須按實際情況隨時改變,在不影響其他海上使用人士的情況下「執行上並不可行」。
政府否認反應緩慢
換言之,政府的「護鯨」行動升級,是在發現鯨魚受傷之後。政府內部不認同專家和議員反應緩慢的批評,強調多個部門已做了很多工作。
作為決策局的環境及生態局,在陳國基表態後,分別在官方Facebook和 IG轉貼漁護署新聞稿。今日鯨魚死亡的消息傳出後,亦暫時未見該局有任何回應。不過,政府內部指,環境及生態局和漁護署正努力處理事件中。
4大疑問待謝展寰回應
本來,「護鯨行動」上升至政府最高層下指令,反映了政府的關注,但問責制下,決策局各有權責,可否請主事的環境及生態局公開交代以下的疑問:
1.7月13日已發現鯨魚踪影後,政府內部有否商討協助牠離港的方案?
2.當發現鯨魚受傷,否決設定禁船區後,有否研究其他保護方案?
3.作為決策局的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為何一直未有公開回應事件?
4.政府會否檢討今次事件處理方式,以防日後再有同類悲劇發生?
布氏鯨的死,已無法逆轉。希望政府能否從今次事件汲取「血的教訓」,儘管居於深水的布氏鯨現身香港雖然罕見,但根據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統計,在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監察年度期間,研究員辨認出106隻個別海豚,總共觀察到牠們出現370次,其中75%是出現在大嶼山西面水域。
至於鯨魚,近年不時有鯨魚游入香港水域,例如2022年4月有「瀕危」鯨鯊在果洲群島出沒,同年2月交椅洲有虎鯨蹤影,2020年更是有近百條偽虎鯨現身維多利亞港。若政府不採納專家和議員的建議,制定預案,以防日後再有類似事件發生,隨時日後又再眼睜睜看著又一條生命逝去。
此外,曾經一窩蜂湧出海觀鯨的市民,又是否應該反思他們這種打卡湊熱鬧的行為,也為感敏的鯨魚帶來致命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