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事故還會源源不斷 龐大帝國大廈將傾的跡象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美國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9在飛行中發生「甩窗」(門塞脱落)事件,促使美國航空管理局下令航空公司停飛約171架該型號飛機進行檢查。這在民航的飛行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事情。及後美國聯合航空檢查發現旗下多架波音737 MAX 9客機,門塞螺絲未扭緊。螺栓鬆動問題成為「甩窗」事故的調查方向,這等低級錯誤實在讓人難以置信。波音高層也承認錯誤,但這並沒觸及問題的實質。

又是波音飛機,在人們的印象中,近些年已經數不清是第幾次波音失事了。過去十年空難發生的次數,波音比空中巴士(下稱空巴)要多得多。波音飛機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就比如此次波音飛機被揭發門塞螺栓鬆動,和其他問題引發的空難,究其根源是波音公司的經營管理出現了系統性漏洞。也就是說,波音不簡單是技術層面出了問題,而是整個生產環境和系統或者說土壤的問題。

必須要認識到,這其實是一場商業競爭和資本利益至上所導致的系統性問題。

美國航空監管機構已下令停飛171架波音737 Max 9飛機。 (REUTERS/資料圖片)

問題一:與空巴盲目競爭壓低成本。

在空難問題上,一般從引擎入手。並不是指控波音引擎有問題。而是要重點關注到一次調整。空巴2010年宣佈更新他們最受歡迎的型號A320客機,換裝了一種新型引擎,它比以前的引擎大得多,燃油效率提高了15%。而且這次升級不會對飛機造成太大改變,飛行員只需很少的培訓就可以上手新機型了,它被稱為A320 neo,為空巴節省不少成本。面對空巴的出擊,波音選擇的方式與空巴可謂是針尖對麥芒:升級單通道飛機737上的引擎。

但這時出現了一個棘手的問題,737的飛機腹部相比A320離地面更近,這就意味着空巴可以在 A320機翼下安裝新的更大的引擎,但波音737的機翼下卻沒有足夠的空間。於是波音的研究人員想了一個「天才」的做法:將機翼上的引擎向上移動,使其稍高一些,以便適合737的結構,於是乎737 Max閃亮登場。就像空巴的A320一樣,波音也表示他們的新飛機與其前身非常相似,飛行員只需要少量培訓就可以上手737 Max。

阿拉斯加航空:圖為攝於2024年1月7日的照片,顯示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於1月5日發生艙門飛脱意外的客機的外觀。(Reuters)

於是波音是737 Max由此成為了市場上最暢銷的飛機。不過將737的引擎向上移動會產生副作用,當737 Max全推力爬升時,機頭往往會過度向上,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導致失速。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新飛機在飛行姿態上的表現應該與改進前的飛機完全相同,因此波音公司又想出了一個補充方法:他們沒有重新設計飛機,而是打造了一個程序,如果飛行員駕駛飛機的角度過高,該程序會自動將機頭向下推,他們稱之為機動特性增強系統MCAS。

由於波音公司認為他們銷售的737 Max與舊款幾乎是同一架飛機,因此他們並沒有強調這是一套新的MCAS系統。許多飛行員在第一次進入駕駛艙之前只接受了兩個小時的線上培訓課程,並且培訓材料也沒有提及這套新系統,於是災難終於還是降臨了。

2018年10月29日這一天,獅航610號航班從雅加達起飛。飛行報告中顯示了飛機隨時間變化的高度,根據圖案可以看到飛機在起飛時處於全推力狀態,但在某個時刻機頭不斷向下傾斜,飛行員無法控制飛機的高度,也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

機長要求副駕駛檢查快速參考手冊,可他們並沒有在裏面找到解決方案。飛行員繼續努力抬升飛機的高度。報告顯示,可能是因為計算機獲取的傳感器數據有誤,將飛機推向了地面。最終在起飛12分鐘後,飛機墜毀。獅航610航班最終,造成189人死亡。 幾個月後,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302航班墜毀,造成157人死亡。墜機事故的報告顯示,飛行員實際上能夠採用MCAS系統,但他們當時並不知道有這套系統存在。

2018年10月31日,印尼搜救隊在印尼雅加達持續搜尋獅航墜海客機遇難者,並努力尋找黑匣子,嘗試搞清這架新波音737 MAX 8客機墜毀的原因(VCG/資料圖片)

造成這兩起空難的本質就是由於波音為了追上空巴的進度,過度追求降低成本和性價比,忽視了飛機最為重要的安全性,將未被測試好的東西直接投入市場。試問,波音原先只是跟空巴兩家搶奪市場,而新晉入場的C919正在迎頭追趕,成本控制更優,波音會不會因為受到更大的刺激而再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問題二:工程師文化讓位於資本利益至上,將不成熟的技術推向市場,而企業嚴謹文化的缺失,是波音飛機問題頻出的根源。

波音的問題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產生的。禍根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這一年波音終於跟老對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麥道,McDonnell Douglas)合併,成了航空業的巨無霸,把歐洲的空巴都甩在了後面,但也正是這次合併,埋下了未來混亂的種子。

波音本來的工程師文化是實事求是,合併後麥道「一切向利益看齊」的文化便傳染給了波音。合併後的波音的重心已經從生產製造變成了運營銷售,公司高層圍着股東利益轉,天天盤算的怎麼推高股價,財務怎麼做賬更好看,怎麼跟華爾街講故事,就是純粹的生意人邏輯,唯利是圖。

美國波音:圖為2022年7月20日,英國範羅堡國際航空展展場內一部波音737 MAX飛機。(Reuters)

然而公司內部,為了縮減成本砍研發和生產的經費。於是,發生了波音公司27,000名機械師大罷工,導致生產延期,董事會大怒,決定將工廠搬遷到人力更便宜的地方。於是乎南卡羅萊納州的查爾斯頓成為了新的廠址。結果這裏壓根就沒有熟練工,更沒有高級工程師。

波音的問題,其實不是一家美國高端製造企業的問題,而是整個美國實業文化缺失的外在表現而已。和如今美國政壇的混亂,其內裏邏輯也是一致的。波音的問題,其實早有預兆。這不是一家企業的不思進取,而是整個美國製造業的衰退。

隨着全球化進程的加深,幾乎所有美國大公司都會把產業鏈外包到中國、東南亞等地方,通過便宜的人工來壓低成本。波音不是第一個這麼幹的,甚至可以說開始得很晚。製造業空心化導致美國實業興國的文化不斷被蠶食,而依靠美元世界貨幣地位大搞金融算計和收割的遊戲,使得美國這個龐大帝國已是大廈將傾。

波音的垮掉,不是美國一家企業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機器的運轉出現了難以阻止的趨勢,那就是帝國的遲暮,和以肉眼可見地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