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勝利日」紀念又再倒數 與習通話 澤連斯基求戰還是求和?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不知不覺間,5月9日俄羅斯大肆慶祝擊敗納粹的「勝利日」紀念又再進入倒數。回顧去年的「勝利日」,當時人們都在猜測速戰速決無望的普京(Vladimir Putin)會否趁正攻下亞速海城市馬里烏波爾(Mariupol)之機而宣布「特別軍事行動」達成目標、嗚金收兵。

一年戰火過後,本年「勝利日」到來之前,卻有着兩種截然不同的訊號。一是人們預期中烏軍在泥濘天氣過去之後的反攻。二是以習近平與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4月26日戰後首次通話為代表的和平走向。一是戰,二是和,到底實虛何在?

「勝利日」是反攻時機?

一方面,俄羅斯內部已經出現聲音,擔心烏克蘭方面會利用5月初天氣轉好的時機,選擇在5月9日發動攻勢,以擾亂俄羅斯的「勝利」慶祝。在烏東巴赫穆特(Bakhmut)苦戰良久的華格納僱傭兵團(Wagner Group)領袖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4月26日就警告,當巴赫穆特天氣轉好,烏克蘭將發動反攻,有可能與勝利日重疊。

英國國防部4月25日的情報更新亦稱,俄羅斯平均每日傷亡人數在4月比過去三個月減少近三成,很可能顯示其冬季攻勢未能達成目標,如今已轉向為應對烏克蘭反攻做準備。

從澤連斯基決定堅守戰略價值有限的巴赫穆特,更將「巴赫穆特仍在」變成烏克蘭抗俄精神象徵等種種決定可見,烏克蘭非常重視戰爭中的符號意義。以此推測,以反攻破壞俄羅斯「勝利日」慶祝,的確是非常合理的行動路徑。

巴赫穆特大半已在俄羅斯控制之下(紅色為俄控區,粉紅色為俄軍活動範圍,黃色為烏控區)。(Twitter@War_Mapper)

不可或缺的中國進場

另一方面,澤連斯基4月26日則與習近平進行了外界期待已久的俄烏戰爭後首次通話。澤連斯基呼籲中國「運用其政治影響力去重建應當作為和平基礎的原則和規則」,指「如何恢復正義和平的雙方見解」是溝通的重點,形容這次大約一小時的通話「長久而相當理性」、「開啟了新的機會」。

習近平則重申中方的既有立場,表明「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烏關係的政治基礎」,「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對話談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希望各方從烏克蘭危機中深刻反思,通過對話,共同尋求歐洲長治久安之道」。這些言論之中,當然沒有包括烏克蘭一直想聽到的對俄退兵呼籲。

在實際行動上,中方將派出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到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深入溝通,呼應了早前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正派出官員和中方對接、制定俄烏未來談判基礎的消息。

而澤連斯基則在與習近平通話的同一天,也任命了前戰略產業部長里亞比金(Pavlo Ryabikin)為新任駐華大使。有歐洲外交消息稱,烏方在華的臨時代辦只能有限度與中國外交官員溝通,里亞比金的到任預計能暢通中烏之間的外交溝通。

烏克蘭新任駐華大使里亞比金(Pavlo Ryabikin)。(Wikimedia Commons)

正如與伊朗沒有外交關係的美國在沙特與伊朗關係之上沒有話說權一般,本年以來幾乎再無與普京交涉的歐洲、一直敵視俄羅斯的美國,在俄烏和談之上也沒有中國一般的有份量中介地位。因此,中國在解決俄烏衝突的角色,並不只是單純的正面中介人,更是不可或缺的和事老。此刻,中國繼2月發表12點烏克蘭危機立場之後進一步以實際行動推動和平,而且得到澤連斯基背書,這則是一個明顯的趨和訊號。

先戰後談

人們本來預計本年烏克蘭局勢走向的劇本是「先戰後談」。馬克龍自己在2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已明白指出此刻不是跟俄羅斯談判的時候,認為俄羅斯要在烏克蘭戰場上被擊敗,再讓俄羅斯重回談判桌,建立更長久的和平。在4月初其訪華時的備受爭議的訪問中,馬克龍也重申了「現在是軍事的時候」、「現在不是談判時候」的說法,只稱各方都要為談判作準備。

