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為什麼開始關注日本經濟?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日本離我們很近,也離我們很遠:從地理位置上看,離我們很近;但從世界經濟的角度來看,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討論世界經濟形勢的時候,我們關注的焦點還是美國,其次是歐洲。日本?順便看一眼就行。

為什麼呢?因為人們覺得日本經濟早就不行了。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經濟出現了泡沫經濟崩潰,隨後進入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失去的三十年……

但是,別忘了,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時間跨度足夠大之後,會出現新的經濟波動。日本經濟,好像跟過去有點不一樣了。

日本經濟:2023年3月24日,一名顧客在日本東京市場的一家熟食店購買食物。(路透社)

大家對日本經濟感興趣,首先是因為日本的股市漲勢很好,跟A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今年以來,日經225指數從25000左右爬到了33000高點。巴菲特今年說開始看好日本股市,並不斷加倉日本五大商社,這又增加了市場的信心。甚至有人說,日經指數站上了大泡沫以來的新高點——用了30多年的時間,日本股市終於畫出了一個「U型曲線」。

不過,這也不奇怪。今年主要經濟體的股指大部分都是漲的,日本股市雖然漲幅比較高,但也不是獨一份。

5月底以來,日經225突破30,000點大關,為33年來從未見。目前更處於33000點水平。(Google)

研究宏觀經濟的朋友會對日本的通貨膨脹感興趣。

到今年5月份,日本核心CPI已經連續21個月上漲。

不是說通貨膨脹不好嗎?不是說全球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壓力捲土重來,可能會居高不下嗎?換個其他國家,通貨膨脹不斷上漲,肯定很令人頭疼。但是,這是日本。

在過去二十年中,日本CPI持續低迷,進入了經濟學中所謂的通縮狀態。為了讓CPI漲起來,日本政府想了很多辦法,但只短暫地起過作用,這一次藉著全球通脹,宏觀溫度總算回到了「常溫」。

但能據此說日本徹底走出通縮了嗎?還不一定,通縮只是現象,背後的原因才是關鍵,日本經濟是否擺脫了「需求下降-物價停滯-收入增長停滯」的循環還很難說,比如目前物價的漲幅就高於工資的實際漲幅,從消費力上可能還是減弱了。

不過,即使對於這樣的通脹,日本政府也非常珍惜,在各國加息的背景下,日本央行還在堅持不加息。

在過去二十年中,日本CPI持續低迷,進入了經濟學中所谓的通縮狀態。(Reuters)

中國人比較務實,我們熟悉的是「拿來主義」,關注日本,其實關心的是中國經濟的未來。

比如說,很多中國人喜歡問,日本經濟是如何失去三十年的?

這件事情到現在也很難說找到一個讓大家都接受的定論,你看日本自己人寫的書,也是結論各異。

比如,有的研究者認為是因為日本企業沒有更深入地加入國際大分工,自己什麼都想做,而且製造業和出口佔比太高,服務業遲遲不上來,導致一旦出口受影響,內需就頂不上;也有研究者認為日本政府反應不夠快,不論在泡沫產生時或者泡沫破滅時甚至破滅後的救援政策,都很遲滯……

這其中,解釋力比較強的是辜朝明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簡單說,就是日本泡沫破滅後,無論是企業還是居民,都遭受了巨大的虧損,以前買房買股票,現在都賠錢了,而且賠得很多,也就是說,資產大幅度縮水,導致資不抵債,從技術上來說,他們已經「破產」了。傳統的刺激政策很難解決資產負債表危機。如果採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讓銀行多貸款給企業,企業拿到錢,不會增加投資,而是悄悄去還債,填補自己原來留下的窟窿。如果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比如給居民減稅,增加居民的實際收入,居民也不會增加消費,而是悄悄去還債,填補自己原來留下的窟窿。

辜朝明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經濟學家,他的代表作《大衰退》再版的時候,加了一個副題「宏觀經濟學的聖杯」。他也挺喜歡給中國出主意。前不久,辜朝明在一次券商年會上講話,就認為中國有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的風險。

日本經濟:自新冠疫情以來,2023年6月份日本遊客首次突破200萬人次。(Reuters)

那辜朝明說得到底對不對呢?也對也不對。

不對的是,中國的經濟特徵跟日本是不一樣的。就說房地產市場吧,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畸形發展多年,導致房價奇高,這是有目共睹的。但隨著「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實,房地產市場的遊戲規則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上半場是踢足球,中場休息後重新上場,裁判一聲哨響,通知改打乒乓球了。結果呢?好處是,中國的房價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所以不太可能出現像日本那樣的斷崖式下跌。壞處呢?受到嚴格管制的市場就不再是自由競爭的市場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也會受到影響,一個支柱性產業從此謝幕了。

辜朝明哪裡說對了呢?不是所有的經濟現像都是政府可以完全操控的。在相應的發展階段上,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各個國家有共性的地方。決策者為了更好地應對未來,必須學會以史為鑑,以鄰為鑑。

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這個國家的存在,有個重大的意義,那就是他們幾乎把能夠犯的經濟政策錯誤都犯了,這對其他國家,尤其是鄰國來說,太有幫助了。我們只要避免重蹈覆轍,就能走得很順。

遺憾的是,過了這麼多年,中國經濟好像跟日本經濟越來越像了。一樣陷入了和美國的貿易摩擦,一樣有房地產泡沫的擔憂,一樣出現了老齡化社會,一樣多了很多「御宅族」。

這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對日本經濟的關注和了解太少了?為什麼我們更關心美國,而不是鄰國日本?是不是因為我們其實對自己的了解還沒有到位?

作者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熵一資本首席經濟學家何帆。

本文獲首席經濟學家授權轉載,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