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獸加劇氣候變化 牛津報告揭不改飲食習慣難養百億人口

撰文:尹淑君
出版:更新:

氣候問題備受全球關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早前曾發出《1.5°C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 of 1.5°C)警世報告,另一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日前亦發表了一份由英國牛津大學進行的研究,指出歐美國家要大減九成牛肉消費,全人類亦要轉型為「彈性素食者」(flexitarian),否則地球難以養活全球未來可能增加到的100億人口。

英國牛津大學學者Marco Springmann本月在國際期刊《自然》雜誌,刊登其最新研究,指出要養活全球100億人口而不至破壞生態,全球農業都必須作徹底改革,其中西方國家更需要大減九成的牛肉消費,並由五倍的豆類取而代之,有關報告是繼《1.5°C全球暖化》報告後,目前糧食系統與環境相關領域中最完整的研究,結合來自世界各國的綜合數據,來評估糧食生產對全球環境的影響,並探討可採取哪些措施來阻止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

現時有不少代替肉類的選擇,例如環保肉。

研究指出,即使把全球升溫目標放寬到2度,全球仍必須轉型成「彈性素」(flexitarian),即平均需少吃75%的牛肉、90%的豬肉和一半的雞蛋,同時增加兩倍的豆類消費以及三倍的堅果和種子。而這麼做的好處,是可以減少牲畜的排放量、更妥善地管理動物糞便,達到進一步減碳的效果,否則地球將會「很危險」!

而在富裕國家方面,人們飲食習慣的變化便要更大,英、美地區人士需要少吃90%牛肉,少喝60%的牛奶,並多吃4至6倍的豆類;而貧困國家數以百萬計營養不良的人,則需多吃點肉和乳製品。

植物蛋也是一個新型食物科技的產物。

有關研究由23位來自美國、澳洲及歐洲及黎巴嫩的研究者負責,報告推算在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加三分之一,達到85至100億人,全球收入大增,更多人有能力進食肉類。

研究顯示,在維持現狀的情況下,環境將被破壞到人類難以生存的程度。密集式農業對地球造成巨大破壞,如畜牧業在糧食生產過程中改變土地用途、消秏大量水資源、污染海洋及陸地的生態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等,例如每生產500克牛肉便要消秏近7000公升的水,這都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