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協議】歷時22月終簽署 中國的「小輸」就是「大贏」
歷時近兩年的中美貿易戰,在經過13輪高級別官員對話、兩次「習特會」和數次談崩之後,終於定於1月15日簽署第一階段協議。
這份協議包含怎樣的內容?中英文各自表述的措辭差異,透露着怎樣的訊號?兩國高調官宣一個月後方才簽署的這份協議究竟有着怎樣的政治意義?尚未開始的「第二階段」談判,又將以怎樣的方式和風格展開?聚焦貿易問題之餘,談判過程和結果又折射出兩國關係怎樣的歷史轉變?昭示着怎樣的前景?
此次中美談判的範疇僅僅是一份貿易協議,但其意義卻又絕不僅止於此。站在今天的節點,《香港01》將嘗試對以上問題,以11篇文章予以評述。此為第四篇。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系列
第一篇:習近平為什麼拒絕同特朗普簽協議
第三篇:魔鬼在細節:兩國表述與宣傳的差異
第五篇:雄鷹沉醉 睡獅覺醒
第九篇:30年今非昔比:中美談判對峙史
第十篇:第二階段協議怎麼談?
第十一篇:罵得不好 中國完全可以不聽
中國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之際,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於1月13至15日訪問美國華盛頓,與美方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1月15日,白宮邀請至少200人見證這一協議的簽署,可見美方對儀式的重視。最終協議由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和劉鶴簽字達成,這種安排在外交上相當罕見。雖然特朗普曾經一口咬定的「習特會」並未實現,他也全程笑臉,似十分滿意。
中美到底誰輸誰贏?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外界看來總該有勝有敗,中美究竟誰輸誰贏?以香港為例,主流輿論在協議簽訂之前已經認定,這將是中共對美國的妥協讓步,甚至用「喪權辱國」和「馬關條約2.0」來形容這份協議。在中國內地以及西方國家也有類似「中國輸了」的說法。
然而實事求是地講,從協議文本看來,無論是知識產權、金融開放、匯率政策還是貿易平衡的問題上,語氣顯然都強調「中方應」採取怎樣的措施,的確有中國在要求之下讓步的意味。但是回顧中美貿易戰的進程,再分析文本具體內容,可見中美雙方都有所要求也有所讓步,並沒有一方壓倒性地對另一方榨取,也沒有一方對另一方的絕對服從。
比如知識產權一章,外界馬上發現,大多數條款是中國在協議前已經承諾或已做好鋪墊的政策;金融開放方面,中國近兩年來在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已經放寬了對外資的限制,2019年也決定把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提前到2020;在技術轉讓和宏觀政策以及匯率制度方面,協議更加強調「雙方」「每一方」都應遵守條款,說明中國對美國莫須有的「強制技術轉讓」、「匯率操縱國」指控,態度沒有改變。雙方各自設立的「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辦公室」, 顯示出協議的對等和平衡。
當然,對特朗普來說,這份協議足夠他去炫耀自己達成的「戰果」。白宮稱中國承諾400至500億的農場品採購額,讓他可以順理成章稱美國農民是「贏家」,總計2,000億美元的採購承諾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消除貿易逆差的訴求。雖然其他方面中國的承諾和美國鷹派所想象的相差甚遠,但是在盛大的簽署儀式上,特朗普也算是為2020年的總統競選得到一項確鑿的政績,幫助他進一步鞏固紅色選區。
特朗普在自己的語境下自然是「贏家」,美國在貿易戰雖有損失,也未達到自己想要的最佳效果,但是巨額訂單和改革承諾在手,他絕對稱不上「輸家」。雖然他曾經種種豪言難以實現,但最終那些不切實際的要求變為了更符合實際的承諾,美國除了承受關税反制之外,並沒付出更大代價。
在一些人看來,中美實力差距決定了中國是「必輸無疑」的,協議中的措施似乎也證明了中國的讓步。但是,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這份協議的性質和影響和以往中美談判完全不同,面對美國的強力攻勢,中國在中美貿易戰的進程中掌握了相當主動權和掌控力。即便非要將採購合同和開放措施說成是「輸」,那麼中國在這份貿易協議裏也得到了更多的 「贏」。
中國達成談判目的
歸本溯源,貿易戰中中美互徵關税,雙方的企業只能說是兩敗俱傷,若一定要分出勝負,必須看雙方在談判中的目的以及協議簽署的整體影響。
