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陽性」不列入確診 中國會否因此「二次爆發」?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最近全球疫情持續高增長,海外確診數已突破60萬,大量海外華人華僑蜂擁回國,如同香港一樣,內地北上廣深等市均出現明顯回流高峰。再加上湖北解封,大量湖北人士外出復工,大家普遍擔心其中存在很多無症狀感染者。網絡上開始討論中國新冠疫情可以能會二次爆發。

與此同時,各界媒體提出質疑,譬如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英國政府官員認為,中共正在就其國內疫情嚴重程度散布虛假信息。質疑的源頭在於,內地當下並沒有將「無症狀、檢測結果陽性」的感染者列為確診病例,而這在大多數國家皆列屬確診。所以,人們也因此而判斷中國官方公布的病例數據遠遠低於實際數據。

+1

「無症狀感染者」皆需隔離

內地「無症狀檢測陽性」感染者不被列入確診,要追述到中國國家衛健委2月7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將核酸檢測陽性病例分為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兩類,此後,無症狀感染者不再被列入確診名單。

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定義,疑似及確診病例需具備臨床表現。無症狀感染者因無臨床表現,需要集中隔離14天並做進一步的檢測來進行判斷。如果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期間出現了症狀,則將其作為確診病例報告並公布。

也即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在檢測結果顯示陽性後,雖然不算作確診,卻也均需進行隔離。在隔離期間,倘若出現症狀則計入確診名單,倘若不出現症狀,便在隔離14日之後再做檢測,若仍是無症狀陽性,則繼續隔離;若無症狀陰性,則可解除隔離。

2月期間,各地建設供隔離的方艙醫院;而到了3月底,包括武漢在內,所有新冠肺炎方艙醫院正式關閉。也即無症狀感染者人數是在進行隔離的情況下降低,直至消失。

為應對疫情,武漢興建了大量方艙醫院。如今皆已「完成使命」而關閉。(新華社)

會否「二次爆發」的關鍵:R0值

其實,這其中的邏輯,涉及流行病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R0指的是在沒有外力介入,同時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的人,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若一個疾病的該R0數值大於1,即表示每位感染者平均會感染超過一個人,因此感染疾病的人數將呈指數增長,成為流行病。當下新冠病毒肺炎的R0值尚待進一步研究和統計,目前預估為2至2.5。

與此同時,一個疾病的R0值大於1的情況,一般來講不會永遠持續。這是因為隨着感染者或死亡、或痊癒後產生免疫力,未被感染的人口便會慢慢減少。該疾病能傳染的人少了,R0值自然也就降低了。3月上旬,英國政府拋出「群體免疫」的概念,其背後邏輯便是在此。

但那是「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我們有很多辦法通過人力介入降低一個疾病的R0值。一是研製並接種疫苗,針對新冠病毒肺炎,疫苗研製、生產及接種還需要至少數月的時間。那麼另一種方式便是阻斷傳播鏈,中國嚴格採取封城措施,嚴格做14天醫學隔離就是很典型的阻斷方法。

英國政府3月12日拋出「群體免疫」概念引發巨大爭議,實則該概念本身其科學依據。英國政府的問題在於拒絕採取強制措施。(Getty)

為什麼中國不會出現「二次爆發」

說回到「無症狀、檢測陽性」的例子。中國將這種情況不列入確診病例,這與國際多國操作不一樣,這是否是刻意將數據「做漂亮」?確實存在這種可能。但是這與「隱瞞疫情」無關,也不會因此而造成「二次爆發」。

這是因為,現在不僅是無症狀感染者,連密切接觸者也都納入隔離觀察,乃至升級對「外來輸入型」的隔離措施,從前期的自行居家隔離上升至一律14日集中隔離。這些方法都是為了阻斷確診者、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及潛在隱患群體與未感染者的往來,使得新冠病毒肺炎R0值持續小於1。在這些措施的落實之下,「二次爆發」就不可能出現。

所以,簡單些講,疫情會否爆發,乃至如今中國會否出現「二次爆發」的關鍵,在於能否通過上述措施將疾病的R0值控制在1以下。

鍾南山院士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近期新增確診病例數不僅沒有上升,反而不斷下降,這可以說明:中國還沒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曾對中國實地調研考察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考察組負責人、世界衛生組織(WHO)高級資深顧問艾爾沃德博士(Dr. Bruce Aylward)接受《時代》採訪時談及中國會否出現第二波感染時也表示「絕對可能」。兩位專家能做出這種論斷的原因,或許就是基於上述科學原因。

3月29日,一位商家在武漢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通過網絡直播售賣商品。該中心已完全復工,武漢亦計劃於4月8日解除「封城」。(Getty)

事實上,對於無症狀感染者,中國政府不可謂不重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敲定,要高度重視防治無症狀感染者。而據艾爾沃德博士所言,「當我和(中國)省長、市長交流時,他們那裏的病例人數已經直線下降了,甚至已經趨於個位數,我問『那你們現在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我們正在擴建病床,購買呼吸機;做好準備』」。如果中國政府是以這樣的心態積極做準備,就不會再次陷入疫情初期的窘況。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如同會質疑中國奧運會投入資金造假、質疑中國地震死亡人數造假、質疑中國空氣指數造假,更莫談沒有哪一次不質疑經濟數據造假。這種對中國的不信任是長期存在的,且不論提供怎樣的數據或辯詞,都無法改變。

其實這種情況也不僅是針對中國。美國天體物理學家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以其詼諧幽默,且善於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天體物理,而廣受英文世界喜愛。他在3月6日作客《科拜爾晚間秀》(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時表示,此次疫情是一場試驗,考驗人們是否會聽從科學家的總結與建議。

事實上,面對疫情,乃至其他各種公共危機和社會事件,人們就是會一再選擇相信自己所認同的故事,選擇聽取自己想聽的敘事。這本身也是比病毒更為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