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第十次加息|坐等美國銀行業下一張「多米諾骨牌」
美東時間5月3日聯儲局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會後宣布,將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從4.75%至5.0%上調到5.0%至5.25%。這是聯儲局自去年3月以來連續第十次加息。5.25%的聯邦利率已經是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16年來的最高水平。
FOMC會議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舉行記者會表示:原則上,我們不需要把利率提高到那麼高。我們試圖讓利率達到並保持在足夠的限制性水平。我們正在持續評估利率是否具有足夠限制性,目前無法確定是否已經達到足夠限制性的水平。我們可能已經達到足夠限制性的水平,或者距離這一水平已經並不遙遠。在宣佈我們已經採取了足夠的緊縮政策之前,我們需要更多的數據。鮑威爾還承認:當前的政策是緊縮的。實際利率約為2%,明顯高於中性利率。
相比上次會議聲明,聲明刪除關於「適宜進一步加息」的措辭。聲明多次重申,將把本輪加息周期以來數次緊縮以及傳導機制的滯後性納入考量,以確定「未來額外的政策緊縮程度」。這些跡象,有分析認為,這意味着在經歷了一年多的迅速加息之後,聯儲局有望暫停加息腳步。
此外,聲明中有一段措辭的變化是「很有意思」的——「我們必須平衡做得不夠和做得太多的風險」。不知道聯儲局是否真的意有所指,在觀察人士看來,就在聯儲局宣佈再次加息前,5月1日,美國第一共和銀行確定被出售給摩根大通,該銀行也成為繼矽谷銀行、簽名銀行之後,兩個月來被關閉和接管的第三家美國區域性銀行,也是美國史上第二大銀行倒閉案。我們都知道,美國銀行體系的系統性危機正在爆發。
雖然聯儲局聲明中也有強調「美國銀行體系健全且富有彈性」,但它同樣會說「我們必須平衡做得不夠和做得太多的風險」的時候就看的出來底氣不足。
4月28日,聯儲局發布關於矽谷銀行倒閉的調查評估報告,認為矽谷銀行倒閉是自身管理不善、當局監管不力、社交媒體狂熱共同造成的,並承諾將對銀行實施更嚴格的監管。這些問題顯然都在,但聯儲局不敢正視或者說不敢挑明問題的源頭——貨幣政策的無序刺破了泡沫。
同歷史上許多金融危機類似,這次銀行危機也是由恐慌擠兑造成的信心危機,而背後起源也是由央行加息引發的宏觀周期變化。具體到美國,這次宏觀周期變化源於長期低利率、低通脹環境下新冠疫情的暴發:為救助經濟金融實施了大規模財政補助和超寬鬆貨幣政策,加之供應鏈混亂造成通脹高漲,為遏制通脹又急劇加息,經濟金融刺激的力度、通脹上漲的幅度、加息的速度均為數十年之最。
疫情爆發雖是突如其來的,而政府的應對顯然也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應急,其後引發的後果及相應的應對也都是應急、應急再應急。這些諸多因素短時間內疊加複合、互動連鎖,造成宏觀周期空前迅速、劇烈、反覆地變化,讓人無所適從,舉措失當。
3月以來,美國銀行業危機持續發酵。必須意識到,繼續激進加息或為陷入危機的美國銀行業火上澆油,讓美國離衰退更近一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分析認為,當前形勢下,聯儲局若選擇繼續加息,將給世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第一,繼續加息一定會抑制經濟,無論是投資消費還是進出口都會被抑制增長。美國經濟可能會繼續下行,壓力會更大。第二,美國銀行業的危機會繼續,可能會進一步引發系統性風險。眼下擺在美國政府和監管部門面前的是個悖論,即繼續加息可能加劇銀行流動性危機,暫緩加息則無法有效抑制通脹。第三,對於外匯儲備不高、外債較高、產業結構單一的國家來說,聯儲局加息可能會導致這些國家出現破產現象。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國家已經不斷亮紅燈。
劉英認為,當前美國銀行業危機並未結束,正在擴大並複雜化。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在銀行監管政策理念上的「南轅北轍」,是導致危機發生和擴大的主要原因。特朗普上任之後放鬆了對美國銀行業的監管,導致很多銀行在零利率的情況下,運用大量存款做一些不合適的投資。目前,面對聯儲局快速、持續地抬升利率,這些銀行的資產大量損失,導致這一波中小銀行倒閉。
中小銀行出了問題後,美國回頭找監管缺位的問題,但已經晚了,損失已經造成了。拜登現在說銀行是安全的,實際上是騙人的。那些受到銀行倒閉驚嚇的儲戶一定會去取款,把錢從小銀行挪到大銀行,這樣美國銀行的脆弱性更強,會導致新一波倒閉潮。美國下一步會收緊監管舉措,但這又讓銀行的資產端和負債端受到擠壓,「爆雷」的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
現在的金融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全局性、系統性更加突出,可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與上次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於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大型機構不同,這次危機發生於地區性中小銀行,波及範圍不大,但如果處置不當或不及時,也會迅速蔓延、擴大,後果難以預料。
另一個角度來說,美國銀行業的系統性危機,癥結在於加息和美債利率的失衡,聯儲局加息,銀行存款收益高於美國國債收益,市場紛紛拋售後者,導致其價格大幅度貶值。鑑於銀行等金融機構是除主權國家之外最大的持有者,所以,美債貶值也會連累銀行資產價值貶值,最終資不抵債,致使破產。2022年,美國政府的債務總額為31.42萬億,相當於美國2022年26.13萬億GDP的1.2倍,僅每年需要償還的利息就高達6400億美元,預計到2029財年將突破1萬億美元。
此外,由於當前融資收緊、辦公樓需求下降,商業地產的相關違約風險已經逐漸暴露。根據相關數據,截至去年年底,資產不超過2500億美元的區域性銀行持有約1.1萬億美元的商業房地產貸款,佔其總資產的比重近三成,面臨的風險尤為突出。芒格在接受採訪時都在警告:美國商業地產市場正在醖釀一場風暴,隨着地產價格下跌,美國銀行業「充斥着不良貸款」。
美國銀行業的「病灶」未除,出現下一張「多米諾骨牌」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正如前述,美國銀行業的「病灶」本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本是無解的。此前就有研究顯示,美國至少有186家銀行面臨與矽谷銀行類似的情況,這些銀行一旦遭遇擠兑就可能陷入危機。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日前也下調了10餘家美國地區性銀行的評級,擔憂這些銀行是否具備足夠的穩定性。
美國聯儲局(FED)5月3日議息結果如何? 是這一輪第幾次加息?
美國聯儲局宣布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5%至5.25%的水平,是去年3月以來連續第十次加息。
美國何時有望降息?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認為,通脹不會快速回落,不預期在今年出現減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