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建議推「土地區劃整理」和「土地債」 加快釋放新界私人土地

撰文:陳嘉碧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將會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交兩個釋放大量新界私人土地作房屋發展的解決方案 「土地區劃整理」及「土地債券」。

倡發展商履行責任上繳一定比例土地

「土地區劃整理」是一種在國際間行之有效的土地交換機制,私人土地業權人自願向政府交出其所持土地,經過綜合規劃,及預留一定比例作興建公屋、道路、基建、公園等公共設施。而發展商上繳一定比例的「發展商責任」土地之後,才獲批一幅在原區重新規劃且較優質的土地作為交換,亦須符合現有審批機制,並補足地價。

徵地易有爭端 區劃整理可分享利益

中心相信,此為未被充分利用的地塊創造合併價值,再把增益重新分配予主要持份者,當中包括土地業權人,政府則能在中短期釋放大量土地供應。

假如「土地區劃整理」於新界1,000公頃的私人土地上施行,將可提供不少於30萬個新造房屋單位,及為政府帶來數千億元的補地價收入。中心指出,大規模徵集土地容易造成爭端、招致反對和法律的挑戰,而「土地區劃整理」則讓所有持份者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提交兩個土地方案,提倡發展商交出一定比例土地之後,可發展旁邊鄰地,另外發行土地債券收回現有土地,用遠水救近火。(資料圖片)

發地債收回土地加快發展 債券可換地

中心又建議政府向合適新界土地持有人發行「土地債券」(Land bond),地債能在公開交易平台自由轉讓,持有人可用以換取特區政府的其他土地,或將來開闢的新土地包括填海地,是「遠水救近火」以未來新地,來換取短期內可發展土地。

意念是政府用可自由買賣之「土地債券」收購合適發展房屋之土地,持有人可用此債券交換面積相若的政府新土地,不限於新界回收後經過新規劃的土地,亦可是政府填海所得土地。

投資者可參與債券買賣 消官商勾結疑慮

對於官商勾結,中心表示,因地債可在市場上的互相競爭、可消除官商勾結疑慮,「債券」價值與可發展權益掛鈎,此債券亦可提供欲買樓或買地保值的投資者另一個選擇。債券之價格走向,可供政府估算應開發新土地之速度,與過往之「甲/乙種換地權益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