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海嘯】邁進「無退休時代」 日本人活到老做到老

撰文:黃珮瑜
出版:更新:

日本是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面對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問題夾擊,日本社會及政府,甚至長者們這場銀髮海嘯中該要如何自處?年長人士能有健康活到老,做到老之餘,社會在良休金制度及推動年長人士就業,角色也是舉足輕重。
《香港01》記者就着這個議題,跟日本早稻田大學老年學教授加瀬裕子深入了解。

和東京大部分上班族一樣,杉浦輝夫一早醒來,梳洗過後便趕去上班。他的工作是維修日式傳統趟門。一雙靈巧的手翻新門框,再小心翼翼貼上簇新的糊紙。不消三兩下工夫,原本殘破的趟門變得像新的一樣。說起來有點難以置信,眼前這位師傅原來已經87歲了。一把年紀還在做全職工作,辛酸嗎?不,對於老伯伯來說,工作是他的人生意義。

「工作有助我保持年輕,我認為不上班是很不應該的,而且留在家中『䟴䟴腳』也沒有意思。」杉浦輝夫說。過去20多年來,杉浦一星期有數天來到位於東京的長者中心上班,從未間斷。杉浦「退休」前是一名售貨員,在一個高級商場裏賣糖果。他一輩子都在工作,直到現在還未有真正退休的打算。

漫步東京街頭,不難發現無論是的士司機,還是商場保安都是銀髮一族。老人到了七、八十歲還在工作,成為了日本社會常態。(VCG圖片)

退休對於筆者來說何其遙遠,不過如果你問我理想的退休生活是怎樣,我這刻的答案是歸園田居或者環遊世界。不過在日本,許多人跟杉浦一樣老而不休,一直工作到離開人世那天。正因如此,日本老人到了七、八十歲還在工作,成為了社會常態。漫步東京街頭,不難發現的士司機、商場保安員、手信店收銀員、在公園裏掃走落葉的清潔工人,抑或在建築地盤揮動着熒光棒的疏導員,都是銀髮一族,有人甚至去做看護,照顧比自己年老的人。

人類壽命愈來愈長,把65歲以上界定為長者,也許已不合時宜。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2015年65歲以上人口當中,有兩成人即730萬人仍然持續工作,佔整體勞動人口的11.4%,當中一半人是自僱人士,其餘是打工仔,大多從事兼職或散工。

看到白髮蒼蒼的公公婆婆仍在努力賺錢,不少外國人或許會覺得心酸,在香港,如果你一把年紀還在工作,可能會說自己「辛苦命」,不過日本人卻有另一套看法,他們的文化語境中也在強調每一個人必須拼命工作,例如「工作狂」的日文是「仕事の鬼」,這個「鬼」(おに)跟中國文化的那個「鬼」有些不同,它是幽靈的一種,邪惡但擁有超強能力,因此日本人將熱愛工作的人說成「鬼」,某程度上帶有讚許的意味。

在不少日本人眼中,老而不休並不辛酸,因為只要身體狀況許可,每個人都應該一直工作下去。

  養老金不夠維生的「下流老人」

住在三重縣津市的川口節子今年65歲,每星期有三、四天都會到家附近一間看護中心做兼職,抹抹桌子、換床單、清理房間等,工作算不上操勞,工時也很短,由早上六時至九時。這段時間護理中心最缺人,有了川口幫忙,其他全職員工都輕鬆不少。站在川口的角度,這份兼職既可打發時間,又可賺點外快,更重要的是得到一份滿足感。原本是私家看護的川口,由於年紀漸長,身體無法承擔全職護理工作,因而選擇「半退休」,她說:「我的工作是要令看護中心的院友過得更舒適。當我感到被需要時,我會很快樂。」

長者不言老,用勞力換取一份尊嚴和存在感,當然是個勵志的故事,但並非每個人都純粹出於生活態度,部分是為了餬口。65歲的工藤女士(下圖)在東京一間老人院當看護,她打算一直工作至70歲才退休,她說:「不是人人都可以完全依靠養老金過活的。」

延伸閱讀:【銀髮海嘯】新加坡長者為何叫「樂齡人士」? 看養老政策可懂

由於單靠養老金只能勉強度日,工藤女士打算一直工作至70歲才退休。(Getty Images)

目前,日本年長人士的生活費主要來自三方面:養老金、個人儲蓄和勞動收入。但既然日本設有全民養老金制度,為什麼還有年長人士要為生活而奔波?

