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處於冷戰2.0 這不僅是一場中美對抗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按照美國的定義,世界已經進入了重構世界秩序的大國競爭時代。按照中國的判斷,目前正處於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無論如何,都表明了世界已經進入了大變革時代。從歷史上看,時代變革都難逃「對抗」的宿命。
輿論上,就會說當下正是中美的對抗,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對抗,兩種完全不同意識形態的對抗,但其實仔細觀察,俄烏戰爭不是中美,以巴戰爭不是中美,隱而待發的中東數個戰場不是中美,而這背後提醒的其實是,建立多極世界格局的呼聲。而建立多極世界,就意味著將是一場「混戰」,而非兩極對抗。

不論如何,都是不希望發生戰爭的,因為只要發生戰爭,都一定有無辜的平民因此喪命。但也必須意識到,歷史上的時代變革,幾乎都是通過戰爭實現的。如今,世界又來到了時代變革的十字路口,冷戰或熱戰,似乎已難以避免。

美蘇冷戰過去並沒多長時間,冷戰的特點是以政治外交經濟對抗為主軍事施壓和軍備競賽為輔的全面對抗。冷戰是二戰後獨有的一種陣營對抗形式,冷戰最核心的內容實際上是意識形態的大決戰,也就是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的對立。儘管不欲發生戰爭,可戰爭的風險卻是極高。當下的國際情勢其實正是這樣的。

目前從美國的對華打壓政策來看,可以說基本上是標準冷戰的思維,基本上中美「新冷戰」都已經成為各界接受的概念。而事實上,目前美國北約與俄的關係,實際上也是冷戰。俄與美歐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關系基本上都已凍結。強力政治經濟打壓,也具有了強烈的冷戰色彩,戰爭的風險也更高。也就是說,美國實際上同時在與中國和俄羅斯分別進行冷戰式對抗。

美國冷戰思維實際上是美蘇冷戰的延續。美國的戰略核心是,不但要擊垮中國贏得重構世界秩序的競爭,還要同時重塑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要做老大,要永久性的領導世界。

美國北約與俄的關係,實際上也是冷戰。俄與美歐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關系基本上都已凍結。圖為俄羅斯總統普京。 (Reuters)

儘管美國還想極力維持永久性的獨霸世界地位,可美國也不得不承認,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重構世界秩序的大國競爭時代。與上一次美蘇爭霸式冷戰有所不同,那時的世界是戰後形成了兩大對抗陣營,也就是兩極對抗,而現下的世界局勢則復雜的多。即便西方體系還沒有完全分裂,但也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分歧。重要的是,戰後的歐洲就一直謀求戰略獨立,或者說欲擺脫美國控制。

冷戰後美國獨霸世界這30多年,已經充分證明了美國獨霸世界的單極世界,非但沒有穩定世界,反而是各種危機不斷。而近年來美國人的表現,不但證明了單極世界不可持續,更證明了單極世界的巨大破壞力或不穩定性。嘴邊常掛著自由民主的美國,從未想給世界各國以自由的選擇權。總是嚷著打擊「獨裁政治」的美國,卻要實現永久的美國「獨裁世界」。一邊高喊著人權道義,一邊不斷的製造殺戮戰亂和貧窮,這加劇了建立多極世界的呼聲。

以巴衝突充分體現拜登政府的偽善,圖為2023年10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特拉維夫訪問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Reuters)

即使中國與歐洲的意識形態價值觀有本質的不同,但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全球化和建立多極世界格局方面卻是意外的一致。而這成為了美歐矛盾和西方體系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成為多極世界格局的一極,就必須戰略上完全獨立自主。也就是必須擺脫美國的控制或去美國化,這也是3年來拜登雖經努力還是修復美歐關系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烏克蘭戰爭中增強了歐洲對美國的依賴性,但也更讓歐洲意識到了被美國控制的危害性。烏克蘭戰爭,是二戰後歐洲面臨的最危機的時刻,也是戰後歐洲安全最大的挑戰。拜登拱火烏克蘭戰爭,實際上是一石二鳥之計。既可以削弱拖垮俄羅斯,同時也可以加強對歐洲的控制,這一點歐洲人其實也是心知肚明。只是出於實力的原因不點破,或迫不得已而已。

美英聯軍近日對也門胡塞武裝展開軍事行動,法國總統馬克龍政府並沒有加入空襲。(REUTERS)

正是因為歐洲戰略自主意識不斷增強,或建立多極世界的心情迫切,所以就算美國是威逼利誘,歐盟始終堅定不在中美大國競爭中選邊站隊的立場。中國既是歐洲的強勁對手,也可以是牽制美國霸權和推動多極世界建立的重要力量。這是歐洲始終與中國保持不近不遠或若即若離關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儘管歐洲不會樂見中國贏得大國競爭,但也確實受夠了美國霸權的傷害。儘管與美國在歷史淵源、意識形態價值觀或戰略利益上高度的契合,但獨立自主或獨立成極的意誌卻是非常堅定。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是如此想。

以往的冷戰是美蘇兩大陣營對抗,而目前則是中美俄歐四方都想獨立成極。中俄在戰略上高度的一致,關系也日益緊密。但中俄合作的底線是絕不結盟,就算要共同應對美國霸權戰略,但並不是搞陣營對抗。而美歐雖然天然一體,可歐洲也明確拒絕追隨美國與中國搞陣營對抗。所以,這一次的冷戰,不大可能形成中俄與美歐之間的兩大陣營對抗。

不可否認,歐洲已出現對烏克蘭戰爭怠倦情緒。英國首相辛偉誠1月12日訪問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Reuters)

歐盟之所以堅持獨立自主或不搞陣營對抗,一方面是戰略獨立使然,另一方面也真是不想進入熱戰模式。一旦歐洲加入美國的冷戰陣營,那就容易形成中俄與美歐之間的對抗局面,更容易引爆熱戰。而戰爭恰恰是歐洲不想再面對的局面。在以巴戰爭中,歐盟與美國的立場顯然有本質的區別。特別是在美國號召建立紅海護衛艦隊問題上,歐盟國家非但不積極參加,反而於日前提出了要組建歐盟自己的護衛艦隊,這顯然是與美國保持距離。

可以說,中美俄歐四方,實際上是各懷心思的。美國在分別與中俄打冷戰,而歐洲的介入深度有淺有深,更是嚴格的控制。美歐形不成全力,中俄也沒有完全聯盟。所以說,現下處於冷戰2.0,這是一場「混合式冷戰」。

如果再看其它地區,基本上都保持了中立立場,即不站隊,也更希望降低大國競爭的烈度,或者說反對目前的大國競爭形式。這個不結盟,看似被動,實際上更是主動出擊。這個中立的立場實際上間接的把對抗的中美也聯系在了一起。而這正可以最大程度上阻止世界滑向兩極。

目前的世界局勢是非常復雜,儘管已經實際上進入了冷戰模式,可這個冷戰也難以迅速進入激烈化。因為復雜的關系形成了利益糾葛和相互的牽制。但這種「混和式冷戰」模式會隨著大國「競爭」的烈度和進程而有所改變。當然,進入兩極對抗和熱戰的模式風險也依然還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