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標準金額補地價擴展至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

撰文:蔡偉南
出版:更新:

去年《施政報告》指,擬將工廈「標準金額」補地價先導計劃,擴展至新界新發展區。發展局今(31日)公布,以標準金額徵收新發展區契約修訂補地價的安排,並率先在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推行。

地政總署將率先為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餘下階段的契約修訂申請,訂立適用的補地價標準金額及相關細節。資料顯示,古洞北新發展區的農地,原有每呎標準金額約372元,而改發展限制後,若作住宅用途,每呎標準金額約5,574元;而非住宅用途,每呎標準金額約3,252元。

至於粉嶺北新發展區,每呎農地標準金額同樣約372元,改作發展限制後土地價值相對古洞北較低,每呎住宅用地標準金額約為5,110元;而非住宅用地約為2,787元。

農地、住宅、非住宅各設標準金額指標

以一幅位於古同北新發展區的一幅面積約4.3萬平方呎的農地作例子,以標準金額每呎372元計算,該幅農地原身的價值為約1,600萬元。若農地改劃作住宅地可提供總樓面約258,340平方呎,以標準金額每呎5,574元計算,該幅地皮價值高達14.4億元。兩數字相減後便得出相關補地價金額約14.24億元。

不過當中或出現部分可扣減款項,如興建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工程費用,因此每呎補地價金額並非劃一金額。

發展局表示,於2021年3月推出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引入標準金額徵收補地價選項,適用於涉及重建1987年前落成工廈的契約修訂申請,旨在為補地價提供確定性以推動工廈活化。有見業界對先導計劃反應正面,2021年《施政報告》宣布把標準金額補價模式擴展至新發展區的契約修訂申請。

發展局:有助加快落實新發展區計劃

採用「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推行的新發展區項目,容許土地業權人在政府開始收回土地前,在符合訂明的準則及條件的前提下,就規劃作私人發展的用地申請契約修訂以進行發展。

發展局發言人指,容許擬建新發展區內的土地業權人申請契約修訂,有助善用市場參與以加快落實新發展區計劃。今次公布提供標準金額補地價選項,是希望透過預先公布的標準金額,為補地價提供確定性,從而促成更多契約修訂申請及早完成。

另一方面,在已公布的新發展區內,用地的發展環境比較相似,均為有全面基建配套的高密度發展社區,故較有條件短時間內制訂標準金額及相關推行細節,為鄉郊土地採用標準金額補地價提供最快的試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