筆者就這個問題訪問了早稻田大學老年學教授加瀬裕子,她解釋日本的養老金制度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層是覆蓋最廣的國民年金。日本法例規定,所有年滿20歲的國民必須參與國民年金計劃,到了65歲便可領回一定金額。第二層是厚生年金,所有受僱於企業的正式員工都要強制參加,勞資雙方各付一半保費。至於自僱人士、非正式員工以及沒有工作的人,都不用參加厚生年金,因此退休後只可領取國民年金。加瀬教授說:「整個養老金制度都依賴勞動人口的生產力,可是現時近一半年輕僱員都是簽非正式短期合約,不用為厚生年金供款。隨着參保者少了,養老金和國民健康保險金都面臨危機。」

在這種制度下,沒有太多積蓄的年長人士,單靠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也許能夠勉強度日,但身體欠佳的,在扣除醫療開支後已所剩無幾,唯有選擇打工養活自己。

日本作家藤田孝典在《續.下流老人》,分享了一個活生生的案例——78歲的酒井先生和其妻子在退休後一直靠積蓄過活,日子還過得去,怎料有一天妻子突然中風,從此左邊身麻痹,每個月的醫藥費成為重擔。眼見存款一天比一天少,酒井先生唯有外出打工,他說:「再這樣繼續下去,我們兩個一定完蛋……我不顧顏面,拼了命到處找工作,好不容易才找到早上送報紙的工作。」

對於身體欠佳但積蓄不多的長者來說,醫療開支成為了生活重擔,可能要繼續工作幫補家計。(VCG圖片)

  勞動力不足 長者頓成社會新血

無論是為理想還是為生計,不少年長人士都希望活到老、做到老,那麼老闆們又怎樣想?事實上,日本不少企業都希望留住年長員工,因為隨着少子化情況愈來愈嚴重,想請人亦非易事。

在日本工業心臟地帶愛知縣,專門生產汽車工業用機器的西島株式會社,逾兩成員工已年過60,最年長的更加有82歲。公司負責人說:「經驗豐富的員工這麼早就要退休,實在是一種浪費。只要他們願意工作,就應該繼續做下去。」

跟不少發展國家一樣,日本正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2016年65歲或以上人士佔總人口的27%。換言之,每四個日本人就有一個是長者。目前日本人的預期壽命是83.7歲,冠絕全球,可是出生率持續偏低,勞動人口短缺問題為43年來最嚴峻。儘管近年到日本工作的外國人數屢創新高,但遠遠不足以填補這缺口。

為了緩解問題,日本政府想出一個方法:透過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釋放銀髮勞動力。2013年,安倍政府修訂了《老年人就業穩定法》,將原本定於6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推遲,目標是在2025年提高至65歲,即是說,只要員工有工作意願,企業便有義務繼續僱用他們。

延伸閱讀:【銀髮海嘯】長壽很昂貴 你做好了準備沒有?

2025年,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齡將會推遲至65歲,這有助紓緩勞動力不足問題。(VCG圖片)

  工作不變 年過60降職減薪

新政策獲得部分大企業積極回應,汽車製造商本田和日本建築商大和房建已將退休年齡上調至65歲。日本政府更與民間企業合作成立了「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每年有超過50萬名長者經中心找到工作,雖然大部分都是兼職、低技術工種,而且工資水平偏低,平均月薪只有37,000日圓(約2,500港元),但至少能稍稍幫補一下日常生活開支。

雖然政府有各種政策和配套幫助長者就業,只要身體狀況許可,想找工作一定能找到,可是人工微薄始終是大問題,畢竟,站在企業角度,推遲退休年齡代表工資成本上漲。

雖然日本有各種配套幫助長者就業,不過人工低、而且工作大多是低技術工種,這是日本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VCG圖片)

現時,八成公司一邊維持60歲退休的制度,一邊實行「再僱用」政策,所謂「再僱用」政策就是員工在60歲退休之後,公司會以非正式員工合約再次聘用該名員工。雖然他們的工作跟之前沒兩樣,但是工資卻被削減一大截。這情況不只限於商業世界,就連政府本身也沒有帶頭保障年老一群的晚年生活。「公務員過了60歲可繼續獲聘,但代價是連降兩級,而且換成非正式合約,連帶人工也大減四成。」加瀬說。

年紀大了,或多或少會影響生產力,因此有些公司不願意以原有薪金留住年老員工,尤其在論資排輩的日本文化中,年紀大代表人工較高。不過加瀬強調,釋放銀髮勞動力對國家經濟、企業和個人來說是個三贏局面,建議政府和私人機構向前踏出一步,營造長者友善的工作環境,「不少研究指出,只要企業多關注年老員工的需要,多加配合,例如確保他們工時不會過長,以及添置長者適用的電腦和機器等,這樣年老員工的生產力定必大大提升。」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7月17日星期一出版的第69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