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英趕日 印度「魔幻」增長如何來?
早在2022年9月,彭博社就曾發文報道,說印度在2021年已經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近期,隨着2023年日本GDP從世界第三位下降到世界第四位,被德國反超。西方媒體又開始紛紛作出判斷:最快兩年,最慢五年,印度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四。印度2023年也果然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GDP3.42萬億美元,增長6.7%。
印度財長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表示,印度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經濟體,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兩位數,未來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零。在舉國振奮,「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覺得把未來目標定為保五爭四,還是太保守了。按照莫迪總理的願景,到2047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莫迪甚至就「印度何時成為發達國家」,定下了一個時間表,必須在未來25年內,把印度變成一個發達國家。
這同印度一直給人「髒亂差」的印象,無論是掛滿人的火車,還是不忍直視的恆河水,抑或是擁擠的街道,都讓人覺得印度是妥妥的不發達國家。究竟,印度高增長的GDP是否反映真實的印度?
「魔鬼」都在GDP統計方法中
不過質疑印度GDP的聲音也愈來愈多。原印度首席顧問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印度在2011年到2017年的GDP增長率只有4.5%,而非官方估計的7%。他認為從2011年開始,有17項經濟活動指標與印度GDP的相關性斷開了,所以印度官方給出的數據,和國際組織統計的大相逕庭。一些歐美銀行家也質疑印度魔改了GDP統計,往裏面使勁摻水,改得完全失真。
現在國際通用的GDP統計方法有三種:支出法,收入法和生產法。以中美兩國的GDP統計方法為例,中國主要採用的是生產法+收入法,相互驗證,進行核算。而美國是單一支出法。
中國着重於國民經濟部門的產出總額,是多少就多少,而且有些數據是沒算進去的,比如街頭小攤小販,農村自耕農等等,這些龐大零散的小經濟,是能不算就不算。而美國是計算社會購買產品的總支出,除了消費和投資,還包含比較多的「虛擬經濟」成分,比如「虛擬租金」。即使是自住房,也要按市價來計算租金,也就是自己租房給自己。美國經濟學家認為,房子既然住了人,那就有消費行為發生,必須統計進GDP里。這樣就誕生了虛擬租金的衍生物,「家庭生產」。在家做飯、洗衣服,就等於給自己提供餐飲和家政服務,所以這些也要按市價計入GDP。
總的來說,每個國家統計GDP的方法都不同,所以出來的數據難免有出入。例如意大利、英國、荷蘭等國,從2014年開始,陸續把毒品和性交易都納入GDP。
從2015年-2018年,印度連着改了兩次GDP算法,主要是兩點。第一是以市場價格計算GDP,取代之前以生產要素成本計算的方法。好處是,可以把一些不產生經濟效益的目標,都納入統計範疇。什麼走私、毒品都列入GDP,然後結合自身國情,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比如把孟買貧民窟的窩棚給算成房地產,然後按正常房屋市場價計算房租。另外,印度統計部門還把流動攤販列入服務業,對於公共交通工具,只要登記在冊,無論摩托車還是篤篤車,都按照統一「公共交通」標準來算。而在農牧產品這一塊,印度更是玩出全新版本——農牧業不再以肉類總產量計算產出,而是以其不同部位來測算,這一下就多了幾百億盧比的總產出。總之,能算不能算的,全都算上。
