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冷戰與疫情 柬埔寨與中國為何是「鐵桿朋友」
3月23日,中國向柬埔寨送去7名醫療專家,以及包括N95口罩、防護服、紅外線體温槍等總計8.1噸的醫療物資。儘管日前中國已先後向意大利與塞爾維亞派出醫護專家馳援防疫,但這是中國首度派員馳援鄰國與東盟成員協助防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還稱:「這不僅是中柬特殊友好的體現,也是中柬作為命運共同體和鐵桿朋友的應有之義」。且柬埔寨首相洪森還曾於2月初臨時訪華,表達對中國防疫的支持。
這種「鐵桿朋友」般的特殊情誼,實非辭藻響亮的政治空話,而是中柬雙方基於深刻地緣戰略利益所做的決斷,故此兩國才會自冷戰迄今一直堅定地站在一塊兒。
二戰結束後,柬埔寨如同印度支那半島(中南半島)上的鄰國一樣,都致力排除殖民主義、實現完全獨立。對中國來說,如何避免美國在朝鮮戰爭後利用該地發展反共陣線,也成了嚴峻的生存危機。
因此中柬雙方於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展開接觸,周恩來要求柬埔寨外交大臣狄普芬(Tep Phan)勿參加美國籌備的東南亞公約組織:「我們所關心的是美國基地,如果有了這樣的情況,我們是不能不加過問的」。畢竟,柬埔寨當時雖反對共產主義,但更擔憂南越與泰國基於歷史情仇再度征服柬埔寨,意識形態的裂痕終究比不上切身安危重要。
所以儘管美國駐柬埔寨大使麥克林託(Robert Mills McClintock,1909─1976年)揚言「我的使命是把柬埔寨變成另一個美國堡壘」,欲用軍事與經濟援助拉攏柬方,甚至將柬埔寨拒絕參加的東南亞公約組織防衛範圍擴大到整個印支半島。但柬埔寨仍嚴守中立,既在1955年萬隆會議上同意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又與美國簽訂軍事防禦協定,但又引進法國軍官訓練軍隊。這種遊走各方的作法雖引來各方不滿,但也凸顯柬埔寨不願捲入冷戰鬥爭的小國無奈。
隨着西哈努克(Norodom Sihanouk ,1922─2012年)於1955年出讓王位給父親,並組建「人民社會同盟」參選獲得首相之位後,中柬關係益加緊密。
雖然柬埔寨對處於分裂的中國兩岸與兩韓均未給予外交承認,但西哈努克仍數度訪華爭取援助。而中國對柬埔寨的和平中立路線也不吝讚揚,於是自1956年起,中國經援柬埔寨建立磅湛紡織廠、川龍造紙廠、黛埃膠合板廠與窄格亭水泥廠,這讓柬埔寨成為中國外援的第一個非社會主義國家。做為回報,柬埔寨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但此舉立刻招致美國的反彈。
美國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沃爾特(Walter Spencer Robertson,1893─1970年)向柬埔寨駐美大使農金尼發泄不滿道:「即使沒有支持共產主義,至少也給人以支持共產主義的印象」,甚至質問柬埔寨是否受了印度等不結盟國家的影響,為何不肯像泰國與菲律賓般親西方?接着1957年泰國與南越入侵柬埔寨邊境,令西哈努克懷疑美國是否在背後唆弄。加上美國規定美援僅能用於私營企業,藉此將柬埔寨納入美國資本的體系內,令想實行佛教社會主義的西哈努克感到主權受冒犯。而中國又不失時機地表態支持柬埔寨,這種對比讓柬埔寨感到中國比美國無私許多,於是拍板決定於1958年正式同中國建交。
中柬建交,是中國拓展同非社會主義國家關係的突破,對柬埔寨來說也是擺脱西方勢力干涉的重大決策。但美國不願又一個國家脱離自身掌控,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竟建議利用柬埔寨軍隊裏的親西方將領「阻止柬埔寨滑向一個更容易被共產主義顛覆和控制的處境」,即動用軍隊除掉西哈努克。西哈努克察覺到這些危險,加上美國支持叛徒山玉成在南越組織「自由高棉」襲擾柬埔寨,於是在1963年首先同南越斷交,接着在眼見吳廷琰遭美國支持的楊文明推翻殺害後,更當機立斷拒絕美國軍援。
隨着1964年美國以北部灣事件(東京灣事件)為由升級越戰,柬埔寨受到的侵擾也就愈加嚴重,畢竟美軍與南越軍隊一直以清剿「胡志明小道」為由攻擊柬埔寨。這迫使西哈努克向中國尋求安全保護,周恩來遂向其保證「美國侵略柬埔寨,中國就要全力支持」。
但美國仍舊不肯收手,美國空軍參謀長李梅(Curtis Emerson LeMay,1906─1990年)威脅北越道「我們會把他們炸回石器時代」,其實就包含被視為北越與中國盟友的柬埔寨。尼克遜(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年)甚至在1969年2月至1970年4月期間,批准多達3,530架次的戰機轟炸柬埔寨,以及允許美軍與南越軍合謀越境屠殺與強姦柬埔寨人民。最後趁着西哈努克外訪時,美國慫恿朗諾(Lon Nol,1913─1985年)發動政變,讓柬埔寨重新回到美國陣營裏。
諷刺的是,美國雖再度控制柬埔寨,且尼克遜有意逐步退出越戰,但轟炸柬埔寨的行動卻依舊持續。這也成為尼克遜與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秘密訪華時,中美爭論的焦點之一。儘管中美雙方沒有交集,接着柬埔寨又陷入紅色高棉的恐怖統治、以及越南入侵的亂局,但中國仍努力撮合紅色高棉、西哈努克領導的「柬埔寨民族解放運動」與宋雙的「高棉人民解放全國運動」等各派合作,共同推進光復柬埔寨的艱苦戰爭。
因此旨於結束柬埔寨各方衝突的1991年《巴黎和平協議》,中國實費了不少氣力。這不單單是出於同西哈努克的友好,更是因為柬埔寨的中立牽涉中國安全,且斡旋柬埔寨問題讓中國又拉近了同東盟的距離,宣揚和平共處的外交原則。最重要的是,中國拒絕美國想排除紅色高棉參與重建柬埔寨的提議,堅持新政府得納入各方黨派。這是因為紅色高棉在當時仍握有一定軍力,若貿然拒斥肯定燃起內戰戰火。而這種包容性的態度令柬埔寨得以和平地重建君主立憲政體,柬埔寨各方力量也因此多感念中國的主張,不認為中國刻意偏袒了哪一方。
正因中柬雙方都能明確認識自身利益所需,六十多年來一直能跳脱意識形態的窠臼交好至今。因此舉凡中印戰爭、老撾中立化,以及中國大陸取代台灣、恢復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等重大事務上,柬埔寨也時常聲援中國。故在表面主權平等、實則弱肉強食的當代國際環境下,中柬的深厚邦誼自然顯得「特殊」又「鐵桿」,這實在不能不讓成日高倡自由人權,卻動輒欺凌他國的西方國家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