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拜會後的中歐峰會:一場美國影響力的現場測試
第二十四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將於12月7日在北京舉行。此次領導人峰會和以往相比,舉辦的時間比較晚。中歐每年輪流舉辦領導人峰會。以往領導人峰會大多在上半年舉行,在下半年舉行峰會的情況較為少見。此次將峰會安排在12月,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歐雙方都有一些突發事態耽誤了相關日程安排。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原本4月訪華為領導人峰會做鋪墊,但是他出發前感染新冠病毒,因此行程推遲。
今年7月博雷利的訪華行程被中方臨時取消,和中國時任外長秦剛被調查,外交人事出現更迭有關。在王毅接任外長後,博雷利的訪華計劃在10月成行。11月中國外交圍繞中美領導人峰會進行。因此此次中歐領導人峰會安排在了12月初。
另外一個中歐領導人峰會推遲到12月的原因是歐盟一方協調對華立場需要時間。2022年12月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訪華,今年4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訪華,兩人分別訪華而不是聯合出訪是罕見的,和當時歐盟內部對於如何處理對華關係有着立場分歧不無關係。歐盟核心大國德國的對華政策上在前半年也未明確。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3月份第一次提出「去風險」,5月的G7峰會上,「去風險」被寫入公報,今年6月、7月馮德萊恩在一系列出訪中反覆提及「去風險」。在這一過程中美國逐漸放棄使用「脱鈎」,開始接受使用「去風險」這一說法。德國朔爾茨政府的對華戰略文件起草過程並不順利,一直處於重新評估和修改狀態,直到今年7月才正式出台《德國聯邦政府中國戰略》。這份40頁的戰略文件強調「我們迫切需要降低風險,但並不追求脱鈎」。和歐盟的「去風險」提法一致。
目前「去風險」已經成為主導西方對華關係的最新共識。中國已經表明立場反對歐盟提出的最新的「去風險」政策,且雙方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分歧非常明顯,本質上中歐舉行領導人峰會不太可能取得大共識。
但是中美領導人在美國加州舉行會晤後,再舉辦中歐領導人峰會,有助於中歐找到管控分歧的途徑進行良性互動。無論是中美關係還是中歐關係,都不是消滅分歧才能合作,而是要掌控一邊管理分歧一邊繼續合作的節奏,不走對抗的極端。
此次領導人峰會是在歐美對華立場較為一致的背景下進行的,中美領導人峰會後,此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是美國對歐盟政策影響到底有多少的試驗場,有助於中方觀察歐美對華態度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