第二是調整算法基準年份。2015年,印度統計局把基準年從2004年5月變為2011年12月。因為在2011年以前,印度相繼經歷了金融危機和貨幣改革,對各行各業造成巨大衝擊,所以經濟數據不好看。2018年,印度統計局梅開二度,把2011年之前的GDP數據繼續往下調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讓2011往後的GDP數據更亮眼。經過印度統計局的兩番施法,2019年,印度GDP反超英法,上升到世界第五。這也是印度增速首次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同時還成功幫助莫迪連任總理。
印度演「殺豬盤」開罪外資
有專家認為,印度這樣做是一種政治篡改。「GDP增速大幅上調是個拙劣的笑話,它毀了印度信譽,讓印度統計局成為全球金融圈的笑柄。」事實上,莫迪也知道,在統計上做手腳只能維持一時,要長久保持GDP體量,必須要靠實業。
早在2014年,莫迪提出「印度製造」計劃,重點發展基礎設施、數字網絡、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等項目,要把製造業的比重提到25%。但限於自身工業底子薄弱,印度根本不可能獨自完成任務。所以莫迪把目光瞄向了外國資本。
在接任總理前,莫迪是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他通過搞市場經濟,引進外資,讓古吉拉特邦的經濟突飛猛進,是促使他上位的最大政治資本。2015年,印度吸引到的外商投資超過5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火熱的投資地之一。
裏面來自中國的投資不多。但莫迪非常眼饞中國的工業體系和基建技術,於是向中國求助,希望中企能來印度投資,幫其克服這一難關。莫迪開出各種優惠條件,要人給人,要地批地,只要能來就行。於是,三一重工、特變電工、海爾等傳統製造企業,小米、聯想等硬件生產商開始進駐印度。
當中企在印度逐漸站穩腳跟,並完成本地化後,情況有些不對勁了。印度的野心慢慢浮現,它想從中資企業那裏得到更多,比如中方的完整產業鏈。從2016年到2021年,印度政府連續五年對手機零部件上調關稅,最高去到20%。當時中方企業的很多零部件是從國內進口,到印度後再組裝。關稅一提,意味着成本大幅提升,所以大部分手機廠商,只能將組件工廠遷移到印度,而莫迪的意圖實現了。
在獲得中資企業的供應鏈後,印度電子產業發展得十分迅猛,其他諸如鋼鐵、水泥等工業也不遑多讓。安巴尼、阿達尼、塔塔等六大護法就是在這個時間段迅速崛起。
到2020年,六大寡頭已經掌握印度一半以上的經濟資源。也是這時,寡頭們希望擠走外企,好獨霸印度市場。於是莫迪政府開始玩陰招,以「保護本土企業」的名義,通過一系列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政策。
其中對中企的打擊力度非常大——自2020年4月起,來自中方企業近400項投資提案,只有20%獲得批准;印度政府還以各種名義,對400多家中企展開賬目審查,一口氣封禁60多款中國APP。
到2022年,局勢發展更加離譜。印度財政部以「非法匯款給外國實體」為由,給小米開出5.6億天價罰單,幾個月後又扣押了小米在印度的存款,約合48億人民幣;同年7月,Vivo因「涉嫌洗錢」,被凍結4億元資金,OPPO也被指控「逃稅」,被罰37億元人民幣。從2022年-2023年,中資企業被印度政府殺了個血流成河。
除了中國企業,莫迪打擊其他外資企業也絕不手軟。三星、日本高鐵、蘋果、亞馬遜、沃爾瑪等,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紛紛「挨刀」,這是把外資當作純粹耗材了,年豬養肥了就殺。
當然,反噬如約而至。根據印度官方數據,從2018年至2022年,一共有559家外資企業撤離印度市場,剩下的外企也在加速逃離。2022年,印度外商直接投資(FDI)首次負增長,外商投資淨流入降低到280億美元,同比下降27%。
印度果然無愧於「外資墳場」的頭銜。在中低端產業還沒完善,高端產業尚待發展的情況下,印度就急沖沖趕走幫自己修橋鋪路的人,把國家經營得跟荒野宰客黑店一樣,這在國際上還真不多見。
印度政府如此操作,如此營商環境,讓全球外資企業如何還能再投資印度?這個層面的影響恐怕只是剛剛開始。而如今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不能盤活外資,而以印度自身市場來看,雖然人口眾多,但還沒到內需拉振的階段。如此,只能說他的GDP非常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