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路人馬11企爭虛幣平台牌照 擁3優勢料跑出 業界籲開放呢類客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本港虛擬資產平台發牌過渡期落幕已近1月,可惜「雷聲大,雨點小」,國際前列平台全不入圍,最終只有「2+11」的平台獲「亮綠燈」,即2間持VASP牌「正規軍」,另有11間新納「被當作獲發牌」,待證監現場審查再決定發牌與否。

候選平台中不乏港交所(0388)高管落場創業,也有平台曾獲李澤楷投資,可分為4路「人馬」搶攻牌照。事實上,當中可查到實時交投的平台只3間,且交投微弱,難言「有往績」。有已持牌平台話事人就透露,發牌其實有三大「隱藏要求」。

僅3間可查實時交投  港持牌平台交投相對薄弱

「2+11」的平台獲「亮綠燈」,場面尚算熱鬧,實力又如何?通過主流評級平台CoinMarketCap,可檢索到實時數據的,其實只有持牌平台Hashkey,候選平台Bullish與Crypto.com三間。

先看兩間已持VASP牌的「正規軍」,以撰文時最近24小時數據計,Hashkey Exchange交易量為3.9億元,提供幣種23種,排名第59。同宗同源的Hashkey Global交易量就顯著增加,有11.2億元,排名第27。不過依監管要求,Hashkey Global業務不得在港宣傳。

本地持牌平台OSL(0863)執行董事刁家駿表示,目前競爭激烈不便透露實時交投。(資料圖片)

另一間持牌的OSL未有披露數據,公司回應指,競爭激烈不便透露交投。且幣種受監管限制有限,「但投資者興趣及交投量最大的,都是頭2至3種的幣種」。翻查財報,OSL(前稱BC科技,0863)已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去年虧損收窄55%至2.6億元,公司執行董事刁家駿表示,集團資金充裕,亦發新股集資,股東生態圈強大,虧損反映了公司尚在投資階段,未來考慮部署其他地區的牌照,也有可能收購併購其他地區業務。

相較之下,「死線」前撤回申請的Bybit與OKX兩間,其實在榜單上輪流坐陣第3名,上文同時段,Bybit的24小時交易量高達285.7億元,提供幣種643種;而OKX就有117.9億元,提供328種幣種,港持牌機構暫時交投相對薄弱,相當於Bybit的交易量不足2%。

發牌「跑馬仔」 業界列跑出要求

另一邊廂,再悉數「被當作獲發牌」的11間機構,其實「各自背後有神仙」,既有富途等傳統金融機構旗下,也不乏港交所前高管落場,更有平台曾獲李嘉誠之子李澤楷投資。不過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日前就稱,將現場審查候選平台,不符合要求會被糾正,甚至退場,年底前或才有定論,這就意味著11間候選人尚未至慶功時,各路人馬仍需苦爭。

持牌平台Hashkey首席運營官官翁曉奇透露,證監會今次「放行」,更傾向於在本地有經營基礎、有持牌經驗、無敏感地區「包袱」的平台,其實傳統金融機構也具此特性,可考慮加快審批1、4、9號牌照的升級申請,令傳統金融機構入場擴充虛擬資產賽道。

此外他直言,當下需思慮的,並非發多少張牌,而是市場氛圍是否火熱,足以容納更多牌照。以港交所﹙0388﹚為例,其由期交所等合併而來,只1家交易所即可完成股市交投,而虛擬資產行業假如維持現狀,則即便11家交易所全獲牌,「也都會活不下去,都會有意見」,稱相信監管機構未來發放正式牌照時,也會考慮其中。

香港數碼資產學會創辦人區偉志表示,從保障投資者角度出發,從嚴監管起步可「保護香港的reputation(聲譽)」。(資料圖片)

專家倡參考投資移民身份標準拓客源

追本溯源,「虛擬」聽來即虛無,不乏有質疑,引入虛擬資產平台,只是國際金融中心需要一張「科技賭枱」?且一眾大平台集體「壓線」撤回申請,廣為傳聞是監管機構禁止公司收內地客,類比之下,港股作為成熟市場,尚需北水與外資加持,還一度疲弱,本地資金到底可支撐虛擬資產行業走多遠?

香港數碼資產學會創辦人區偉志表示,虛擬資產可開發的產品空間其實巨大,未必只局限於比特幣,以及大型幣種的ETF。而交易群體的局限,可參照新投資移民計劃的身份要求,即考慮開拓,雖是中國籍,但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身分的人士的市場。

不過他強調,虛擬資產的監管在全球都處起步階段,所有地區的監管機構都在「摸索」,哪一種程度開放最合理,當下難有定論。如Web3.0在中東發展限制較少,但中東難稱為金融中心,而本港既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監管也應對標紐約及倫敦等地,從保障投資者角度出發,從嚴起步方可維護身價,「保護香港的reputation(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