這種想法非常簡單,就是希望烏克蘭反攻能打出一些明顯的戰果——例如切斷亞速海北岸連接俄羅斯和克里米亞的陸橋——再以優勢地位迫使普京談判,到時候中國才有發揮中介角色的需要。

馬克龍訪華:圖為2023年4月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中國廣州中山大學時發表演說。(Reuters)

4月25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在紐約受訪之際,也特別點名這種先戰後談的策略,批評「讓我們(指西方)現在給烏克蘭一個成功反攻,然後要求烏克蘭、澤連斯基開始談判」是「某種精神分裂的邏輯」。

相較之下,澤連斯基此刻一邊積極準備反攻,另一邊同時拉攏中國向推動和談的方向走,則是一種「邊戰邊談」的預先部署。

烏克蘭方面之所以要以「邊戰邊談」取代「先戰後談」,是出於多個面向的現實考量。

促進談判是反攻的一部份?

目前,烏克蘭已經逐步從西方國家收到大量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車、榴彈砲、高機動性的自走砲等武器,並在西方訓練之下,組成了十多個旅、為數三、四萬的兵力準備反攻。於是,人們對於烏克蘭反攻的設想,往往是以地面突擊急速推進的角度切入,有分析更認為,烏克蘭的反攻在首24個小時就可以大體決定勝負。

然而,此刻烏克蘭反攻方向非常明確,失去了發動突襲的優勢,而且俄軍地雷、反坦克龍牙陣、戰壕等防禦工事已嚴密佈置,除非烏軍能以近乎完美的聯合兵種作戰推進,一下子使俄方守軍失去防守意志,否則其推進一旦緩慢下來就只能以失敗告終。

俄烏戰爭形勢圖。烏軍最有可能從扎波羅熱南下,試圖奪取亞速海北岸,截斷從俄羅斯到克里米亞的天然陸橋,再攻下赫爾松以斷克里米亞供水,最後迫普京回到談判桌。(liveuamap)

在西方援助未來「有減無加」的前設之下,如果烏克蘭這次突擊推進失敗,可能一發動反攻就要馬上轉軚求和。「邊戰邊談」正是為此變局的兩手準備。

由於烏克蘭並非不知道突擊推進的困難,其反攻也有可能會以分散、零碎的方式進行,正如近日烏克蘭軍隊疑似在赫爾松州(Kherson Oblast)第聶伯河(Dnieper River)三角洲東岸的極小規模行動一般。這種做法的邏輯是要擾敵為自己製造機會,「邊戰邊談」中的「談」正可為此所用,以向俄方發出擾亂性的訊號。

同時,烏克蘭大體依靠蘇製系統的防空系統5月就要面臨「彈藥用盡」的危機,如果俄軍能藉此取得烏克蘭戰場上的空中優勢,烏克蘭不只反攻無望,更有可能兵敗如山倒。以「邊戰邊談」的策略部署好啟動談判的可能,在這種最悲觀的情況之中,也可算是買了一個用以止蝕的保險。

根據早前被泄漏的美國機密情報,美方評估烏克蘭的反攻有可能只能取回小量土地,本年也將困在消耗戰之中。如果反攻確實改變不了僵持局面,「邊戰邊談」也是個明智的選擇——俄羅斯此刻已積極將其實質控制的烏克蘭地區從行政上歸入俄羅斯體系,烏克蘭政府更指責俄羅斯正在進行人口改造,鼓勵俄羅斯人員大量遷入,以製造歸俄的既定事實;在不能以戰爭奪回土地的前提下,消耗戰中的談判,就是最能保護烏克蘭領土完整的手段。

當然,如果烏克蘭反攻順利,「邊戰邊談」也可變回「先戰後談」。由於中國角色本來就不可或缺,預早拉攏中國為談判作鋪墊,也是合理不過的行動。

習近平這次與澤連斯基通話,當然讓人們看到了俄烏停戰的一線曙光,但在烏克蘭反攻在即的格局之下,對澤連斯基而言,「談」也只能由「戰」的邏輯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