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戰爭|五種哈馬斯 誰才是以色列的目標?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12月5日,是以色列國防軍的加沙攻勢重啟後的第五天,以方聲稱這是其10月底地面進攻加沙以來戰況最激烈的一天。以軍一方面在加沙北部進攻賈巴利亞(Jabalia)、舒賈亞(Shujaiya)等尚未完全受控的聚居點,另一方面則展開了對加沙南部大城汗尤尼斯(Khan Younis)的進攻。自開戰至今,加沙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6萬,當中七成是婦女或兒童。

雖然加沙北部早已人去樓空,但哈馬斯依然利用城市建築物、建築物殘骸及其地道建設進行頹強抵抗。而在加沙哈馬斯多位領袖的家鄉汗尤尼斯,由於哈馬斯武裝成員於此幾乎無路可退,其抵抗比此前以軍圍攻北部加沙城之時強硬得多。

根據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SW)連日來的觀察,哈馬斯攻擊以軍的策略愈來愈高明。有專門對付坦克裝甲的爆炸成形穿甲彈(EFP),有利用房屋隱藏的土製炸彈,有反步兵地雷,有引爆地道對地面以軍士兵的攻擊……哈馬斯5日更稱其殺死至少10名以軍士兵,並毀壞了24架軍車。

由此可見,哈馬斯手中用以對付以軍的武器,並不只有國際壓力,還有城市戰爭的困難。

在國際壓力的層面,美國立場依然是最主要的因素。

目前,拜登當局正面臨黨內重大壓力。在民調低落之際,上周就有包括多個大選搖擺州在內的穆斯林領袖公開呼籲人們不要支持拜登。拜登方面的回應,則只派出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等人公開警告以色列要減少平民傷亡,否則有可能贏得戰役但輸掉戰爭,而他自己則扮演公場開合上的「好警察」,只在私下勸說以色列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

以方對於拜登的壓力,暫時似乎只有形式上的回應。12月1日,以哈停火結束之後,以軍公布了一個詳細地圖,以號碼將加沙仔細分成不同地區,再利用空投單張、手機短訊、社交媒體等方式去通知加沙民眾撤離。以軍還設立了一個高科技實時監控加沙人口流動的中心來作協調。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日前警告,如果以色列不保護平民,最終可能只會被戰略上的失敗蓋過其策略上的勝利。(Reuters)

不過,擠擁在加沙南部的近200萬民眾,在寒冷天氣下連睡覺的地方也不一定有,網絡通訊極不穩定,每日都在三餐不繼的邊緣,不少人還在經歷着痛失至親的心理衝擊,這種高科技控制人流的做法根本沒有作用。更不用說,以軍列舉出來的安全區也未必安全。而以軍一直想在加沙南部沿海岸上設立安全區,但這種做法連美國也不得不公開表明不切實際。

於是,此前聽信以色列呼籲從北加沙逃到南加沙的民眾,以及本來就在汗尤尼斯等城市的民眾,如今又開始往南逃至與埃及接壤的拉法城(Rafah)。有分析認為,這個原本人口只有28萬的城市,短期內可能會有過百萬人湧入,完全超出當地基建設施和人道援助的負荷能力。有巴勒斯坦人更擔心以色列最終的目標是要把加沙人都趕出加沙。

由此可見,只要戰爭不止,人道災難就只會無限期持續下去。

被以色列空襲破壞的汗尤尼斯建築物。(Reuters)

戰爭要到什麼時候才停止?國際壓力明顯不管用,決定性因素就只在以色列的戰爭目標。問題是,以色列的戰爭目標並不清晰。

10月7日以來,以色列方面提出了三大目標,一是救出所有人質,二是消滅哈馬斯,三是保證加沙以後不再對以色列構成威脅。

救人質主要是為了回應國內人質家屬持續不斷的示威抗議,並不是內塔尼亞胡政府的首要目標。

保證加沙以後不再對以色列構成威脅,則是一件戰爭結束之後才要處理的問題。美方從一開始已要求以色列提出相關設想,但內塔尼亞胡的基本立場是「我不管」,其底線是由以軍去確保加沙長久去軍事化,實質上就是要重新「佔領」加沙,他不使用「佔領」一詞只是為了擺脫日後加沙民生管理的責任,而希望將這些麻煩事交到第三方手中。

以巴衝突:2023年12月4日,加沙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遭以軍猛烈轟炸,民房被夷平,一直燃燒冒煙。(Reuters)

但這個第三方是誰呢?周邊阿拉伯國家明顯不想插手,美國當然不願接管,聯合國目前四分五裂也無力應付。唯一明顯出路就是將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帶回加沙,但PA公信力、管治能力各方面都有嚴重缺陷,內塔尼亞胡本人更多次否定PA重回加沙的設想。

到底「戰後加沙」要如何處置,沒有人知道。美國目前一直在背後作多方外交溝通同策劃,埃及也提出過加沙去軍事化的主張。但沒有任何一方有對戰後加沙有明確的方向和承擔。

更嚴重的問題是,到底什麼才算是「消滅哈馬斯」?連以色列政府自己也說不清。

所謂的「哈馬斯」,我們可以分別五個層面去理解。一是加沙內部的哈馬斯武裝人員及軍備;二是加沙內部由哈馬斯領導的政府機構和人員;三是在加沙以外的哈馬斯政治領導層;四是哈馬斯的海外金融機構和相關人員;五是哈馬斯所代表的意識形態(武力消滅以色列、趕走所有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伊斯蘭主義國家)。

以媒報道,加沙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Yahya Sinwar,圖中)曾親身面會人質,以「幾乎沒有口音」的希伯來語保證他們安全。這位被視為10月7日恐襲主腦的人物,是以色列要消滅的首要目標。(Reuters)

經過近兩個月的戰爭,以色列對於加沙內部的哈馬斯武裝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擊,以方估計其行動已經殺死了超過5,000名哈馬斯武裝人員,亦破壞了不少哈馬斯的地道建設。然而,加沙哈馬斯領袖辛瓦爾(Yahya Sinwar),以至哈馬斯軍事領袖戴夫(Mohammed Deif)等人,也依然未有下落。有分析亦質疑,就算殺死了這些哈馬斯領導層,哈馬斯在加沙盤根錯節的組織也不會被瓦解。

但除此之外,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對於其餘四種哈馬斯,幾乎完全沒有影響,甚至可能對他們有所助長,特別是哈馬斯的意識形態,以及在加沙以外的哈馬斯人員。例如,在以色列安全機構聲言將在全球擊殺哈馬斯成員之後,作為哈馬斯海外金融人員主要駐地的土耳其就警告如果以色列在土耳其刺殺哈馬斯成員,將要面對「嚴重後果」。

(按:哈馬斯在海外有各種正常生意,包括建築公司等,保證了財源。同時,有研究亦顯示,有人在10月7日擊襲前預先沽空以色列股票賺錢,背後明顯有哈馬斯金融搞手的影子。)

人心在,財源在,另一個「哈馬斯」武裝的興起只是時間問題。以色列應該做的,是利用加沙哈馬斯和海外哈馬斯原本就存在的路線分歧,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壓抑強硬派,支持溫和派,甚至為哈馬斯重新加入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留下後路。然而,以色列無差別地「消滅哈馬斯」的目標,卻沒有為這種現實主義策略留下空間。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加沙戰爭持續下去,除了是一個個人間慘劇的累積之外,甚至對以色列本身也沒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