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紐約時報》:這不僅是普京的戰爭
12月16日,美媒《紐約時報》刊出長篇文章《普京的戰爭》(Putin's War),指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10個月,俄羅斯面臨了蘇聯解體後的最大戰略災難,就連普京(Vladimir Putin)都承認,戰爭未按計劃進行。
而為探明俄軍戰力何以不如預期,作者群從數百份俄羅斯政府的電子郵件、入侵計劃、軍事帳簿和宣傳指令文件中提取相關訊息,同時採訪了俄烏雙方的基層士兵、高級官員,甚至與普京親信進行對話,最終彙整出這篇長文報道。此文近日在中文互聯網上廣泛傳播。
細究文章內容,整體可分成六大部分,前三部分先是描述俄軍在烏克蘭的各式窘態,包括行動之初基層士兵對整體情況一無所知、援助火力遲遲未到、物資無法支撐持久戰、士兵隨意使用手機導致位置曝光等;再是聚焦抨擊普京的剛愎自用,指出這位「當代沙皇」過度沉溺於親信吹捧,在未詳盡諮詢專家意見前便輕易興戰,還認為俄軍將能迅速獲勝、烏克蘭的抵抗意志一觸即潰;接著是披露俄軍內部的嚴重腐敗,稱當代「波將金村」(Potemkin village,意指虛假工程與建設)隨處可見,以至部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後三部分則聚焦戰描述鬥人員與俄羅斯民眾的苦難,先是揭露前線俄軍的裝備短缺、訓練不足、慘重傷亡;再是特別介紹了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稱此勁旅也在烏克蘭遭遇了巨大損失,以至其負責人普里戈津(Yevgeny Prigozhin)不得不「巡迴」於各監獄間,向囚犯發表招募演說,並下令對逃兵進行殘忍的法外處決;接著披露前線士兵的絕望錄音細節、被制裁大亨的不滿抱怨、陣亡士兵母親與普京的對話內容等。
簡言之,這篇報道觀察到了俄軍在烏克蘭的進展不順,並試圖以收集到的一手資料加以解釋,同時揭露了俄羅斯內部的厭戰「雜音」。然而通篇言之成理間,埋伏了巨大的敘事空白。
被聚焦的俄軍失利
首先,展示與解釋俄軍失利,是文章的核心重點。作者們稱,普京的錯誤決策、俄軍的長期腐敗,導致了行動初期的多起失誤,並讓俄羅斯在戰爭長期化下傷亡慘重。
平心而論,上述推論確有一定道理。畢竟從俄羅斯行動之初的軍事部署、談判條件來看,莫斯科確實是預設了「速勝」劇本。
在軍事層面,2月24日「特別軍事行動」正式開始後,俄方先是以導彈大面積空襲了烏克蘭各處軍事設施,接着派出地面部隊從俄羅斯、頓巴斯等多個方向發起攻勢,形成在烏克蘭東北部、東部、南部同步作戰的局面,同時又由白俄羅斯借道南下,直插烏克蘭首都基輔形成包圍。然而俄軍的首波攻勢僅出動不到5萬兵力,卻在烏克蘭拉開了上千公里戰線,顯然是戰略威懾用意多過實質佔領,為的是迫使烏克蘭坐上談判桌、答應俄羅斯開出的談判條件。
而在談判層面,俄羅斯在3月7日首提停火四點:烏克蘭去軍事化、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獨立、修憲去除加入北約的內文並放棄加入任何聯盟;俄烏外長在3月10日於土耳其會晤時,俄羅斯再提了六點停戰條件:第一,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的要求,保持中立地位,俄羅斯將保證烏克蘭的安全;第二,將俄語作為烏克蘭的第二官方語言,取消所有對俄語的限制;第三,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半島的主權;第四,承認「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獨立;第五,烏克蘭去納粹化,禁止極端民族主義、納粹和新納粹政黨,廢除現行美化納粹和新納粹的法律;第六,烏克蘭去軍事化,烏克蘭完全放棄進攻性武器,成為非軍事化國家。
上述條件,顯然是設想烏克蘭會為了和平、同意變成第二個芬蘭。但從結果來看,普京確實高估了烏克蘭的「對俄兄弟情」,現實中的基輔不僅不放棄軍事抵抗,還反提談判條件:除非俄軍撤出克里米亞與所有俄佔地,否則烏克蘭不會同意談判。結果俄軍只能轉進頓巴斯,開始第二階段行動,談判僵局也持續至今。
然而文章論述俄軍「失利」的脈絡,似乎刻意迴避了兩大現實。
第一,文章屢屢抨擊普京決策失誤、俄軍腐敗嚴重,導致戰況失利,卻避談另一重要現實:北約儘管未出兵,卻已實質參與這場戰爭。俄軍行動之初,歐美確實不認為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能堅持,故僅是給予少量軍援,並安排了各式撤僑行動;然而伴隨烏軍展現抵抗意志,北約發現了放血俄羅斯的契機,故而開始加大援助額度與層級,從刺針、海馬斯一路到了愛國者,其情報偵查體系更已實質進場支援,讓俄軍部隊的大規模調動難以隱遁。這場戰爭雖名俄烏戰爭,實際上卻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北約及其附庸集團的總體戰,
第二,在文章整體氛圍烘托下,俄軍似乎只有節節敗退、傷亡慘重、地點曝光、訓練不足、後勤短缺幾種姿態;但放眼當今烏克蘭,儘管烏軍發動了幾次大反攻,迫使俄軍自哈爾科夫、赫爾松等地撤退,俄佔地面積仍遠高於2022年2月戰爭爆發之前,更不用提這些地帶多是烏克蘭最精華的工業帶、煤鋼產地,還包括本供應烏克蘭全國20%電力的扎波羅熱核電站。
俄軍確實表現不如預期,但文章在奚落莫斯科之餘,卻為讀者留下了更大問號:如此狼狽部隊,為何還能佔領烏克蘭大片地帶?烏軍至今無法逐出俄軍,依照文章標準,豈不比俄軍更加狼狽?若是如此,討論俄軍狼狽意義何在?
