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德、美坦克終於要來 北約不再顧忌「代理人戰爭」?
《華爾街日報》、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明鏡》雜誌(Der Spiegel)等美歐媒體接連報道美國和德國政府將可能在1月25日分別宣布向烏克蘭供應美製M1坦克(M1 Abrams)和德製豹2型坦克(Leopard 2)等烏方渴求良久的「主戰坦克」(MBT)。歐美各國似乎已立定決心全力支援烏方本年計劃發動的反攻。
主戰坦克的轉折
在1月20日的北約(NATO)烏克蘭防務聯繫小組(Ukraine Defense Contact Group)會議上,德國新防長皮斯托厄斯(Boris Pistorius)未肯確定「豹2」輸烏,引來歐洲多國不滿。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其後更表明會聯結其他擁有德製「豹2」的盟友,不尋求德國許可,直接將主戰坦克再出口到烏克蘭。
另一邊廂,一向在軍援烏克蘭方面「毫不猶疑」的德國執政三黨之一綠黨,也派出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公開表示不會阻止盟友輸出坦克到烏克蘭。加上聯政聯盟另一政黨自民黨(FDP)亦屬強硬援烏派,德國國內民意也有傾向輸出「豹2」之變,社民黨(SPD)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似乎已經到了不得不在國內外壓力下低頭的地步。
最讓德國部份左翼擔心的,大概是如果烏克蘭戰場上的先進主戰坦克全部都是「德國製造」,這與二戰納粹德軍在烏克蘭戰場上進侵蘇聯的歷史實在太過相似。因此,媒體盛傳朔爾茨在背後一直遊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希望美國能帶頭供應M1坦克,讓德國可以扮演「跟大哥走」的配角。
然而,美國國防部一直認為使用噴射引擎的M1耗油量大、維修困難,並不適合烏克蘭戰場,反而是在歐洲十多國服役、總共有兩千多架、使用柴油引擎的「豹2」更能讓烏軍迅速派上用場。因此,在20日的歐美援烏防美會議上,美國也依然拒絕向烏克蘭輸出M1坦克。
從最新的發展來看,拜登當局為了迎合朔爾茨的「二戰情意結」,似乎已壓下了國防部的反對意見,決定向烏克蘭輸出M1,為德國「豹2」輸烏鋪平前路。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方將會向烏克蘭輸出大約30架M1;而《明鏡》則稱德國將對烏輸出一隊「豹2」,一隊為14架左右,與英國此前已帶頭輸烏的「挑戰者2」(Challenger 2)主戰坦克數量相同。
有了德國的「綠燈」,其他歐洲國家預計將會迅速跟隨。
全面裝備烏克蘭作戰單位
歐美最近這一輪對烏軍援,與以往的武器輸送,有着根本性的差別。在過去近一年的戰爭之中,歐美供應烏克蘭的武器往往只用於應付當時戰場的特定需求,並無整體地構建烏軍作戰單位的規劃。
例如開戰之初的標槍(Javalin)反坦克飛彈和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只為阻礙俄國陸空兩軍迅速擊敗烏克蘭;當俄軍收縮戰線到烏東頓巴斯(Donbas)後,各式155毫米北約制式榴彈炮則用以應付前線地面炮戰;其後,美製「海馬斯」多管火箭炮(HIMARS)增加了烏軍攻擊射程,破壞俄國大炮優勢,使烏軍能阻斷俄軍後方補給,最終讓烏軍成功收復哈爾科夫(Kharkiv)全境和南部赫爾松市(Kherson);到最近以「愛國者」(Patriot)為代表的防空系統,則用以對付俄方自去年10月以來採取的導彈和無人機遠程攻擊。
但踏入2023年,歐美的對烏軍援卻有裝備完整作戰單位的意圖。法國輸出AMX-10RC「輕型戰場坦克」;德國輸出40架貂鼠式步兵戰車(Marder);瑞典輸出50架CV90步兵戰車;美國輸出超過100架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M2 Bradley,伊拉克戰爭時有坦克殺手之稱)、90架史崔克(Stryker)裝甲車;不同國家也大量增加裝甲車、榴彈炮等武器輸送。
同一時間,美國也開展了對於烏克蘭軍隊的聯合兵種作戰訓練。而美國亦將在未來兩年以5倍幅度大增其155毫米彈藥的產量,捷克等歐洲國家亦作出了類似的增產部署。
有軍事評論就指,就算沒有M1、「豹2」等主戰坦克,上述這些裝備,配合烏克蘭本身擁有又或者由前華沙公約國家供應的蘇製主戰坦克,已足夠人數一至兩萬的兩至四個聯合兵種軍團的需要。
這一次德、美兩國決定輸出「豹2」和M1主戰坦克之後,這種有序武裝烏軍作戰單位的趨向就更為明顯。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Valery Zaluzhny)去年12月曾表示烏克蘭需要300架主戰坦克、600至700架步兵戰車、500台自走炮才能重奪俄佔土地。當時看起來,這種數字似乎是天方夜談。但一個月後的今天回看,此數已離現實不遠。
歐美的援烏決心,在一個小細節得見:一直嘗試在2032年前建設一支重型步兵軍團以履行其北約成員責任的丹麥,在20日的防長會議前,竟決定將其擁有的19台法製「凱撒」自走炮(CAESAR)全數供應給烏克蘭,一台不剩。
雖然目前德、美、英在公開資料可見的主戰坦克供應數量依然有限,但其供應潛力卻非常可觀。M1坦克的美國庫存量已高達3,500架,其海軍陸戰隊也剛剛將450架M1轉交陸軍,而美國用於在戰場上維修坦克部件、回收受損戰車的M88A1裝甲救濟車單計庫存就有上千架。
北約決定「速戰速勝」?
自俄羅斯開戰至今,俄方一直將俄烏戰爭包裝成俄羅斯對抗整個西方的作戰,例如最近被任命為對烏作戰總指揮的俄國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日前就稱俄國正與「整個西方集體」對抗。
對此,歐美主要國家一直極力阻止俄烏戰爭變成一場北約與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又或者說是「半個代理人戰爭」,畢竟參戰一方是俄國自己,並非代理人——以減低戰爭升級的可能,也同時避免助長俄方的「北約威脅論」。於是,北約國家援烏往往步步為營,從開戰之初美國公開否定支持波蘭蘇製軍機援烏之說,到今天美國依然拒絕輸出數百公里的長程武器,也可見一斑。
然而,戰爭打了近一年之後,歐美各國也看不到任何俄烏能夠停戰的可能。在「俄國不能勝」「俄烏不得和」的前提之下,「速戰速勝」的陣營似乎愈來愈佔上風——達成和平的最佳辦法就是幫助烏克蘭儘快擊敗俄羅斯。
不用多言,這種策略風險甚高,除了核戰的問題外,西方也要面對在烏克蘭戰場上被俄軍反敗的名譽風險。但從這一波最新軍援的性質可見,「速戰速勝」已變成了北約國家的主流觀點,他們為此也再不計較「代理人戰爭」的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