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美國軍援能應付得了普京的長期作戰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5月10日,美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聲言美國評估普京正準備在烏克蘭進行長期作戰,意圖達成包括烏東頓巴斯以外的目標。同一天,國會眾議院也大比數通過了接近400億美元的援烏撥款,比拜登原提出的330億還要高,用於維持在軍事、人道、糧食等層面的援助至本年9月底。

正當美國預計俄烏將陷長期戰事並為此作準備之際,人們從普京5月9日的勝利日演說內容來看,大概也能得出一個類似的解讀。在勝利日來臨之前,外界曾預期普京會藉此宣告階段性勝利,從而緩減俄國對烏「特別軍事行動」,又或者正式對烏宣戰,或至少公布動員令,加大對烏投入,務求加速進展。這兩種預期,無論是緩和戰事,還是加大進攻,兩者皆是以儘快結束戰爭為共通點。

然而,最終普京沒有宣告勝利,也沒有增兵。這就相當於容讓戰爭以此刻的俄軍緩進、烏軍局部反攻之勢爭持下去。雖然有部分西方評論指俄方軍備物資上難以持久作戰,但從勝利日這個標誌性時刻最終竟變成了「平凡的一天」來看,對於俄方正準備應對長期作戰的判斷的確甚為合理。

如果上述400億美元的援烏經費獲得通過,加上美國此前的136億美元撥款,此名義上的總額已及得上俄羅斯去年全年軍費的約八成。若然俄國堅持戰鬥下去,美國能維持得起足夠的對烏援助嗎?

5月10日,美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聲言美國評估普京正準備在烏克蘭進行長期作戰。(AP)

世界銀行預計,本年烏克蘭經濟將收縮高達45%。雖然烏克蘭政府的稅收大體尚能維持(除佔收入四分之一的關稅外),而且企業和政府也尚在繼續支薪,但此等經濟收縮的規模已預示着外國資金的注入,以至變相擔當部分政府角色的人道援助,是必不可缺的。

因此,上述援烏經費雖高,卻不能直接與俄國軍事開支相提並論。

而要在維持烏克蘭政府財政的基本盤之外,再助力烏克蘭取勝,更重要的還是武器和軍備上的支援。

根據美國國務部在5月10日公布的資料,美國至今的對烏軍援已極其全面,當中包括:超過1,400枚刺針(Stinger)防空導彈、超過5,500枚標槍(Javelin)反坦克反裝甲導彈、超過14,000枚其他反裝甲系統、超過800架「自殺式無人機」、90門155毫米榴彈砲及50萬枚炮彈、16架Mi-17直升機、數百架裝甲車、200架M113裝甲運兵車、超過7,000件小型武器、超過5,000萬發彈藥、激光制導火箭系統、彪馬無人機系統、無人海防艦、17個反炮雷達、4個反迫擊砲雷達、兩個雷中監視雷達等等。

問題是:此等規模龐大的支援能否持續?

俄羅斯勝利日閱兵2022:俄羅斯總統普京(中)於2022年5月9日在俄羅斯莫斯科紀念二戰結束77周年閱兵式後,來到無名烈士墓出席獻花儀式。(AP)

在戰爭初期表現出眾的刺針防空飛彈和標槍反裝甲導彈,其實已佔了美軍武器庫存的一個重要部份,而且難以在短期內急速增加生產。

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安全計劃高級顧問Mark F. Cancian的分析,美國「標槍」的三分之一庫存已交送到烏軍之手。此前,美國每年只採購大約1,000枚「標槍」。雖然美國的最高產能可達每年6,480枚,可是要花費一年以上才能提升到該水平,而且交貨時程長達32個月,可謂遠水不能救近火。

而至今美國提供給烏方的「刺針」已佔其庫存的四分之一。美國自2003年起已沒有購買「刺針」,其廠房長年只因有極少數(傳言是台灣)海外買家的存在才得以存活,而美國國防部早有研發新一代短距離防空導彈的打算,Cancian就估計產能要兩年之上才能提升起來。有份生產「刺針」的雷神公司(Raytheon)行政總裁Gregory Hayes更指「刺針」需要重新設計,因為一些部件已沒有商業供應。

除了這些既有的生產限制之外,勞工不足、供應鏈問題,以至對俄制裁本身,也限制了美國的武器生產。

美國國防工業協會(NDIA)就指,業界面對兩大問題,一是美國的人力資本空缺(沒有足夠的專業人員),二是供應鏈限制。根據該會數據,在最大100家上市國防合約商中,從購買部件到交付成品所需的時間由2019年的56日升至2020年128日,可見供應鏈問題已嚴重打擊了美國急速增產武備的能力。

2004年在一場軍演中,美軍人員拿着一支「刺針」導彈。(Getty)

同時,美國的鈦金屬供應,每年有37%來自俄羅斯及烏克蘭,當中的一些關鍵類別供應更由俄國獨佔一半以上。目前,同樣能供應高質景鈦金屬的日本企業幾乎已用盡所有產能,而在航空業復甦之際,美國的其他軍工企業還是跟波音公司(Boeing)爭奪來自俄國以外的鈦供應。

而晶片供應也有可能阻礙生產。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上月就曾向國會表示,一個「標槍」發射系統就需要超過250塊晶片。

早前,美國國防高層已曾為供烏武器的問題與軍工業巨頭領袖開會商討,並向全國軍工企業提出「資訊要求」,希望它們就烏方所需的武器種類提供它們可生產的產品資訊,至5月7日截止之期,已收到超過300個回應。由此可見,美國當局正積極尋求確保對烏武備長久供應穩定的辦法。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Army War College)的歷史研究員Conrad Crane,日前就曾撰寫文章,指出美國現有的戰爭計劃只預想「相對迅速且少有人員傷亡的軍事行動」,「為更長、更殘暴衝突的資源已經萋縮或者被遺忘」。他批評,人們的戰爭推演常以像F-35般的高新武器迅速擊敗敵人為預設,沒有為高烈度的長期消耗戰做好準備——他就以美國曾在針對ISIS的戰爭中迅速耗盡精準射藥庫存作為這種缺失的例證。

在此刻的對烏軍援之上,拜登不止簽下了國會兩院通過、基於二戰法律《租借法案》的立法,給予美國政府更迅速的手段對烏供應武器,更用上了小羅斯福總統1940年12月在其爐邊談話中所用到的「民主兵工廠」(arsenal of democracy)一詞,去形容美國的目標。

然而,在二戰期間,美國的私人廠商紛紛投入戰時生產,才足以支援對歐供應。例如美國的汽車產業就佔了二戰期間軍備生產的五分之一。今天的美國還有這個能力嗎?

當然,俄烏之戰層級遠不及二戰。但此戰所引起的武器供應憂慮,相信將為美國的國防決策者上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