中美貿易戰由美國挑起,特朗普最開始提出的訴求就是消除兩國巨大的商品貿易逆差,隨着貿易戰深入以及美國反華情緒的高漲,種種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也被列入美國在談判之中的訴求,此後美國在科技競爭、地緣政治、國家安全和人權問題上加大對中國的發難。
貿易協議雖然在特朗普口中是一筆「交易」,但是貿易戰背後中美結構性矛盾的本質不容忽視,中美之間的博弈體現出美國對中國崛起和自身實力相對衰落的深層焦慮,包括貿易戰在內的多維度衝突,終將深刻影響美國的霸權地位乃至全球政經發展格局。
換句話說,美國真正的目的是全方位的遏制中國,而這是美國所積累的對華焦慮的釋放。這些焦慮遲早要釋放,且甚至可以以更危險的方式釋放。貿易戰能以採購方式暫時平息,已經是非常温和的結果。若從這個維度看此次雙方達成的階段性協議,那麼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沒有做到讓中國「聽話」。
而對本來就處在「防守」一方的中國,無論是「打」還是「談」,目的和訴求都和美方完全不同。中國一早亮明的態度是「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候不得不打」,不願打是中國追求中美關係的長期穩定,不怕打是中國對發展戰略的自信和定力,不得不打是為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必須堅守底線。
今天回過頭來看,中國對達成協議的三大底線都得以堅守:美國同意撤銷部分對中國加徵的關税,談判的目標是取消全部加徵關税;採購數目雖然巨大,並非完全不可能完成;協議文本保持了平衡,並不是「不平等條約」。協議中改革措施的方向,本就符合中國二次改革開放的需要,經濟結構的優化和高端科技方面的補短板,也的確要求中國更大地開放,發揮市場的優勢。
進一步說,一紙中美協議,影響最為深遠的並不止其中的內容細則。中美之間的博弈必然是「持久戰」,中國在貿易戰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中國崛起的外部環境風險,影響中國既定的發展路線。這份協議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作用是讓中美衝突在貿易領域得以緩解,為達到這個目標,加大從美國的採購固然會對中國貿易格局發生影響,甚至對其他貿易伙伴以及中國國產產品產生壓力,但同時也能夠讓中美經貿關係聯繫更緊,防止中美脱鈎,讓兩國衝突對美國的風險更高。
這份協議在體現中國訴求的同時,從聲勢浩大、甚至被認為能顛覆中國的一場戰爭,降級到一筆可以用採購承諾解決的交易,更突顯出中國對中美關係極強的管控能力。不僅如此,中美全面經濟對話重啟、特朗普聲稱要在簽署協議之後訪華,這種姿態是在美國外交上是不同尋常的。這可以說是中國實現自身談判目標的「勝利」。
世界重新認識中國
貿易戰從2018年開打,到階段性協議達成歷時兩年。這兩年不僅是中美關係惡化、世界衝突矛盾劇增的兩年,也是全球加速轉變對中國認識的兩年。
這種轉變不僅存在於海外,也發生在中國內地,特別是對中國長期存在的自由派。貿易戰之初,中國自由派曾一度佔據輿論場,就着貿易戰對中國的經濟體制、產業政策乃至中國政局的變化作出批評,對前景的判斷曾引起不小的恐慌。然而,如今看來,中國經濟的確不是「小池塘」,兩年的貿易戰對中國的確有很多不利影響,但是並未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在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都較為温和的情況下,仍承受住了巨大壓力。中美貿易戰能得到今天的緩和,不是對美國言聽計從的結果,而是以實力為真正基礎。
貿易談判的過程,更體現出中國的的定力。美墨加自貿協議(USMCA)、美國與日本、韓國的自貿協議,談判都遠沒有和中國達成階段性協議來的艱難。反覆的威脅、施壓、輿論攻勢之後,最終美國接受了中國的談判思路和底線。至於中國對美國的種種承諾,大多是既定的改革措施在中美談判的背景下有所加速,但是並不如外界所說的被迫為之,且這些措施不止針對美國,如今年1月1日開始中國對850餘項商品降低關税,就是面對所有貿易伙伴。
對美談判的強硬和對外開放的動作,讓全球不僅對中國的綜合實力有重新的認識,更讓世界再度看到中國開放的決心。
正因為如此,貿易戰下美國施壓全球盟友,被要求「站隊」的歐盟、日本都沒有盲目跟從,而是開始尋找在中美之間合適的位置。中國和日本、韓國、朝鮮以及東盟國家關係普遍轉暖,中俄兩個大國合作機制走上新高度,這些進程反而得到了美國的「助攻」。
從更深遠的影響來看,當中國不斷加大開放、美國不斷築起壁壘,中國在「美國優先」的浪潮中用實際行動擔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旗幟,這種景象是意義非凡的。這意味着中國不僅在硬實力上能承受風浪,還增加了軟實力或者說價值觀上的吸引力,這對於中國將是歷史性的轉折。
輸贏本只在貿易金額上錙銖必較,更關乎中美關係的大局、中國發展的機遇以及全球格局的變化。從這個角度考慮,中國在協議中的「小輸」已經是「大贏」。