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走塑】自備餐具冀食店作出改變 港女生:我們有選擇的權利

撰文:吳志茵
出版:更新:

資訊科技發達,只要滑一滑手機,除可即時得知地球另一端所發生的事情,亦把恍似離身遙遠的事情帶到眼前。太平洋垃圾灣滿布塑膠垃圾的情景、無人島上海鳥殘骸中發現的微塑膠、或海龜被膠飲管插鼻致流血的影像,觸目驚心的畫面帶來視覺衝擊,令人意識到塑膠垃圾正嚴重危害雀鳥及海洋生物。
然而,放下手機,回到日常生活中,隨手拈來已有十種八種塑膠用品。因一時之便,塑膠已成為日常,大部分人依然繼續各自的方便人生。不過,也有一些人選擇正視問題,以另一種生活方式,減少對塑膠產品的依賴。他們自備餐具及杯、自發淨灘及推廣減塑生活、於餐廳推行使用不鏽鋼飲管,他們憑藉個人的力量,身體力行,逐步擺脫「膠」質生活,從日常中開始實行減塑。
攝影:鍾偉德、潘思穎、李孫彤

Tracy半年前開始實行減塑生活,自備餐具、杯及不銹鋼飲管,從日常中減少使用即棄性產品。

膠袋、膠樽、手機殼、防水風褸,甚至磨砂膏內的微膠珠,環顧四周,塑膠製品已發展至形形色色,為城市人帶來便利,說我們正活於「塑膠時代」也不為過。

即使從個人生活逐步實踐減塑,自備購物袋及餐具,盡量避免外賣,減少使用即棄塑膠用品,但社會依然被塑膠物品包圍,情況已達至濫用地步。個人減塑的影響顯得微乎其微,不禁問:「這有用嗎?」

污染隨處可見 「沒法假裝看不見」

Tracy喜歡郊遊遠足,目睹郊野及沙灘滿布垃圾,破壞大自然,因此不時與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發淨灘及到山野執垃圾。

半年前,Tracy亦開始實行減塑生活,決定為地球盡一分力,她說:「一個人是難以持續,會懷疑自己一個可以帶來多大轉變,但慢慢地集合愈來愈多人,令其他人意識到原來有一群消費者有這種選擇,繼而逐漸讓商戶改變,否則只會一直如此。」

現在,Tracy已經習慣每天自備餐具、餐盒、杯、不鏽鋼飲管及環保麵包袋。「膠叉和外賣盒用一次便棄掉很浪費,飲管也一樣,其實自備也很方便。」比起自備餐具,Tracy覺得「走飲管」相對困難。到餐廳落單時向侍應表明不要飲管,有時會被投以奇怪目光,須同時展示自備飲管,對方才明白。不過也並非每次都成功,有時侍應會忘記,或一班人當中只有自己要走飲管時會較困難。Tracy外表文靜,聲線柔弱,既然難開口,一次半次用膠飲管也沒關係吧?她卻語帶堅定說:「當你親眼看見沙灘及山頭布滿垃圾,便知道不可再假裝看不見了。」

當Tracy遞上自備餐盒,店員也沒有半點猶豫,隨即把餐盒交給另一位負責準備食物的職員。
自備餐盒與平時買餐的速度沒有分別,店員亦樂於配合。

自備餐具測試:旺角M記輕鬆過關

採訪當天,記者相約Tracy到旺角一家麥當勞,試驗以自備餐盒方式購買堂食早餐。平日早上接近10時,店內的人流不多,在輪候落單時,她已經拿出自備杯及餐盒,準備點餐時交給店員。

當Tracy遞上自備餐盒,店員沒有半點猶豫的表現,而且還隨即把Tracy的餐盒交給另一位負責準備食物的職員。不消一分鐘,店員捧着已經盛載食物的餐盒出來,飲品亦已裝好在杯內。「原本想點熱朱古力,但我的杯身較高,放不進那部飲料機,所以點可樂好了。」自備餐盒與平時的速度沒有分別,可算十分順利,店員亦樂於配合。

Tracy到旺角一家麥當勞試驗以自備餐盒購買堂食早餐,過程十分順利。
自備餐具可以減少製造不必要的浪費(圖右)。

雖然Tracy已自備餐盒及杯,但餐廳提供了醬料及調味料,仍然難免產生垃圾。一份早餐,包含即棄餐具及包裝、膠杯、杯蓋及飲管,還有醬料及調味包裝,單單一份早餐已製造了一堆垃圾,一天下來餐廳所累積的垃圾可想而知會有多驚人。

本港有不少食肆堂食使用即棄餐具,當中包括膠杯、杯蓋及飲管等等。(資料圖片)

為環保生矛盾 惹來家人微言

Tracy與家人同住,自己實行減塑生活,家人則繼續使用膠袋,還經常買麵包及外賣,生活習慣難免產生矛盾。有次她替家人買外賣,因忘記自備杯而堅持回家拿再去買,結果耽誤了一點時間而引來微言,「環保是你的事,不要影響別人。」對此,Tracy仍然耿耿於懷,但亦明白個人行為及習慣很難一下子改變。「因為貪方便,我們已製造很多垃圾,人類需要承受後果之餘,同時亦連累其他動物。」

除了得不到身邊人理解,有時在不同場合更會遇上與自己堅守的原則相違背的情況。Tracy於屋苑會所工作,舉辦活動時常會使用餐具及禮物包裝等即棄用品,例如烹飪班會供應包裝盒及透明膠袋,讓住客帶走食物。Tracy說,有次公司建議住客自備盒,住客亦樂於配合,沒有意見,不過自此之後公司依舊採用即棄用品。「他們認為漂亮的即棄包裝盒較得體,但這樣會製造很多不必要的垃圾,其實住客是住在附近,漂亮的包裝可能只有短短幾分鐘路程,回到家中便會隨即棄掉。」

這種情況在身邊一直發生,只是很多時我們選擇了沉默,接受別人的安排。無論是用家或消費者,Tracy認為同樣有選擇的權利,從下而上推動作出改變。「其實住客也願意配合,接受能力比想像中高,有時由用家推動或會來得更有效。」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