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戰爭|以軍遇單日最高死亡 爆炸背後或揭以色列領導層分裂?
在加沙作戰近四個月的以色列國防軍,1月22日遭遇到地面進攻以來最高的單日死亡事故,全天共有24名士兵陣亡,將總死亡人數推至最少221人,震撼了整個以色列,也逐漸深化人們「無望消滅哈馬斯」之感。
24名陣亡士兵中的21位,都死於同一事故。22日下午,以軍在離加沙-以色列邊境大約600米的地帶進行炸毀兩座建築物的行動,正當士兵在建築物內安置好炸藥之際,他們突然遭到附近農地的哈馬斯以火箭推進榴彈(RPG)攻擊,打中其中一座建築物和在旁的一架坦克,引爆了以軍設下的炸藥,兩座建築物倒塌,即場殺死19名以軍。
以軍隨即開坦克追趕發動攻擊的哈馬斯武裝人員,後者再以RPG射向以軍,又造成兩名士兵死亡。
可疑的緩衝地帶
這看起來只像一般的戰場交火,但根據以方的說法,這些陣亡士兵之所以在加沙接近以色列邊境的地帶炸毀建築物,是為了建立一道圍繞加沙的「緩衝地帶」,以避免10月7日哈馬斯越牆襲擊以色列的事件重演。
根據《華爾街日報》所得的消息,以色列在開戰之初曾向美國表示想在加沙與以色列之間建立一道闊一公里的緩衝地帶。
這道緩衝帶地面上可能什麼都沒有,甚至可能埋下地雷、設下各式反地道建設,將會是個無人之境,任何進入者格殺物論。
這明顯違反了美國的立場,特別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公開表態。美方早已表明加沙疆界不能有任何實質改變。布林肯在1月23日也再次表明美方反對任何對加沙領土構成的永久改變。
這也似乎違反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一直掛在口邊的「完全勝利」戰爭目標,也就是在加沙消滅哈馬斯、把約旦河以西的所有土地都置於以色列的全面安全管控之下。若然如此,為何還要在加沙與以色列之間的邊境建立長掛一公里的緩衝區?畢竟加沙走廊最窄處只有5、6公里,收縮了一公里將會使加沙在比例上損失甚多土地。
緩衝地帶的建設可能有兩種解釋。其一,這只是暫時辦法,為了日後將加沙交回巴勒斯坦當局,又或者區內阿拉伯國家、聯合國管控之前的「過渡期」而設;其二,則是長久佈置,為的就是10月7日的襲擊不會重演。
但無論是哪一種解釋,其預設也是以色列無法在加沙境內完全消滅哈馬斯及其他武裝反抗力量。
在以軍遭受單日最高死亡的同一天,以方同時宣布已經包圍了加沙南部大城汗尤尼斯(Khan Younis),繼續其「消滅哈馬斯」的行動。以方相信,加沙哈馬斯領袖辛瓦爾(Yahya Sinwar)等領導層正藏身汗尤尼斯的地道當中。
由此可見,雖然內塔尼亞胡在以軍遭受單日重創之後繼續聲言會追求「絕對的勝利」,但以色列軍方已經在進行「兩手準備」,為了「萬一消滅不了哈馬斯」的情況建設新的防衛陣線。
暫時停火有何用?
另一邊廂,在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最高級的中東事務負責人麥格克(Brett McGurk)正於區內斡旋之際,西方媒體幾乎每日都有美國、埃及、卡塔爾推進以色列和哈馬斯人質/囚犯交換和暫時停火談判的消息流出。例如路透社1月23日引述三個消息來源報道,以色列同哈馬斯已就一個月暫時停火作人質/囚犯交換已大體上達成原則性共識,雙方只在長久停戰的問題上有分歧。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和此前的普遍認知,哈馬斯着重的是一個交換人質配合逐步達至長久停戰的協議,而以色列則絕口拒談長期停火,依然以在加沙清除哈馬斯為最終目標——不過,何謂清除哈馬斯卻沒有明確定義,有可能包括以色列據報曾提出、讓包括辛瓦爾等哈馬斯領袖流放到加沙以外的情況。
幾乎在同一時間,《華爾街日報》也發表了一篇相關報道,內文暗示哈馬斯願意在未能就長久停戰達成框架協議之前,先商討人質/囚犯交換和暫時停火的協議。此等說法卻與路透社的報道有出入。
但無論如何,從上述層出不窮的片段消息可見,以色列當局似乎願意接受以月計的暫時停火(有報道指以色列的提案是最多兩個月,另一些報道則稱是三個月)。從11月底的同類七日停火來看,以色列在停火期間除了會暫停作戰之外,還會容許加沙民眾更自由流動、讓更多人道物資進入,並停止對部份加沙地區的空中監視。
暫時停火,無論如何也會阻礙到以色列達成消滅哈馬斯的目標。事實上,踏入1月以色列從北部加沙城撤出部份地區之後,當地幾乎被掃盡的哈馬斯成員已開始了重新組織治安管治體系和重整軍事能力的工作。
而且,隨着以色列的歐美傳統盟友對於內塔尼亞胡堅定反對兩國方案的不滿不斷加深、國際法院(ICJ)也有可能在南非控訴以色列種族層殺一案作出臨時判決,暫時停火絕對不利理該「把握時間」打擊哈馬斯力量的以軍。
無論是在緩衝地帶的建設,還是暫時停火談判的進展,我們也許正在目擊以色列戰時內閣的內部分裂,特別是在以軍最終能否「消滅哈馬斯」的問題上。
提前大選是內閣分裂的唯一出路?
目前在總理民調中民望最高的前國防部長兼現任戰時內閣投票成員甘茨(Benny Gantz)的立場,明顯比內塔尼亞胡溫和。與他同屬一個政黨的前總參謀長、戰時內閣非投票成員埃曾科特(Gadi Eizenkot),日前在一場訪問之中就聲言,以軍確實在加沙北部大大打擊了哈馬斯的力量,但宣稱會完全擊敗哈馬斯的人卻不是在講真話,「我們並沒有推翻哈馬斯」。他更要求以色列在數個月內進行大選,讓今天已失信於民的政府重新獲得民意授權。
一個長遠數個月的暫時停火,可能就是選舉的契機。
對於近七成民意認為應該下台的內塔尼亞胡而言,選舉當然不是一個好結果。而且,沒有其所屬的利庫德集團(Likud)同意,以色列在體制上也不能提前大選。
不過,利庫德集團也不是鐵板一塊。例如同屬利庫德集國的戰時內閣投票成員兼現任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在是否接受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an Authority)未來能否重返加沙一事上,就跟內塔尼亞胡,以至主張直接殖民加沙的極右部長們有明確分歧。
而本月初曾獨自提出加沙戰後方案的加蘭特也應該理解到此刻的內塔尼亞胡民心盡失,在戰時內閣中要照顧到其「第一政敵」甘茨的意見、同甘茨親近的軍方立場,在其原有內閣中,又要照顧到構成他國會多數的極右立場,根本不能為加沙戰爭和戰後佈局提出統一且連貫的策略和計劃。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利庫德集團不太可能背叛內塔尼亞胡,但當消滅哈馬斯的目標愈來愈渺茫,紛亂的戰時內閣又無法達至共識之際,要求提前大選的聲音在特拉維夫的街頭上將會變得愈來愈響亮,到時候,再次選舉可能會變成利庫德集團自身也不得不接受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