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問題是全球資本市場波動的根源|安邦智庫
本文源自安邦智庫
在中國國慶長假期間,海外資本市場和能源市場卻動盪不已。在10月4日(星期一),海外市場經歷腥風血雨。繼港股大跌2%後,美股出現大幅下跌,當日道指跌幅達0.94%,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14%,標普500指數下跌1.30%。當日,歐洲股市也不同程度的下跌,德國DAX指數下跌0.79%;英國倫敦股市FT100指數下跌0.23%;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下跌0.61%。
美股本周大幅波動,或許與美國政府的債務危機有關。由於有關美國政府債務上限的問題遲遲不能解決,加大了投資者的擔心,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次攀升並短暫突破1.50%,收益率飆升導致科技股繼續遭到拋售。在共和黨提出將債務上限問題延遲至12月份之後,美股在之後兩天持續回升。美東時間10月6日,美股三大指數低開高走、集體收升。截止收盤,道指升0.30%;納指升0.47%;標普500指數升0.41%,日內升幅達1.73%,創今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反彈幅度。在能源價格持續攀升的情況下,歐洲股市10月6日再次出現下跌,當日英國FT100指數下跌1.15%;法國CAC40指數下跌1.26%;德國DAX30指數下跌1.46%。
歐洲資本市場的波動表明,過去幾天全球市場的波動與能源價格的持續上漲有密切的聯繫。美油一度再創近七年新高,布油再創三年新高。10月4日(週一),國際油價顯著上漲,美油、布油均漲超2%。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77.62美元,漲幅2.29%;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98美元,收於每桶81.26美元,漲幅2.50%。10月5日,國際油價繼續飆升,美油漲1.69%,達到每桶78.93美元,布油漲1.60%,收於每桶82.56美元。到10月6日,在美國方面表示將動用戰略儲備投放市場後,國際油價開始回落,當日美油跌1.90%,收于77.43美元/桶;布倫特12月原油期貨收跌1.79%,報81.08美元/桶。
原油價格大幅波動,原因還是在於供求失衡。在全球經濟持續復蘇的情況下,整體石油需求提升,而以OPEC+為主的石油供應方面則希望保持限產以維持原油價格。今年以來,在2020年疫情中暴跌至歷史性低點的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因需求大增、庫存短缺出現了超出預期的價格反彈。國際油價攀升至三年來最高水準,歐洲能源市場的天然氣、碳價、電價均躍升至創紀錄水準。能源問題推動的通脹飆升,使得資本市場越來越擔心經濟出現「滯漲」,從而引發了股市、債市的波動。
對歐洲影響較大的天然氣價格10月份持續高升,隨著冬季即將來臨,能源危機席捲歐洲帶來股債雙殺,引發市場對通脹的擔憂。目前,歐洲的天然氣儲存量已經降至15年以來最低水準。有分析稱,今年前九個月,俄羅斯對歐洲的出口銷量接近歷史最高水準。但由於供暖季節提前開始,俄羅斯國內需求增加,從而導致9月份出口量下降。
在過去幾周,俄羅斯通過現有管道向西北歐輸送的天然氣低於市場預期。根據資料顯示,俄羅斯通過關鍵天然氣管道亞瑪律-歐洲管道向德國邊境Mallnow壓氣站輸送的天然氣流量持續下降,比平均水準低70%。10月5日,歐洲市場上的天然氣價格再創新高,當日歐洲天然氣交易基準荷蘭TTF中心的11月合約交易價格,約為每兆瓦時118歐元,漲超20%,再次創下歷史新高,自年初以來已上漲近400%。但10月6日,在俄羅斯表示將加大對歐洲天然氣供應後,荷蘭TTF價格高位回落,大跌9.585%,英國天然氣期貨盤中暴漲逾38%後,又下跌超12%,全天振幅超50%。美國天然氣隔夜盤中也回吐2%以上的日內漲幅,跌超10%,創一年來最大跌幅。
由此看來,此次歐洲能源危機的背後仍有着俄羅斯、歐洲、美國在能源方面地緣博弈的背景。特別是圍繞「 北溪二號」管道通氣,各方仍在謀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美國仍然堅持對其進行制裁,而俄羅斯則縮減了總體供應為北溪二號供氣騰出空間,歐盟方面則希望俄羅斯保障其天然氣供應,以滿足冬季需求。高盛報告指出,今年以來,俄羅斯天然氣供給的不確定性主要集中在北溪2號管道的投入使用時間和影響上。如果北溪2號投入使用,俄羅斯每年可向歐洲提供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俄羅斯政府官員此前也曾多次「暗示」隨着北溪2號的啟動,俄羅斯流向歐洲的天然氣將會迅速增加,市場的這種非常態可能會迅速解決。
能源價格的上漲有地緣博弈的因素,也與目前全球推動的全球減排計畫有密切的關係。在各國推動落實巴黎協議的背景下,傳統能源受到抑制,國際能源署在今年5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曾提出,為保證2050年實現全球淨零排放,須立即停止投資新的油氣項目。但各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減排政策,正使得能源供應與需求的增長產生失衡。穆迪最近表示,全球勘探與生產(E&P)企業的行動表明,2022年的(石油)消費將繼續受到限制。大型勘探與生產(E&P)企業都將在2022年前控制(石油)產量。OPEC秘書長巴爾金都近日表示,除非全球加大對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的投資,否則消費者應做好迎接更頻繁能源短缺的準備。他提出,2020年石油和天然氣投資下降了20%,並且這發生在行業還未能完全彌補2015至2016年低油價周期中投資不足的背景下「 歐洲和世界許多地區的能源危機敲響了警鐘,」「我們需要更多的投資以恢復石油生產的周期。」
從市場整體的格局來看,雖然石油及天然氣價格出現了回檔,但有關通脹的預期並不會很快消失。彭博大宗商品現貨指數10月4日上漲1.1%,突破2011年創下的前紀錄高位,並較去年3月創下的四年低點上漲了90%多。歐盟統計局1日公佈的初步統計資料顯示,9月份歐元區通脹率達3.4%,高於市場預期,並創下13年新高,能源價格無疑是推升當月通脹的主因。美國方面,8月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4.3%,增幅創1991年以來最大,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3.6%,與199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一致,且高於預期的3.5%;個人支出環比增長0.8%,增速高於預期值0.6%;工資水準同比增長總體放緩,儲蓄率下降到9.4%。資料的變化同樣表明美國經濟增長有放緩的跡象,而通脹的高企使得有關“滯漲”的擔心越來越強。
新冠疫情下的經濟復蘇正在推升全球的通脹水準,近期持續高漲的能源價格更是反映當前經濟復蘇過程中供需失衡,預計通脹問題短期內很難消除,由此也將對美聯儲和歐洲央行貨幣政策帶來階段性的影響,並持續對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產生衝擊。
最終分析結論:
10月份以來,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帶來資本市場動盪的主要還是越來越嚴重的能源危機。其不僅推高了各國的通脹水準,也將影響到各國貨幣政策的走向,在未來一段時期持續影響全球資本市場。
本文為安邦智庫10月7日「每日經濟」研究簡報之分析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