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智庫論壇|中國亦都需講好「美國故事」

撰文:左熙
出版:更新: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於5月31日召開的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強調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7月30日,全球化智庫(CCG)在北京舉辦第七屆中國與全球化系列論壇,以「國際傳播的中國敘事體系建構:創新與探索」為主題,重點討論中國的國際傳播現狀。

在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汪暉看來,在討論中國敘事的時候,首先要思考如何協調中國作為國家的統一性和內部多樣性之間的關係,避免單一性,多呈現多樣性。

此外,還需要處理中國社會體制的獨特性和全球性的問題。以新疆問題為例,汪暉指出,其中有一部分和阿富汗戰爭以及阿富汗戰爭之後整個區域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而不能夠特殊化為一個單純的中國問題。中國應該避免掉入西方的話語陷阱。

2021年7月29日至30日,由全球化智庫主辦的第七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討論了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流動及貿易投資自由化。(CCG供圖)

汪暉還表示,中國媒體要避免總是嘗試說服美國,還要把目光放大到鄰國以及第三世界的亞非拉國家,加大對這些國家的研究和話語權,因為他們對中國的話語了解大多還是基於西方對中國的描述。

汪暉最後強調,基於對中國自身文化歷史的研究才能形成真正具有說服力的多樣性話語。

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也指出,如今中國的新敘事已經從解決中國問題到解決發生在中國的世界性問題再到現在的解決人類問題。

汪暉指出,基於對中國自身文化歷史的研究才能形成真正具有說服力的多樣性話語。(CCG供圖)

「所以中國不僅要講好中國故事,還要講好美國故事、西方故事,所以我們有了烏合麒麟,講澳洲的故事、美國故事,也是一個新的現象。」王義桅說。

王義桅特別強調了習近平此前發表的「七一」講話。該講話的核心是,從中華文明的角度理解中國共產黨,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更是一個文明,而中共也不只是一個政黨,而是一個文明。

他指出,中國的「大一統」文明被西方解讀為獨裁,而西方認為的中國「世俗文明」恰恰是中華文明中「敬鬼神而遠之」的對所有文明的包容和尊重。

王義桅強調,中國已經從"modern China"轉變為"global China",儼然已發展成一個複合體,中西方要共同調適,求同存異,才能講好中國的敘事。重新塑造一個人類新的文明才能重新塑造好自己,反過來講對美國和西方,這一做法也適用。

同時他也分析,中國的傳播「我中有你少了些」,還存在「急着表達中國、慢於表達世界」的問題。應少一點「大寫意」,多一點「工筆畫」。而對於美國,他建議,在敘事體系中應「多一點歷史,少一點政治;少一點西方,多一點中國;少一點自我,多一點認同」。

王義桅強調,中國已發展成一個複合體,中西方要共同調適,才能講好中國的敘事。(CCG供圖)

與會的CCG特邀高級研究員馬意駿(Mario Cavolo)分析稱,關於訊息和交流,有效的回應能夠幫助解決問題。因此,他認為做到兩點至關重要。

第一,要非常有激情地講述,做到精細且明確。馬意駿指出,行動比語言更重要。他列舉了最近中國政府對企業巨頭騰訊、美團以及滴滴出台的管控措施,他認為這其中傳達的訊息非常清楚,無需媒體做過多解釋。

第二,馬意駿以在中國生活21年的感受,批評美國政府關於中國殘忍鎮壓宗教人士的聲明以及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對中國政府的口頭攻擊是謊言。他建議以明確清楚的方式予以回擊,使美國政府羞愧。

馬意駿指出,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口頭攻擊完全是謊言。(CCG供圖)

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董關鵬表示,中國要提出新的敘事方式,不再被陳詞濫調綁架,需要正視自己的癥結,也要對症下藥。關於癥結,董關鵬提出四個不匹配。

首先,中國貢獻和中國形象嚴重不匹配。中國過去十年貢獻越來越大,中國的國際形象卻越來越差。如果世界鼓勵大家對別人的貢獻小一點,形象就會變得好一些,那麼世界會變的非常的荒謬。

其次,中國實力和中國傳播不匹配。中國實實在在做了貢獻,但是有建設無傳播。中國在實力增強的同時,但卻多做少說、只做不說、先做後說,做了好事不留名,這是應該反思的問題。

再次,中美民間和中美官方目前的「熱與不熱」存在不匹配。有時官方很冷,但民間卻很熱,說明有一些官方在違背民間的意願,導致很多不應該發生的問題。

最後,世界對中國的需求和某些國家遏制中國的現狀不匹配。世界越需要中國的時候,某些國家就越想來遏制中國,這是不應該的。

董關鵬指出,「中國敘事體系」的傳播存在四個「不匹配」。(CCG供圖)

董關鵬認為,導致以上四個不匹配的「病理」主要和不健康的全球系統以及某些國家領導人沒有盡到職責有關。

對此,董關鵬提出「八個平衡」:貢獻和差異的平衡;複雜和簡單的平衡;宏大和温情的平衡;民間和官方的平衡;西方和世界的平衡;改進與完美的平衡;「零售」與「批發」的平衡,目前「零售」還不夠;新知和舊識的平衡。

他強調,中國沒有想過挑戰哪個國家做領導者,而是希望建設更強的領導力,推動這個世界歡迎、鼓勵、支持貢獻者、建設者、實幹者、創新者、自律者和公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