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L

NIL
撰文:麥婉婷
出版:更新:

建築大師隈研吾木建築批量腐爛 網紅美術館要3億円維修費惹眾怒

撰文:外灘
出版:更新:

大師賴以成名的木製建築,正在批量腐爛。

70歲的「木之造夢師」隈研吾,正經歷尷尬時刻。這位全球享有盛譽的建築大師,在日本國內有超過200處作品,其中包括東京奧運會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今年即將舉行的大阪世博會,卡塔爾國家館等多個場館出自他的設計。

70歲的「木之造夢師」隈研吾(外灘提供)
東京奧運會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外灘提供)

在內地,也有許多隈研吾作品,比如《小時代》中的「玻璃房子」Z58,以及北京的三里屯SOHO。

而就在不久前,包括其生涯成名作馬頭廣重美術館在內的多個木製建築,都出現了腐爛情況,其中有些建築僅啟用6年就出現了發黴破損。後續動輒幾億日元的修復成本,讓當地居民叫苦不迭,

「我們的稅錢都被浪費了嗎?」

另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木質建築因為環保等原因近年來備受推崇,但防黴防腐至今仍是一大難題。除了隈研吾作品外,還有不少新式木建築遇到了同樣的麻煩。

網紅美術館需3億日圓修復

栃木縣珂川町的馬頭廣重美術館2000年建成後,一直是當地的旅遊流量擔當。它也是隈研吾的成名作之一,採用八溝杉等大量當地自然素材築造。

無數日本畫愛好者和建築攝影迷都願意從東京特地搭乘一小時新幹線來此,就為了打卡這座特別的美術館。

美術館今年本該迎來盛大的25周年紀念,當地政府卻愁壞了——從5年前開始,屋頂木條就出現了腐爛現象,到如今腐爛面積越來越大。許多木條折斷破損,不只無法近觀,甚至有了塌落危險。

為此,當地政府計劃籌集3億日元(折合約1500萬港元)對其進行徹底翻修,但這一天文數字卻激怒了珂川町的居民們。

「向我們這樣的鄉村小鎮很難籌集到3億日元,稅金被用在這種地方,真是浪費。」
「3億?這沒問題嗎?退一步講,一座建築才24年就壞成這樣,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吧?」
「5年前這裏就開始破敗,當地人都不去了,虧損很嚴重。」

隈研吾在1998年設計了這座馬頭廣重美術館,其主要館藏是19世紀著名畫家歌川廣重的浮世繪作品。

美術館最大的造型亮點,就是用八溝杉細條拼成的屋頂。隈研吾從歌川廣重「大橋安宅驟雨」畫中細而美的雨線得到這一設計靈感。

歌川廣重的作品「大橋安宅驟雨」(外灘提供)

為符合日本現行建築法規中「屋檐鋪蓋必須使用不可燃建材」的要求,馬頭廣重美術館的這些杉木條在組合前都用遠紅外線烤制過,並浸泡了防火藥劑。

至於防雨水措施,則是將木條外塗上防護漆,這個屋頂最早是漂亮的原木金黃色。但在風吹雨淋了20多年後,防護漆早已耗盡,木條腐爛成了必然。

馬頭廣重美術館在2000年獲得公共建築獎特別獎、日本建築學會作品評選獎等多個大獎,幫助隈研吾成了千禧年最火的日本建築師之一,有了「木匠」稱號。

這樣的「木製百頁窗」,也成了隈研吾的標誌性設計語言,被延用至今。

大師回應:換材料

很多客戶沒有意識到的是:這樣的木製建築需要在後期維護和管理上投入大量精力和金錢,可能雙方並沒有就此有過充分溝通。
建築師宇野友明

另一位建築師森山高至表示,隈研吾使用木材的方式本就不循常規,而是以設計考量為先。

「在建造前,考慮到甲方的預算,這些木材的防腐處理會收到很多限制,實用和設計上的追求一定會產生矛盾。」

同樣在栃木縣,隈研吾的另一個採用了大量木材的那須歷史探訪館,和馬頭廣重美術館同為2000年落成,屋頂上排列的原木也出現了發黴腐爛的現象。

「去年我們更換了入口上方的原木,因為如果掉下來可能造成危險,但其他的木頭還保留着,下大雨時會漏水,石頭地板上留下了污漬。」那須的工作人員透露。

有日本媒體就此事聯絡隈研吾本人,這位建築大師很認真地以書面形式做出了回應。他表示,在歐洲和美國,即便木材的使用會增加維護成本,但依然在大力推廣木製建築,因為木材更利於環保和經濟效益。

