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西方把中俄放在對立面是一條危險的彎路|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2023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俄烏問題成了不可避免的討論熱點。

當地時間2月18日深夜,剛剛從慕安會現場回到酒店的中方代表之一、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論壇特約專家周波接受了「觀察者網」專訪。他提到,慕安會上,只要是支持烏克蘭的,台下都是一片掌聲。而俄方代表的缺席,也讓此次慕安會成了「討俄大會」。

另一方面,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的參會,讓「中國」成為此次慕安會上的高頻詞。如何處理中美關係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各國都對中國投來期待的眼光。

在將近一個小時的訪談中,周波就大家最為關心的俄烏衝突、中國周邊安全以及全球政治「向東轉」等話題,分享其見聞與觀點。

觀察者網:作為本次本次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參會者,您能否向我們介紹一下您參與的議程內容和在現場的感受?您認為今年慕尼黑安全會議有什麼樣突出的主題和特點?

周波: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我認為慕尼黑安全會議的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安全會議。首先,它的歷史悠久,首次召開於1963年。會議的規模也比較大:我以往多次組織中方代表團參加香格里拉對話,香格里拉對話是防長級別的,議程中最受關注的是中美防長的發言;而慕尼黑安全會議涉及的規模更廣,比如在2018年的慕尼黑會議上,共有聯合國秘書長和20餘國元首出席,今年與會人數甚至還要更多。

王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2月18日在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Reuters)

慕尼黑安全會議能夠準確地反映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視角。今年會議最大的熱點和去年一樣,是以俄烏戰爭為中心。但各國的態度與去年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今年,西方國家幾乎「一邊倒」地支持烏克蘭繼續打下去,要打多久就打多久,需要什麼就給什麼。今年慕尼黑安全會議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是中國的重要性受到了普遍關注。看似與中國毫不相干的事,在與會國家眼中似乎也與中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西方國家會非常關心中國在俄烏衝突中的態度——中國會站在哪一邊?中國能否說服普京進行和談,或至少說服普京不要動用核武器?西方國家還會荒謬地聯想,既然俄羅斯如此對待烏克蘭,那麼中國大陸會不會也以類似的方式對待台灣?

慕尼黑安全報告為以往對「全球南方」欠缺關注而做出自我批評,稱今後將改進政策。所以,這次也邀請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參與。但坦率地說,西方很難在這方面取得實質性的進步:

一是,和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踏踏實實的投入與合作相比,歐洲心臟地帶已陷入戰爭,今後是否會對「全球南方」給予援助、又能給到什麼程度,是值得高度懷疑的。

二是,邀請發展中國家只是西方國家意識到過去對發展中國家忽視後襬出的一個「姿態」,實際上並沒有給他們在某些問題上提供積極發聲的渠道;相反,請什麼人、說什麼話都是根據西方大國的「政治議程」設計好的,比如會方專門找了伊朗和俄羅斯的反對黨來談論這兩個國家的相關問題,結果顯然是一邊倒的。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2月18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講話。(Reuters)

觀察者網:本次會議沒有俄羅斯代表參加,也沒有邀請伊朗,而這兩個國家恰恰在當前的國際安全形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會不會給人一種感覺,本次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不像是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如何解決安全問題,儘快恢復和平,而是一群「盟友」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幹掉敵人」?

周波:你的觀察是對的。西方人現在已經不屑於堅持所謂「公正」、「中立」和「平衡」了。西方完全主導了會議中的情緒和立場,根本不在乎其他國家怎樣看待。比如,在俄烏問題上,西方完全站在烏克蘭一邊,英國首相發言、烏克蘭代表提問時,會場掌聲一片。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演員出身,一貫善於包裝,以煽情的「率領人民抗擊侵略的戰時總統」形象參與了會議。他在會議上提出的要求非常簡單:希望大家給予我支援,多多益善,以幫助我們更快擊退侵略者、儘早結束戰爭。這一發言贏得了西方各國代表的一片掌聲。隨後發言的英國首相、北約秘書長、美國副總統也都是相似的論調。

根據與會各國的表態以及我以往與他們交流的經驗,我認為俄烏戰爭短期內很難結束,戰爭規模只會越來越大。西方不願結束戰爭,而是步步突破了紅線——起初提供坦克,之後提供飛機,現在英國首相已表示英國將為烏克蘭飛行員提供培訓,戰爭規模正在一步步擴大……我不清楚俄羅斯的態度,但想來俄羅斯即便無法贏得這場戰爭,也不太可能輸。俄羅斯是全球核武器最多的國家,核武數量多於美、英、法的總和,我們常常調侃「俄羅斯窮得只剩核武器了」。因此,如果西方不斷對俄施壓,情況可能變得相當危險。

2月20日,烏克蘭基輔,拜登與澤連斯基於勇者之路(Alley of Bravery)為寫有拜登名字的銘碑揭幕。勇者之路是為了紀念烏克蘭獨立31周年鋪設,並表揚在俄烏戰爭中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政治人物。(Reuters)

現在,解決俄烏問題的鑰匙不在澤連斯基手裏,甚至也不在北約手裏,而是在華盛頓手裏。

觀察者網:您剛才提到西方各國一方面寄希望於中國的積極介入,另一方面對中國的立場充滿了冷戰思維的偏見,您對此如何評價?中國在本次會議上向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各國傳遞出什麼樣的聲音?

