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八周年|李慧琼:求變求新 掀開香港歷史新一頁
撰文:李慧琼(全國人大常委、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隨着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和香港國安條例通過生效,香港進一步築牢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告別了動盪不安的局面,徹底終結了維護國家安全不設防的歷史。
需要看到,完成維護國安立法是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的新起點。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夏寶龍主任日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視頻致辭,歸納出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的「五個需要」,點明「香港由治及興本質上就是一條創新變化之路」。同時提醒香港需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挑戰、展現新擔當;並積極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夏主任的說法,既指明了香港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路徑,也反映中央對香港的期望和要求。「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重要關鍵詞,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在黑龍江考察調研首度提出,而「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更被列為國家《政府工作報告》的首要任務。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這方面,香港擁有多項優勢,包括享有法治和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世界級的基建設施、穩健的金融體系,以及備受肯定的科研能力,這些都是推動創新科技的重要基礎。可見,香港完全有能力對接國家戰略,服務國家所需。
為此,筆者早前在立法會提出質詢,促請政府交代如何因地制宜,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全方位加緊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我特別關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創科資源跨境流動。
國家「十四五」規劃奠定了發展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目標,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正是大灣區的創科焦點,由香港與深圳共同打造「一區兩園」。去年8月,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為深圳園區定下發展定位。至於香港園區,今年預算案提到特區政府稍後公佈香港園區的發展規劃。此外,特區政府已成立由行政長官牽頭的河套香港園區督導委員會。可見,兩地政府都積極推進深港園區的協同發展。
然而,深港兩地的創新資源,包括生物樣本跨境、創新藥物審批及臨床試驗、資金跨境、數據跨境以及人才便利等多項政策,存在不少現實問題,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協調解決,以突破制度瓶頸,打通經脈,令跨境創科合作事半功倍,以更有力地推動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促進國家科研進一步發展。
針對該等政策,我們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關於爭取更多中央政策加快河套發展的建議」,希望中央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推動河套地區發展。例如在生物樣本跨境,我們建議批准內地的科研及臨床試驗採集的生物樣本及相關數據,可進入河套香港園區,在做好風險管控的情況下,供合資格的香港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香港園區內使用。又例如在數據跨境上,我們建議可以探索研究允許行業間的重要數據,通過如「點對點」輸送設施、特定的儲存平台,及多重網絡保安培訓等方式,跨境至香港園區內使用,在香港園區實現來自內地、香港,以至其他地區的數據交匯,以助力香港成為國家重要的國際數據港等。
誠如夏寶龍主任所言,香港的傳統優勢不是一成不變的,『金字招牌』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要由治及興,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就要圍繞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因地制宜,求變求新,在新的起點掀開香港歷史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