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延長無用 哈馬斯要求存就必須求變?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11月28日,加沙人質/囚犯互換協議所換來的四日停火原將結束,以色列國防軍預計將會繼續清掃北加沙餘剩地區,並將戰火帶到南加沙去。在戰事重燃進入倒數之際,一直中介以色列和哈馬斯談判的卡塔爾宣布停火將進一步持續多兩天,按照原有協議中10位人質換1天停火的方程式落實。

根據埃及官方消息,新增兩天停火之時,以色到每日將釋放30名在囚巴勒斯坦人,而以色列承諾的加大人道援助物資准入,包括藥物、燃料和糧食等,也將繼續。

目前,美國拜登(Joe Biden)當局正面對黨內左翼的嚴重壓力,希望施壓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說服他改變加沙行軍方略,以減少無辜人命傷亡。民主黨國會議員甚至拜登本人近日都公開表示為美國對以軍援加上一些「條件」是可取的想法。但要繼續攻擊哈馬斯卻不進一步傷及平民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拜登政府似乎只想暫時拖延,讓哈馬斯先盡可能釋放最多的人質(如今只剩下大約170人),並最大可能延長此刻的停火,再從長計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周將再次訪問以色列。(Reuters)

很明顯,「人質換停火」的局面不可能長久持續。哈馬斯絕不會完全放棄人質作為籌碼。以色列方面也表明停火協議結束後將會以「高烈度」繼續戰爭。消滅哈馬斯、防止加沙未來再對以色列構成安全威脅,此刻依然是拯救人質以外的兩大目標。

以日數計算的短暫停火,最多只會給加沙民眾和哈馬斯一個暫時喘息和重整旗鼓的機會(例如填補藏身地道內的物資等等)。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以色列已經鐵了心,不會讓暫時停火發展成長久停戰。除非有第三方力量軍事介入,除非美國公開要求停戰,否則加沙戰火重燃是無可避免的。

根據暫時停火期間的點算,加沙有高達六成建築已受損毀。(Reuters)

如果以色列堅持過去漠視巴勒斯坦人建國訴求繼續打壓的話,由哈馬斯所代表的抗爭精神當然不能被消滅,但暫時在物理上消滅加沙內的哈馬斯,卻不是沒有可能達成的戰爭目標。

從這次哈馬斯願意接受50名以色列人質換150名在囚巴人獲釋的交換比例來看,暫時停火對於哈馬斯非常重要。回顧過去,哈馬斯的人質/囚犯交換比例是在以一換千的層級,與這次差別極遠。

這也間接證明,在以色列密集轟炸和地面清掃之下,哈馬斯確實受到了頗大的壓力。根據以方消息,其軍事行動已經重挫哈馬斯近2.5萬人、總共24個營的其中10個,估計有數千名哈馬斯成員已被殺死。雖然此等數字可能有所誇大,卻大概距離事實不遠。

2023年11月27日,哈馬斯武裝分子將第4批釋放人質,移交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成員,移交地點未有公布。(Reuters)

目前,哈馬斯雖然透過挑釁以色列在加沙濫殺大量平民而使以色列在國際輿論戰上遭遇重創,但血腥的加沙戰爭卻尚未引發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言誅筆伐之外的進一步反應。

阿聯酋等2020年同以色列建交的國家並沒有要斷交的跡象;作為阿拉伯國家實然首領的沙特並沒有任何實質行動;連伊朗也表明已知會美國其沒有要讓以、哈戰爭升級的意願,而獲伊朗支持、最能威脅以色列的黎巴嫩真主黨近兩個月來也只停留在跟以色列「表演式」交火的狀態,最近甚至大體上跟從了它沒有參與的加沙停火,幾乎暫停了所有以黎邊境的攻擊。

而儘管西岸暴力不斷,卻也未有巴勒斯坦人大規模武裝對抗以軍、牽起另一條戰線「圍魏救趙」支援加沙的跡象。

哈馬斯透過攻擊以色列和成功換取以色列釋放在囚巴人,贏得了巴勒斯坦和阿拉伯、穆斯林世界的民意。但此等民意卻未有造成全個阿拉伯、穆斯林世界以實際行動對抗以色列的局面。從這個角度來看,哈馬斯的行動並沒有達成目標。

約旦河西岸民眾迎接獲釋在囚巴勒斯坦人之時,舉起綠色的哈馬斯旗幟,可見哈馬斯透過人質交換協議進一步贏得民意支持。(Reuters)

在以色列決意消滅哈馬斯之際,哈馬斯在加沙辛苦建立起來的硬實力更有被連根拔起的危機。

正如以色列要長遠消除近鄰的安全威脅就必須改變右翼政策、認真推行兩國方案一般,哈馬斯要求存,甚至要尋求變成巴勒斯坦人的唯一政治代表,也必須改變其非消滅以色列不可的路向。

根據哈馬斯1988年的成立憲章,哈馬斯的目標是要消滅以色列這個國家,並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起一個伊斯蘭神權政體,而唯一能達成這個目的的手段就只有「聖戰」,明文否定任何「措施、建議或國際會議」作為解決以巴問題的途徑,更將「反猶太復國主義」(即反對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與「反猶太」互相等同——憲章中就有「直至穆斯林對抗猶太人(殺死猶太人)之前,審判日並不會到來」之語,甚至包括了類似新納粹般指責猶太人在背後操控世界,要為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負責等內容。

以媒報道,加沙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Yahya Sinwar,圖中)曾親身面會人質,以「幾乎沒有口音」的希伯來語保證他們安全。這位被視為10月7日恐襲主腦的人物,是以色列要消滅的首要目標。(Reuters)

為了爭取國際支持,哈馬斯其後多次間接溫和化其立場。例如2006至2017年在加沙領導哈馬斯、如今長期身在卡塔爾的哈馬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亞(Ismail Haniyeh),2008年就曾在歐洲議會議員面對表示過哈馬斯有可能接受1967年的以巴邊界,接受與以色列長期停火。

到2017年,哈馬斯甚至發布了新的憲章,去除了1988年憲章中的激進內容,表明只反對猶太復國主義,並不反對猶太宗教本身。但新的憲章也保留了消滅以色列的目標。

這種逐步溫和化的願景,已被10月7日的第一響槍聲擊碎。

然而,在以色列決心在加沙「打到底」的前提之下,哈馬斯要避過滅頂之災已經沒有太大的策略空間,也沒有任何地理上的退路。認清不能消滅以色列的政治現實,作出接受兩國方案底線的轉向,從而尋出一條戰略上的退路,也許是唯一能有效求存求生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