周波:這次讓我們深深地感到西方人走上了一條彎路。西方國家認為,俄羅斯和中國等所謂「專制的修正主義國家」站在一起,試圖與西方民主國家分庭抗禮、挑戰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這種言論對中國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公的。

西方人錯誤地理解了「世界秩序」,把二戰後的秩序完全歸結為「自由民主秩序」,這顯然也是一種錯誤的、自戀的觀點。二戰之後發生了無數大事:53個非洲國家的獨立、美蘇的冷戰、中國的崛起等等。這些事件也都塑造了世界的秩序。真正的西方式「自由秩序」僅僅存在於蘇聯解體之後、中國尚未完全崛起之前的15年間,這在人類歷史上無非是曇花一現。

2020年慕尼黑會議的主題是「非西方化」,會議得出了一個有趣的結論:全世界正在變得「非西方化」,就連西方本身也在變得「非西方化」。世界各國和西方自己都發現西方民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這使原本頗為自戀的西方產生了嚴重的「受害者情結」,將西方民主的問題歸咎於俄羅斯和中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右)2023年2月18日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應約會見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左)。(中國外交部)

這一指責對中國尤其不公正。中俄對待世界秩序的態度有着本質區別:俄羅斯帶着「懷舊」的情緒,對全球化和世界秩序抱有抗拒之情;但中國則不然,中國作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希望與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世界展開更多、更緊密的合作,中國是世界秩序的捍衛者而非破壞者。西方一方面不分青紅皂白對中國橫加指責,但另一方面又有求於中國、對中國有所期盼,其態度既搖擺又矛盾。

現在西方國家指責中國在俄烏問題上過於「親俄」,沒有旗幟鮮明地反對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主權的行為。但事實上,正如中方代表所言,中國在俄烏衝突中並不是無所作為的。假如中國真的站在俄羅斯這邊,第三次世界大戰就已經爆發了。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拒絕火上澆油、極力勸和促談——當然,說實話,要找到大家都滿意的和談條件是非常難的。

本次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發表主旨講話,清楚地表明中國對俄烏衝突的基本立場是促進和談,同時還提及中國即將發布全球安全倡議的概念文件。

由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一經問世就引發了全球關注。以往的全球安全倡議以大方向上的基本原則為主,而現在中方希望以概念文件的方式將其進一步具體化,提供更系統的思路和更可行的舉措。

德國總理朔爾茨2月17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與王毅會面。(Reuters)

觀察者網:除了俄烏,目前的亞太安全局勢也是世界關心的話題,您認為哪些方向比較容易引發「擦槍走火」,而美國未來是否會在亞太、特別是中國周邊製造更大的事端?

周波:我的觀點是,世界局勢日趨混亂,但地緣政治的大趨勢仍是「向東轉」,爆發於歐洲心臟地帶的俄烏戰爭更進一步加速了這一趨勢。美國人的注意力也在轉向亞太,「印太戰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美國實力相對下降、不足以控制整個世界的前提下,美國採取了收縮戰略、聚焦戰略,力圖「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亞太地區就是這個「刀刃」。

中國周邊最易爆發衝突的,一是南海,二是台海。台海目前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大陸、台當局和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每一次發言都會被大家逐字逐句地放大解讀。比如,拜登說要「武力協防台灣」,話音未落,其助手就立刻出面解釋,表示美方依然堅持「一個中國」立場。而觸發《反分裂國家法》有非常具體的條件,換言之,大陸在台海問題上非常小心謹慎,因此台海不太可能因意外而爆發主力武裝衝突。

而另一方面,南海發生「擦槍走火」的危險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美國在南海地區抵近偵察,遭到中國反擊,形成近距離對峙的情況仍然時有發生。去年12月,中美也在南海地區發生了近距離接觸:在海上,中方軍艦在距美方軍艦41米處對後者予以警告和驅離;在空中,中方軍機攔截了美方偵察機,兩架飛機最近時僅相距6米,這兩個距離實際上是相當危險的。

圖為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月17日抵達慕尼黑機場時,向鏡頭揮手。(Reuters)

西方一味向中國身上潑髒水,但事實上,南海的危險完完全全是美國人一手造成的。美國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周邊的南海地區反覆挑釁中國,這才是可能引發意外擦槍走火的主要原因。

中印邊境的爭議也是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印度向來以大國自居,憑藉其年輕的人口結構和良好的經濟態勢,在發展上具有相當大的潛力。

我們希望中印關係不被邊境問題完全捆綁。雖說印度政府在邊境問題上的態度似已倒退回上世紀80年代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訪華之前,主張「邊境問題談不攏,其他關係也就免談」,但中印關係並不完全由印度政府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決定。

目前看來,印度似乎和美國走得比較近,這主要是為了擺出一種姿態來應對加勒萬河谷衝突;事實上,印度和美國的交往也是有限度的,著名的「四方安全機制」看似咄咄逼人、山雨欲來,但其中真正的軍事成分只有一個「馬拉巴爾演習」而已。

雖然美印之間看起來有很多所謂合作項目,但這些合作項目究竟能走多遠還不清楚。畢竟,美國沒有必要在當地投入過大,印度也沒那麼傻。試想,美印的基礎建設怎麼可能與中國抗衡、如何能填補中國的空白?區區四個國家的合作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全球性的氣候變化?這些問題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本文原載於「觀察者網」,《香港01》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