(馬頭廣重美術館開館)20年後,我們開始與當地政府共同討論如何應對木材腐爛的問題,然而做出維護更換計劃花了一些時間,有些木材已經變質,引起大家擔憂。
隈研吾

他表示,正在考慮換上雪松作為外部材料,「從促進林業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雪松木材是最合適的材料。」

隈研吾顯然不願意讓這座原本的突破性作品就此破敗下去,但之後能否有足夠資金順利修復,則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問題。

多處木建築出問題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馬頭廣重美術館的爛屋頂似乎只是導火索。來自日本各地的爆料越來越多,隈研吾的好幾處建築都出現了腐壞狀況,而且這些建築的年齡遠遠小於馬頭廣重美術館。

在新瀉縣長岡市,作為該市門面建築的長岡市政廳(Nagaoka City Hall Aore)2012年落成,從2019年就開始了長期維修計劃。

這是一個大型的綜合建築,包括5000人的體育館、公眾互動空間和市政廳等區域。隈研吾標誌性的牆面木條裝飾腐爛,屋頂鋼架鏽跡斑斑。

2015年落成的京王電鐵高尾山口站,立柱和牆面外的木材貼面發黴、腐爛情況嚴重。

2015年落成的京王電鐵高尾山口站(外灘提供)

還有群馬縣富岡市的市政廳大樓,2018年落成,當時建造花費40億日元。短短6年已經出現屋檐等多處黴變。

這些出問題的建築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各地政府主導的公共設施建築。

新瀉一家天然建材公司的總裁分析稱,當下日本政府正在倡導使用國產材料,尤其是各地的公共設施都要求使用本地生產的建築材料。

「除了高水平的設計外,這個限定條件也為隈研吾工作室帶來了大量客戶。」

千億新項目被喊停

其中,有一個頗有戲劇色彩的反轉案例,來自在日本網絡上充滿爭議的兵庫縣知事齋藤元彥。這位齋藤知事曾經因為職場霸凌、黑金醜聞遭遇過信任危機,不久前重新當選兵庫縣知事後還遭遇網民抵制。

兵庫縣知事齋藤元彥(外灘提供)

有意思的是,在2021年7月,當時新官上任的齋藤知事廢除了前任留下的一項「兵庫縣廳重建計劃」。該項目原計劃將縣政府大樓改為更抗震的高層建築,由隈研吾擔綱設計,工程造價700億日元。

但齋藤元彥計算後發現,如果算上後續成本,1000億日元都打不住,對縣內居民會是巨大負擔,所以及時喊停。直到不久前隈研吾建築大量腐壞的消息爆出,縣民們驚呼幸好有你,「齋藤知事的決策太正確了!」

現在更多人開始為東京奧運會主場館國立競技場擔憂,在建築剛亮相時,就有民眾抱怨其使用不方便,華而不實。這個巨大的國家門面如果發黴,那就真的麻煩了。

東京奧運會主場館國立競技場(外灘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遇到木質建築防黴防腐難題的,不只隈研吾一人。去年下半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明星建築蓋亞大樓也因為黴變引發討論。

這棟大樓由另一位日本建築名家伊東豐雄設計,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木構建築。蓋亞大樓2023年5月啟用,耗資1.25億新加坡元(折合約7.18億港元),僅一年多外牆就已斑駁發黴,引發師生對於健康的擔憂。

當下不少國家出於環保需求,接連興建木製建築。這些案例,是否會讓人們對於木製建築多一些思考呢?

同場加映:福岡綠色建築未來可長成森林? 綠樹覆蓋階級式設計完美融入自然(點擊放大瀏覽)▼▼▼

+11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