被忽略的戰爭全局
而上述問題,又可被這篇報道的核心基調回答:這場戰爭是「普京的戰爭」,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面臨的最大戰略災難」。換言之,因為報道意在強調普京的缺點、俄羅斯的困窘,所以不得不對北約的援助避重就輕、對更大的戰爭全局隱匿不提。
確實,戰爭的持久化必然損及俄羅斯的政治安全。倘若最後的停火協議僅是鞏固了入俄四地,普京雖可對內宣布「我們保護了同胞」,卻顯然與開戰之初的去軍事化、去納粹化目標相去甚遠;此外不少家庭被迫承受父兄陣亡的傷痛、經濟制裁的苦果,普京前二十年執政累積的支持度,恐會因這場戰爭而土崩瓦解,導致「後普京時代」提前到來。
然而面對現實,這場終究戰爭不僅是「普京的戰爭」,也不僅是「俄羅斯的災難」。從實際戰損、騎虎難下來看,這場戰爭更是烏克蘭與北約的戰爭,且是烏克蘭的巨大浩劫。
如前所述,烏克蘭不僅是交戰方、更是戰場所在,如今其已喪失了東部工業帶、煤鋼帶,以及能提供全國20%電力的核電站,全國多處基礎設施更被俄軍炸毀,戰後經濟規模將無法恢復如前;而為與俄軍進行消耗戰,烏克蘭只能被迫進行全國總動員、匯聚有生力量,然而有生力量一旦消耗,將無法迅速再生。
俄烏戰爭爆發時,烏克蘭共有4,300萬公民,其中有500萬是可徵召的男丁。但據聯合國統計,戰火之下共有1,430萬烏克蘭人逃離家園,另有900萬人身處克里米亞或其他俄羅斯佔領區。故如今的烏克蘭人口已減少到約2,000萬至2,700萬,按照這一比例,該國可徵召男性已不到300萬。如今烏克蘭約有100萬人應徵入伍,餘下雖仍有百萬人可被動員,但這等於寅吃卯糧、掏空烏克蘭的經濟生產基礎,即便烏克蘭能收復失地,未來重建也必然面對極為艱困的局面。
此外北約各國也遭到了戰爭反噬。高漲的能源價格與通脹,讓民眾的生活成本驟然上升。美國雖未直接出兵,卻逐步重演近似越南與阿富汗的進退兩難困境,即戰事久持下,內部出現了促談聲音,例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A. Milley)便曾在內部會議上主張,烏克蘭的軍事成果已達到美國的合理預期,建議烏方「見好就收」,同俄羅斯談判以鞏固收益。但此一主張受政治正確、前期投入、內部鬥爭等各種因素束縛,最終無法成為多數,導致華盛頓只能在戰火蔓延下,持續升級援助。
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促談聲音的出現,正是因其未被諸如《普京的戰爭》等報道內容所說服、滿足於字裏行間的俄軍失利,而是對戰爭全局發展、烏克蘭的持久戰力心知肚明,即有鑑於俄烏之間的體量差距,「打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或許可以大量放血俄羅斯,卻極難拖垮俄羅斯、甚至奪回克里米亞與其他俄佔地。在此脈絡下,美國的投入只要超過某一臨界點,邊際收益便會開始遞減,故促談派主張「見好就收」,為的仍是最大化美國的國家利益,只是白宮眼下仍不置可否。
然而戰爭終有一日會結束,若以《普京的戰爭》行文邏輯所述,其結局可能是普京神話的破滅、俄羅斯的浩劫。但從現實視角來看,俄羅斯基底仍在,且在多極化秩序、東升西降的時代潮流下,俄羅斯仍能尋得國際空間,為國家的經濟復元覓得合作機會,沒了普京,俄羅斯仍能前行;但烏克蘭大量陣亡的有生力量、大片失守的東部精華帶,卻是嚴重掏空了其復原力,未來即便停火,恐也須仰仗國際援助,才有能力逐步修復戰火下的斷垣殘壁;歐美眼下漸起的促談聲音,也證明了這場戰爭不僅是俄羅斯的災難。
如文章所述,俄軍確實表現不如預期、也犯下不少低級錯誤,但報道內容對烏克蘭正在上演、且將加劇的巨大苦難避重就輕,不免會有「百步笑五十步」的突兀。《紐約時報》確實費心收集許多一手資料,讓無法親臨前線的讀者也能一窺戰場實況,但其所營造的情境氛圍,顯然與真實的戰爭全局有一定距離。歸根結柢,這畢竟不只是普京的戰爭。
在《普京的戰爭》一文中,作者們認為什麼原因導致了俄軍失利?
普京狂妄決策、俄軍長期腐敗。
《普京的戰爭》不能解釋什麼現象?
在其筆下如此狼狽的俄軍,為何還能佔領烏克蘭大片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