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30周年紀念作 無法自我「摧毀」的東野圭吾

撰文:紀伊
出版:更新:

《拉普拉斯的魔女》以東野圭吾挑戰之30周年作家生涯掛帥,封底也引用了其自述:「我想摧毀自己以前寫的小說。」書商還以推理、科學及人性作賣點,令人聯想到作品有可能是走經典作《嫌疑犯X之獻身》的路線。視乎小說類型,東野圭吾的作品有固定的方程式,因此追開其小說的讀者,自然會有某種期待,但由於作者聲稱「想摧毀自己以前寫的小說」,讀者便容易對作品有更高要求。

故事以一名小女孩在龍捲風突襲中喪失媽媽為序幕,其後她已成長為一名似乎擁有某種神秘力量的少女。另一邊廂,有名的電影監製和一名寂寂無聞的演員分別在不同的溫泉區意外中毒死亡,而兩地均曾出現一位神秘少年。兩宗意外引起了一名刑警及一名地球化學系教授的關注並加以追查,最後發現意外中毒原來是經過精密計算而必然會發生的「自然現象」。而兇手要置死者於死地,也是因為老掉牙的罪有應得。

《拉普拉斯的魔女》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台灣角川

故事無論結構、內容、詭計、角色描寫都因循其舊有小說的老路。由於作者想引入新的元素,在故事處理上更有顧此失彼之感。以結構為例,東野近年的作品如《夢幻花》,都是由一件發生於多年前的事件作序章,之後的發展和序章有直接關係,即使很多時比較牽強,未能達到讓讀者驚歎「原來如此」的效果。

本小說在內容方面也不算有多大新意,且由於角色甚多,每個角色也只是蜻蜓點水地描述:關於神秘少女及少年,為要保持故事的謎底而不能說太多;出現次數較多的教授扮演一個無知者去追查真相,刑警則在謎底解開前已被勒令停止追查。唯一較可取的是出任神秘少女保鑣的武尾,但角色只在故事起首出現和在結尾時稍稍出場,浪費了初段對他的細膩描寫。故事的主要新元素是超能力,或準確點說,是少年和少女的大腦可以發揮超乎常人的計算和預測功能。這是有點趣味的,只是水準跟作者的自我期許似乎有一定距離。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